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校企融合背景下学前教育类专业毕业设计与“生产性实训”的结合

2018-05-25李颖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李颖

摘要: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有了更明确、更开放的思路。高职院校的卓越首先应该体现在校企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高职文科类专业也提出了曾经专用于理工科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概念,并将其与专业的毕业设计任务相结合,通过“企业进入专业、企业人进入课堂、学生进入职业、教师进入企业”的模式来保障这一实训的效度。文章以高职学前教育类专业为例,探讨校企深度融合环境下学生毕业设计与生产性时序的形式及实施保障。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毕业设计

一、研究背景

中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并且长期被社会忽视。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个层面都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所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都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生产性实训”是指学校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因为需要生产出产品或研发出技术,所以“生产性实训”概念一度被认为是理工科专业的专利。而隨着湖南省教育厅对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标准的变化,以往的毕业论文已经全部改为毕业设计,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案设计三种类型。这种变革完全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初衷,是高职院校学生在技能方面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真实体现。但对于文科类专业而言,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因为以往的文科生都是以论文毕业,而现在文科生也需要设计出一个针对岗位任务、符合岗位需求的产品或作品。经过四年的毕业设计指导和抽查,本人发现有些高职院校和专业仍然没有找到符合文科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方向和选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以所在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阐述文科类毕业设计的选题方向,提出文科类专业也可以进行“生产性实训”的理念,并将其与毕业设计选题结合起来。

二、设计理念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设计理念为:以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为毕业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服务领域内所需的产品、工艺品和方案,并将之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将有益有效的设计加以推广或投入批量生产。要达到理念中设想的要求,需要学生、企业、教师三方面的配合。首先,就学生层面而言,学生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实践才可能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了解岗位的工作任务,了解自身的设计能力,所以毕业设计在实施前期必须得到大量企业的配合,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和实训指导。其次,就企业而言,学生设计的产品、工艺品或方案不可能随意在自己的机构进行试用,必须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认可,这就需要企业与学校进行长期合作,取得互相信任,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但反之,学生的设计潜力是巨大的,现代社会缺乏的正是有创意的设计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学生成功的设计也会给企业带来利益。最后,就教师而言,不论是企业员工还是学校教职工,都需要不断充电,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行业要求,这为校企实现“双师共享”局面提供了土壤。

为了满足以上三方面的需求,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提出了“企业进入专业、企业人进入课堂、学生进入职业、教师进入企业”的校企深度融合指导理念。具体方式如下:

(1)企业进入专业。其一,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根据行业和企业需求开设技能课程,如“幼儿英语歌舞表演”“幼儿绘本阅读与表演”“幼儿简笔画与手工制作”等;其二,将企业理念引入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培养,如养成教育理念、“三心”教育理念、正面管教理念、蒙氏教育理念等;其三,将企业培训引入学生专业实训和教师顶岗实践;其四,企业参与实训室和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营。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在学校获得企业需要的技能,也可获得毕业设计所需的技能。

(2)企业人进入课堂。来自合作企业的教师专门承担本专业的部分课程教学,特别是阶段性实训课程、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形式包括课堂讲授、实训项目指导、远程指导等。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毕业设计雏形产生的过程,企业教师可以以自己的一线工作经验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设计是合理的。

(3)学生进入职业。其一,学生在阶段性实训时参与合作企业的一线教学、营销工作,为合作企业的教学和各项活动开展提供所需的自制教具、用具和自己构思的方案;其二,学生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期间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设计出来的产品、工艺品或方案在实习单位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检验,好的设计由实习单位协助申请专利。

(4)教师进入企业。其一,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践,了解一线工作任务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指导毕业设计的开展;其二,教师为企业员工提供理论培训和综合能力培训。

三、设计内容

学期教育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工艺(教具)设计,模块二为(活动组织)方案设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系部提供的选题列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题,也可以自选设计(设计和标题均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一人一题,不得重复。选题确定后,学生根据选题进行相关的调研、资料与材料收集、制作、撰写使用说明。工艺设计的形式根据幼教机构常见的教学和活动内容确定,一般包括闪卡、头饰、面具、手偶、手指玩偶、实物模型等。工艺设计的内容根据幼儿阶段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和幼儿的兴趣爱好来确定。方案设计包括了20-40分钟左右的教学方案和150-180分钟左右的主题活动方案两种。教学方案一般以某一个特定的歌曲、舞蹈、音乐剧或故事为主题进行设计。主题活动方案主要包括中西方流行的节日,以文化体验和文化习得为教育目标,如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重阳节等。

将文科类专业的毕业设计与“生产性实训”结合起来,对学生、企业、专业和学校都是有利的。第一,对学生而言,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同时,一些“生产性实训”会给学生带来部分补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立意识、自立能力和成就感。第二,“生产性实训”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减少了对基础设施和人力的投入,大大缩短了投资周期,得到了成本较低的劳动力。第三,将毕业设计与“生产性实训”结合起来,专业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初衷,按照企业的管理标准、产品设计的质量标准、效益的评价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和考核,结果更客观、更权威。第四,这种做法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高水平实训场地,这些基础设施在“生产性实训”环境下才能长期利用,降低了实训室和工作室建设的投入成本,减少了实训教师和企业专职人员的人力投入,提高了办学的方向性、目的性和实效性,解决了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训条件问题。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