APP下载

巧用 『兵法』实现教学相长

2018-05-26王韫钰

师道(人文) 2018年5期
关键词:先发制人兵法珍珠鸟

王韫钰

许多教师为了上好一堂课,都会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希望课堂能按照自己的预设顺利完成。但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富有个性的灵动的学生,他们的反应往往与教师的预想背道而驰,课堂中不乏一面倒的情况:或者老师一路凯歌,学生没精打采,或者学生眉飞色舞,老师黯然轻叹。课堂教学只有达到师生双赢的局面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各种契机,智慧地调控课堂。古之兵法集我国战术之精髓流传至今,它不仅仅可用在真正的战场上,在课堂上同样适用。

一、 “反客为主”——化被动为主动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是,在现实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教师声嘶力竭,学生却无动于衷的现象。这样的课堂,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反客为主”为古代兵法之一,指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变被动为主动。当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时候, “反客为主”能使学生处于高亢和兴奋的求知状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 “反客为主”,教师要做的就是——变。从改变问题的问法,到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只有教师主动地做出改变,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 《珍珠鸟》时,我在学生充分阅读了课文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想到课堂遭遇了沉寂,再三鼓励才见一两只小手很不自然地举了起来。其实问题答案显而易见,但课堂的沉寂告诉我们:此时,学生已经出现了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个时候,只有试着改变课堂节奏才有可能扭转这种状态。于是我试着换了种问法:“瞧,小珍珠鸟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叉着腰,故作生气状)这种故弄玄虚的样子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接着再提出问题: “你们看看这调皮蛋都到哪儿玩去了?”

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法,后一种显然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有益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果然很快被点燃了,于是我又乘胜追击,问道: “这调皮蛋真是得寸进尺,瞧瞧它都干了些什么?” “作者心中对这调皮蛋有着怎样的感情呢?”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珍珠鸟这一调皮可爱的形象想必已经深入孩子们心中,课堂教学也得以轻松地完成。

一个简单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 “要我学”为 “我要学”。这招 “反客为主”可谓是挽救战果的妙招。

二、 “先发制人”——变混乱为有序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教师所期待的,但过度活跃,乃至难以控制的课堂却成了一滩浑水,变成了教师的负担。 “火力镇压” “沉默对抗”都不是好方法,其效果不会长久,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课堂产生的混乱是一种 “羊群效应”。羊群中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这也是一种从众心理。回想我们的课堂,混乱的起源往往是少部分学生所引发的集体盲目行为。那么,如何改变混乱的局面,让课堂恢复秩序呢?古之兵法 “先发制人”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先发制人”是指争取主动来制服对方。联系课堂,混乱中的学生就像混乱的羊群,晕头转向,随波逐流。老师此时要争取主动权,来个先发制人,当一次领头羊,把学生引回正确路子。这样就可以控制混乱的局面,让课堂恢复正常秩序。

在一节习题讲评课上,有一道运用拟声词仿写句子的题目,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全部拟声词。谁知有一个孩子立刻模仿起动物的叫声。顿时,课堂上爆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鸟叫声、狗吠声、风声、雨声、撕笑声、打闹声……教室里瞬间一片混乱。孩子们最容易受 “羊群效应”的影响,要有效地控制这种局面,教师必须先发制人。我可以装出气定神闲样子,对着这群得意忘言的孩子说: “男同学嘻嘻哈哈,女同学叽叽喳喳,老师哼哼哈哈,桌椅吱吱嘎嘎,课室就像吵杂的街市。”听了这句话后,一些反应快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安静了下来,很快全班都安静了。这招 “先发制人”,不仅整顿了课堂秩序,还让老师在学生心里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真是一箭双雕!

三、 “出其不意”——转“危” 为 “机”

每位老师应该都碰到过一些“小刺头”。这些孩子头脑灵活,不喜欢规规矩矩上课,却喜欢钻空子,让老师很是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批评、说教的方法只会浪费课堂时间,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针对这样的 “小刺头”制造的课堂危机,不如来个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 《草原》一课的教学中,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我正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描写草原景色秀丽的文段后,一位孩子总结出具有 “大”“美” “绿”的特点。这时,班上一位 “调皮蛋”偷偷地笑了起来,一边笑还一边说: “哈哈…… ‘大美女’,哈哈……”他的话音不大,但在安静的课堂显得如此的刺耳。听了他的话,班上有几个同学开始发笑,接着就爆发出更响亮的笑声。解铃还须系铃人,教师必须对“调皮蛋”的表现做作出反应,才能有效地控制局面,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课文中。我出其不意地走到 “调皮蛋”面前,向他竖起大拇指,说: “你形容得真贴切!”听了我的话,大家都安静下来,惊讶地看着我。我接着说: “用 ‘大美女’来形容草原,一点也不过分,因为那里的景色的确美极了!但这位 ‘大美女’拥有的不仅是外在美,还有内在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一起来寻找她的内在美吧。”学生纷纷拿起书本认真地读起来,连那位 “调皮蛋”也不例外。此时,课堂已经 “转危为机”了,那一段小插曲仿佛就没有发生过,一招 “出其不意”让教师打了一个小胜仗。

课堂 “兵法”体现的是教学智慧。教师在课堂这一 “战场”上抓住各种契机,智慧地面对自己的学生,这是教师的成长;学生在教师智慧的引导下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学得更轻松、快乐,这是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巧用 “兵法”,把课堂的种种突发情况在运筹帷幄之中转危为机,实现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先发制人兵法珍珠鸟
珍珠鸟
兵法大师
说谎的珍珠鸟
论发球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特殊地位
《珍珠鸟》文本解读
论发球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特殊地位
先发制人
熟读兵法,何至两极?
《孙膑兵法》对《孙子》兵法的发展
《中国古代兵法精粹类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