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数学素养“核”计“核”计

2018-05-25方瑾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方瑾

摘要: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阶段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是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简要分析,提出几个简单有效的培养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数学计算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育,如何让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运算法则解出数学答案已成为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数学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增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讲解算理法则

对于数学计算,小学生首要的是掌握运算法则,然后通过训练达到熟练运用。对小学数学计算算理及法则的讲解一般是枯燥乏味的,而且这些讲解一般在低年级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很认真,学生却不一定能听懂。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丰富的教学用具和教学器材以及探讨实验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分析探讨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才能更容易掌握理解。

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一般一个组5~6人,教师先利用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例如,计算4×2-2÷2=?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学生的计算结果是7,有的学生的计算结果是3。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通过小组积极讨论,学生得出结论:有的同学是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计算;有的同学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时教师以这个式子为例向学生讲解四则运算法则,学生就能清晰地记住。在讲完运算法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一些混合计算题加深对法则的理解运用。

二、重视口算训练

现代教育一般对口算的要求不高,但是口算能考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课堂口算量,实行两两分组,学生之间相互出题、相互验证;也可以實行计算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比赛,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口算答对的题目多谁就胜出。这种形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另外,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口算作业量,从而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实行家长监督,每天安排适量的口算题作业,由家长出题,让学生在家里也能锻炼口算速度和口算能力。

三、注重简便方法

数学计算中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是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学生计算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运算法则,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其中学生容易发现的是交换律和结合律。比如,在计算63+5 1+37=?时可以对数字进行交换,先计算63+37=100再加上51,这样计算更简便、速度更快。对于分配律的运用较难掌握一些,例如计算85×99=?时,可以把99换成(100-1),再运用分配律运算。对于算式中的简便运算,教师要提示学生想办法凑成整十、整百、整千,但不能改变数值大小。再适当增大计算量,增强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

四、巧用估算验算

估算的优点在于简洁、迅速。估算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题目,可以迅速加快计算速度,减少计算量。学生通过估算可以快速扩展思维,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认为估算还可以运用到验算中,尤其是在小数乘法的计算中。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将小数点点错位,于是我教他们用“一个数乘以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大;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小”进行检验,取得的效果很好。学生用估算进行快速验算,可以加快计算速度和提高准确率,并且可以培养答题后“回头看”的良好的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讲解和让学生做大量练习题,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法则规律的认识,使学生熟记计算法则,并在数学计算中学会灵活应用;加强学生口算和笔算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反应速度和计算准确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并加强学生数学计算的训练,多做题、多练习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计算方法。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