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反转”中的“陌生化”运用

2018-05-25王保超任佳雨

北方文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陌生化形式主义

王保超 任佳雨

摘要:在文学中的形式主义是以“陌生化”,为核心概念,是文学中的一种“反常化”、“奇特化”现象。由于“陌生化”追求新奇,使读者超越了“期待视野”,不断地感到惊艳。后真相语境环境下的新闻反转是指由于一些片面的、片段的图像成为所谓“有图有真相”的新闻来源,加之一些媒体不加取证就评头论足甚至口诛笔伐,导致“反转新闻”屡屡发生,可以说“陌生化”和“反转新闻”的产生都是对于某种效果的追求。本文试图从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效果”和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所产生的原因、特点及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得出二者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形式主义;陌生化

一、“陌生化”意义下的“新闻反转”

什克洛夫斯基在提出“陌生化”的理论时,他主张描写某件事物,就要写得象第一次见到它那样新鲜;描述某桩事情,就要写得象是第一次发生那样生动。[1]这就像新闻报道中,“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2],他是关于新闻新和真的论述,而在当前后真相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真和新的追求已经退居其次,人们更加倾向于情感和个人信念。[3]人们习惯于从“陌生化”的事件中追求新鲜感,并期待着新闻反转,将这种文学上的艺术具体化了。

二、“新闻反转”中的“陌生化”现象

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创新和普及,迅速地解构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在信息生产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信息流程中,网络技术悄然改变着人们观察世界和审视世界的方式。从反转新闻的类型来看,最为常见的是“真假反转”,[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在网络时代,“有图未必有真相”,技术已经成为新闻叙事表达的重要元素,它将文字、图片、音频与视频等传播元素糅合起来再造新闻,这样的新闻既有可能是真相,也有可能是假象。在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效果中,是把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变得陌生,是把思想和文化中熟悉的内容变得陌生,正是通过这种对传统形式上的反叛和否定,在时空的穿梭中产生重大的“位移”,打破人们原有的刻板印象,再次使文学陌生化,进行重塑。

三、“陌生化”的新闻效果

什克洛夫斯基在《词语的复活》中提出词语的生命在于“可感性”,陌生化就是去掉形式及文本经验的前在性,使人们陈旧的、不鲜活的感受得到更新,摒弃惯性思维,给人一种新鲜的感受和体验。他什克洛夫斯基说:“感觉之外无艺术,感受过程本身就是艺术的目的。”[5]正是通过陌生化的方式来打破人們固有的思维模式,用陌生化的手法使事物一定被感受到艺术性。新闻传播中的可感性也体现了一种陌生化,在受众本以为了解事件再打破公众的惯性思维,反转新闻,给受众一种新鲜的感受和体验。

四、“新闻反转”效果上的陌生化

新闻反转所要取得的效果,一是对时效性的追求;二是引发人们的持续性关注。传统媒体正在转型,新媒体正在蓬勃地发展,两者都唯恐错过了新闻热点,影响自己的阅读量与关注度,所以抢发新闻成为新老媒体的争夺战。而“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所形成了一种“寻找新闻一制作新闻一抢发新闻”的筒式传播。而这种传播为了引发人们的持续性关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就要打破受众惯有的思维,不断的进行新闻反转,引起受众兴趣,在新闻编排上造成陌生化的效果。

五、结语

在后真相社会里,我们对于新闻事实的追求已经沦为其次,更加注重于我们的感知。受众期待新闻反转,媒体制造新闻反转事件屡见不鲜。就如同在文学上追求陌生化一样,但是新闻永远都是对“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与“真”缺一不可。正如文学上对于陌生化的追求过分强调感知,求新,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极端。我们对于新闻上也不能过分迎合受众,不然也将陷入极端。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艺术即手法[M].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65:13.

[2]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解放日报,1943.

[3]《经济学人》,Art of the lie,http://news.qq.com/original/ quanmeipai/posttruthhtml,2016 年 9 月 14 日.

[4]宋祖华,李艳.反转新闻再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6 (11).

[5]张冰.陌生化研究:俄国形式主义诗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王保超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佳雨 吕梁学院中文系)

猜你喜欢

后真相时代陌生化形式主义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新媒体时代受众视域中“后真相”时代成因浅析
后真相时代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研究
2017,国妆产业在“后真相时代”的三个真相
默克尔面临的“后真相时代”(观察家)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