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5-25陈静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有效策略高中

陈静

摘要: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灵魂,对教师日常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基于此,文章从高中生物角度切入,系统阐述了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效策略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广大生物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它不仅提出了新型的教学理念,还为教师指明了日后的前进方向,对学生和教师发展更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基于此,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形成了几点浅薄认识,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帮助。

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师也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掌握日益丰富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以此来满足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基于此,笔者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分解与落地,它综合考虑了学段、学情、学科特点等因素,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具体而言,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内容。

二、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教师在认识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后,还要付出行动真正满足该项教育要求,以此来达到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对此,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生命观念

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都是学生要学习研究的对象。如若学生形成了科学的生命观念,就可以从生命科学的思维角度切入,透过生命现象看到生命的本质规律。因此,教师在日常生物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以此来帮助学生科学、深入地认识、学习生物。

众所周知,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最基本内容,也是认识、研究、解释生命现象的基本思想方法,更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科的关键所在。此外,生命观念又可以具体细分为以下几种观点: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基于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等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例如,笔者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结构”时,不仅引导学生准确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还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找出了不同结构所对应的功能,并鼓励小组成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得出了这样一些见解: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结构,一般为绿色植物和自养植物,它的功能在于为生态系统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而这一思考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生物概念知识,还帮助其构建了结构与功能的观念,从而为培养学生生命观念奠定了基础。

2.锻炼学生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生物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本质是一种科学的思维精神,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公正地观察生命现象、研究生命规律、审视生物学社会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严谨地探知生物发展规律、认清事物发展本质。

笔者通过学习了解到,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无数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才得出了现今的科学结论。但看似简单的探究实验背后却隐藏着科学家严谨的理性思维。众所周知,生物实验教学是一项烦琐复杂的工程,因为一个微小的影响因素就很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所以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综合考虑各项实验影响因素,以此来更好地探求生物实验本质。例如,笔者在教学“促胰岛素的发现”时,通过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三个不同科学家的实验探究故事,和学生一起认真分析了他们实验过程,并在课堂上观看实验的推理与演绎视频,并从中归纳概括出了促胰岛素的发现历程,学习了科学家严谨的探究精神和理性的探究思维。而学生在推理、演绎、归纳、总结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身的理性思维,培养了生物核心素养。

3.鼓励学生科学探究

当前,许多教师开始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通过科学指导来助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利于满足生物的核心素养要求,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生物。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提前做好科学探究准备,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探究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自信。

生物实验部分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它不能仅靠“死记硬背”来掌握实验内容,而是需要结合实际操作来加深知识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提前三天已将实验导学案下发至学生手中,并要求学生自愿结成小组在课下查找资料来完成导学案。接着笔者带领学生来到生物实验室中,并鼓励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和桌上药品进行小组科学探究,而笔者也会从中进行指导和帮助,以此来帮助学生大胆探索实验内容。因为学生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所以大都通过合作探究完成了实验任务。在此基础上,笔者再进行教学自然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这一尝试过程不仅容易暴露学生的实验问题,以便于教师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指导,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敢于下手、敢于突破自己。此外,这一科学探究实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此为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

4.增强学生社会责任

学生属于社会中的一员,所以必然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所谓社会责任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生物知识,主动參与社会事物讨论过程,并试图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的担当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勇于承担自身社会责任,肩负起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责,以此为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高中生物教材人手,选择一些适合的教学内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况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从而唤醒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时,通过分析教材了解到,该章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基于此,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地球环境被严重污染的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点。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当前环境污染现状进行讨论,并从身边环境污染现状的角度切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这样一来不仅凸出了保护地球环境的必要性,还引发了学生的思想共鸣,以此为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奠定了基础。课程最后,笔者发出了“爱护环境、保护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的倡议,并鼓励学生尽自己所能参与到地球保护工作当中,以此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培养了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三、结语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日常生物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生物,更全面地健康发展。此外,希望广大教师共同努力贯彻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以期将教育改革推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有效策略高中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