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译者心理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基于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统计分析(1987—2016)

2018-05-25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定量译者期刊

(福建商学院外语系,福建福州 350012)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把原文转换成译文的工作母机,是原文与译文读者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要研究翻译并建立完善的翻译学学科体系,就必须研究译者,研究译者离不开译者心理的研究。正如林语堂所言:“其实翻译上的问题,仍不外乎译者的心理及所译的文字的两样关系,所以翻译的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的问题。”[1]287翻译是译者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译者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审美思维。翻译包含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译者的认知、情感、动机、人格以及语言心理、审美心理、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译学界把研究视角从文本中心转向译者中心,译者心理研究逐渐成为中西译学界的热点之一。无论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上还是在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取得了很多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及时考察和分析国内译者心理研究现状,无疑有利于使相关研究者了解国内译者心理研究发展脉络、厘清存在问题、把握译者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1987—2016年30年间在国内15种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译者研究的文章。15种期刊中11种为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分别是《中国翻译》《外语界》《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外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其余为业内公认的外语类核心期刊,分别是《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文》《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中,以“译者”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检索词对15种期刊1987—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35篇相关论文,再对335篇论文进行阅读和分类,分析其与译者心理研究的相关性,最终确定42篇论文作为本研究的有效研究样本。最后下载研究样本,重新编码后组建成数据库,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一)国内译者心理研究论文数量统计与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据统计显示,1987—2016年间国内译者心理研究总体呈增长态势。根据研究数量和内容特点,笔者把译者心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7—1996年为萌芽期,这一期间发表的译者心理研究论文较少,只有4篇,占本次调查42篇论文总数的9.5%;第二阶段1997—2006年为兴起期,这一阶段发表的论文为11篇,占总量的26.2%;第三阶段2007—2016为发展期,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共发表27篇论文,占总量的64.3%。国内译者心理研究论文总体数量在不断增长,第二阶段所发表的论文是过去10年的近3倍,第三阶段所发表的论文是第二阶段的2倍多,是第一阶段的近7倍,具体见图1。

图1 1987—2016年国内译者心理研究论文数量变化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刊出译者心理研究的全貌,笔者还在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中,以“译者”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检索词对15种期刊1987—2016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35篇相关论文,对15种期刊在此期间发表的译者研究文章和译者心理研究文章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译者心理研究文章只有42篇,只占译者研究的12.5%,《中国翻译》刊出的译者心理研究文章最多,达14篇,占总数的33.3%。在15种期刊中,只有《现代外语》未搜索到译者心理研究的文章。详情见图2。

图2 1987—2016年外语类核心期刊刊发译者研究文章和译者心理研究文章对比情况

长期以来,译学界对译者的研究往往局限于译者的外部因素,如要求译者翻译时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采用一些特定的翻译方法、译作符合一定的翻译标准等,对译者的翻译文本、翻译风格、文化背景等做出评价等,而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思维过程、认知过程等关注不够。以上结论验证了译者心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但以上结论也说明,译者心理研究成果与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地位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一方面反映出译学界对译者心理研究的重视不够,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译者心理的复杂性致使译学界研究者对此领域怀有敬畏之心。

(二)国内译者心理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

经过阅读、分析42篇有关译者心理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1987—2016年国内译者心理研究涉及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活动、译者能力、译者审美心理、译者认知心理、译者心理结构、译者策略、译者文化心理、译者动机八个方面,具体见表1。

表1 译者心理研究发展趋势

表1显示,1987—1996年间,译者心理研究的内容只有(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活动和译者文化心理,这一时期,随着描述翻译学的兴起,文化研究取向开始盛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译学界认知和肯定,译者心理的研究开始萌芽。

19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内译学界受西方译学界的影响,悄然完成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译者心理研究迅速兴起和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研究领域也从3个拓展到最近十年的8个。

表1还表明,译者心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活动、译者能力、译者审美心理、译者认知心理四个领域。其中,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活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占 28.6%),不过比例呈阶段性下降趋势,译者能力的研究则呈上升态势。最近十年兴起的研究领域有译者认知心理研究、译者心理结构研究、译者策略和译者动机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脑认知和神经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译者的认知心理日益成为译学界关注的焦点,说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态势、活动表现、运动特征、认知对象、认知内容、认知方式、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等都受益于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另外,译者审美心理主要集中在1997—2006年,随后呈下降趋势,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国内译者心理研究研究方法分析

根据高一虹等[2]、文秋芳[3]11对研究方法的分类,本文将译者心理研究方法分为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以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定性研究包括个案研究、译例研究,定量研究包括语料库研究、量化研究。非实证研究分为理论探讨、理论反思、经验总结、综述、个人观点陈述等。

对研究方法的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在 1987—2016年间译者心理研究方法具有如下特点(见图 3)。(1)实证研究在译者心理研究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超过一半以上(59.5%)的译者心理研究采用的是实证研究的方法,但以理论探讨、理论反思、经验总结、个人观点陈述为特征的非实证研究在译者心理研究中的占比还是偏大。译者心理错综复杂,用非实证方法研究译者心理,得出的结论难免有失偏颇。(2)实证研究中,译例研究的定性研究占绝对优势(占实证研究的72%),译例研究是翻译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但用其来研究译者心理,其科学性有待商榷,也说明译者心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升。(3)实证研究中,定量研究只占 8.0%,这与部分学者所预测的研究方法由定量研究向定性研究转向的趋势一致。(4)实证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仍然比较少,只占20.0%,这与目前国际上定性定量混合研究趋势不太一致。(5)心理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实验研究法在译者心理研究中未有涉及。

图3 1987—2016年国内译者心理研究方法的分布特点

为了进一步考察译者心理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对各个阶段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见图4)表明,(1)译者心理研究的萌芽期以非实证研究为主;兴起阶段和发展阶段,实证研究占主导地位;(2)萌芽期和兴起阶段,译学界没有使用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方法;(3)定量研究、混合研究在2007年以后的第三阶段开始兴起,并将在译者心理研究中广泛使用。

三、反思与展望

(一)对研究现状的反思

本次调查发现,国内译者心理研究在1987—2016年间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由于国内译者心理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该领域的研究难免存在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译者心理研究成果与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地位极不相称。从本次文献调查可以看出,1987—2016年间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的译者心理研究文章总共有42篇,只占译者研究文章的 12.5%。由此可见,尽管译者心理研究成果数量呈总体增长的态势,但其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成果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与其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地位极不相称。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译者心理研究的复杂性致使译学界研究者对此领域怀有敬畏之心。译者这个术语看似简单,实际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翻译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不少译者变量,包括译者素质、译者身份(地位、角色)、译者风格、译者伦理、译者的文化意识(态度)等,特别是译者的心理。译者是个活生生的个体,译者的个体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情绪、情感、意志等对翻译质量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译者个体的个性、气质和性格,它们对翻译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杨武能[4]所说的那样,“翻译家很大程度上是由天赋气质决定的”。另一方面译者心理研究是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研究者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才能驾驭,这也可能是造成译者心理研究成果与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地位极不相称的原因之一。因此,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培养高素质同时具备跨学科知识的翻译教师,使之既能承担翻译教学任务,又能进行翻译研究,还能从事翻译工作。在翻译教学和翻译工作中进行翻译研究,特别是把自己作为译者研究对象,这无疑有助于拓展译者研究的视野,提升译者心理研究的信效度。

第二,译者心理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到译者的语言心理、认知心理、审美心理和文化心理等。“翻译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自然也受翻译主体人的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支配和控制。”[5]由于译者的心理活动具有多重性特征,因此,对译者心理活动的研究也应该从多层面展开。但本次文献调查表明,1987—2016年间,译者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活动、译者能力、译者审美心理、译者认知心理四个领域,而对翻译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稳定的心理活动,如译者人格特征、译者信念等鲜有涉及。

第三,实证研究中,定量研究、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比例偏低。1987—2016年间,定量研究只占8.0%,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也只占20.0%。诚然,译者角色、身份、地位、形象、作用等的思辨性探讨,有助于厘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毕竟译者研究在国内起步比较晚,某一领域研究的初始阶段,大都会停留在理论探讨、理论反思、经验总结、个人观点陈述的层次上。但译者心理研究的目的是解密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现象、认知结构和认知变化过程以及思维活动等“黑匣子”,如果也采用思辨的方法来研究,其得出结论的信效度肯定会大打折扣。另外,从国内外译者心理研究的趋势来看,实证研究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会越来越受到译学界研究者的青睐,因为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不仅吸收了量化与质化研究方法的优势,而且能帮助研究者以不同的方法收集不同资料,并进行交叉验证,相互检视、补充和整合,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具有更高的信效度。而简单的思辨性的方法随机性大,主观性强,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所幸的是,2007年以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在译者心理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突破。

(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纵观 1987—2016年以来国内译者心理研究的研究轨迹,译者心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果丰硕。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国内译者心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未来国内译者心理研究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第一,研究视角越来越宽广。进入21世纪,随着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脑认知和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眼动跟踪法(ET,eye tracking)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无创伤脑功能成像技术等生理测量方法(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逐渐被引入译者心理研究中,如正电子断层扫描术(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 I)及事件相关电位(ERPs)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研究者更直观地了解大脑语言加工的工作机制,对译者的心理活动、活动表现、活动特征、认知对象、认知内容、认知方式、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方面也能进行客观的、科学的描写。译者心理研究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脑认知和神经科学研究的结合必将拓宽译者心理研究的视野。

第二,研究内容越来越深入。未来,译者心理研究要在微观层面下功夫,注重细节的深入研究和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例如,对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心理的研究,可以细分为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即译前、译中和译后。译前,影响译者认知心理的因素包括译前计划变量、翻译动机、任务难度认知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等;译中,我们可以探讨译者注意力的分布、译者的工作记忆、译者选词决策的过程、译者的情感、译者的文化态度等;译后,可以分析译者对译文质量的评估、译者对翻译策略使用情况和翻译过程的反思等。再如,对译者元认知心理的研究,王湘玲等[6]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出了元认知监控的五个因素,今后可深入细化到译前、译中和译后的元认知策略研究。

第三,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如通过键盘记录数据,我们得以探查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加工单位或认知翻译单位;借助键盘记录的翔实量化数据,我们还能深入了解译者记忆容量限制、元认知、注意力切换等课题;通过眼动追踪数据以及结合利用眼动追踪和键盘记录数据,我们得以探查源文本阅读过程以及源文本阅读和目标文本产出的协同过程中译者的认知心理活动,如认知加工过程、认知资源分配、认知负荷等[7]。可以预见,未来越来越多的译者心理研究者会同时运用两种或多种方法实现搜集多元化数据,交叉验证研究假设,如结合使用有声思维法、回溯式口头报告、键盘记录、眼动追踪、问卷调查、访谈、屏幕录制、认知神经科学的无创伤脑功能成像技术等方法。当然,定性定量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描写路径和实验路径构成的实证研究方法也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四、结 语

本文对1987—2016年间国内译者心理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在研究内容方面,涉及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活动、译者能力、译者审美心理、译者认知心理、译者心理结构、译者策略、译者文化心理、译者动机等八个方面,集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活动、译者能力、译者审美心理、译者认知心理四个领域。在研究方法方面,突出了四个特点:(1)实证研究在译者心理研究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2)实证研究中,译例研究的定性研究占绝对的优势;(3)实证研究中,定量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仍然比较少;(4)心理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实验研究法在译者心理研究中未有涉及。可以预见,随着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脑认知和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加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未来对译者心理的研究,在视角上将会越来越宽广,在内容上将会越来越深入,在方法技术上将会越来越多元。

本文的结论对于国内译者心理研究的选题和进一步开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国内译者心理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要注重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推动国内译者心理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论翻译[C]//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87.

[2]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8-16.

[3] 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11.

[4] 杨武能.尴尬与自如傲慢与自卑——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漫说[J].中国翻译,1993(2):3-7.

[5] 武景全.翻译心理研究:目的、课题、方法[J].上海科技翻译,1999(2):7-10.

[6] 王湘玲,胡珍铭,申丽文.学生译者与职业译者翻译元认知监控的因子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139-150+16.

[7] 冯佳,王克非.探悉翻译过程的新视窗:键盘记录和眼动追踪[J].中国翻译,2016(1):12-18.

猜你喜欢

定量译者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期刊问答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