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开展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2018-05-25苗国霞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应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苗国霞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小学的数学教学不再过度重视学生对于知识重难点的掌握,而是把数学的综合实践作为教学的侧重点,这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开展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文章作者将阐述有效开展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以期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应用能力

数学是依托于生活实际而产生的用以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基础学科。基于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质,在数学教学中依托课本,展开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课,既能颠覆传统刻板的数学课堂,又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总结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目的。

一、确定教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实践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进行探究性的数学学习。但是基于学生年龄小,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这一事实,教师就应该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结合教学任务来确定阶段性的教学内容,把握课程的节奏。以《认识图形》一课为例,教师主要要求一年级学生能够对空间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以及球体有大致的认识,在进行这一章节的学习时,让学生展开“比一比谁的图形最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主题下学生就会开始在自己的周围寻找图形,初步建立起图形的意识,加上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学生就会对图形的概念产生更深的印象。在教学实践活动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相对放松,教师只要能够划定合理的學习范围,让学生在准确的学习主题下进行探究,就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师生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愈加丰富,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来丰富学生的数学实践课堂。教师要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的氛围生动起来。以《数学广角》的推理课程为例,学生在学习这部分课程时,总会对“A比B重,A比B多”中“比”的概念有疑问,不知道是A重还是B重,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等,让学生比较这些他们熟悉的人物特征,再将这些人物套用到“比”的概念中。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把日常用品带到数学课堂,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小,他们普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认识世界,定义概念。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特性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用熟悉的物品来引出新的知识点,能让学生更好地接收和掌握知识。以认识钟表为例,钟表是家家户户都有的日常用品,学生对于钟表并不陌生,在学习钟表的读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家里带来小闹钟。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观察钟表的特征,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并引入时针和分针的概念;明确时针和分针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拨动指针,感受时间的变化,让学生学习读出时间;或者教师给出时间,让学生动手拨出。学习认识时钟的课程一直是许多学生的难点,教师让学生利用时钟,观察时钟,发现时钟运动的规律。学生自然也就能对时钟有大致的了解,轻松读出时间。

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开展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教师既要重视课程的内容,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个阶段性的评价,对优秀的学生要提出表扬,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对于掌握能力不好的学生,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学习评价的反馈来了解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克服难题。在进行综合实践课程时,教师可以进行合理分组,制定针对小组之间相互评比、组内成员互评的制度。教师把学生放在—个小集体中,合理分工,让学生担任角色,并在评价中认识自己,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加倍努力。这样能让学生学习得到进步,更能激发学生团队合作、团队竞争的意识,从而达到用实践课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低年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应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课本为基础,从实际生活出发给予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解读,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知识,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数学应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