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厘之间藏大千
——微雕艺术家朱德祥的方寸艺术

2018-05-25靖晓燕何明璐潘希来

藏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微雕刻刀朱德

文/靖晓燕 庞 博 何明璐 图/龙 毅 潘希来

◎朱德祥在创作之余习阅历代篆刻作品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是人们熟知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核舟记》的开篇一段文字,讲述了一位能在微小的物件上进行雕刻的人。而就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微雕艺术家——居住在龙里县城的朱德祥就是现代版的“奇巧之人” 。

你相信吗——在一枚筷子头大的印章上,能刻260字的《心经》;三片拇指大小的象牙片上,能刻317首2.3万字的《唐诗三百首》,在朱德祥的刻刀下,毫厘之间隐藏着大千世界,展示着微观世界的奇妙之趣。

启蒙:“偷师”街边老工匠

今年大年初七,我们一行人来到微雕大师朱德祥位于龙里的家中,68岁的朱德祥和夫人刚从重庆访友返回,虽然舟车劳顿,但仍一大早便在门口热情相迎。

深色便装,头束“马尾”。初见朱德祥老师,便感受到他身上的一种艺术气质。他的家中,目力之所及,皆挂着对联、书画作品、精美木雕,沙发后的一排各式二胡、京胡、小提琴,无不彰显着主人的多样情趣。

朱德祥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自幼就兴趣广泛。父母因为工作忙,将他寄托在在一位老妇人家中。这位老人家中常备笔墨纸张,且十分手巧。在她手里,一翻一折,纸盒就变做马车;手指一动一撕,橘子皮变成花篮,把竹笋皮剥下,一把精致的小伞一气呵成,这样的手工之趣,在幼年的朱德祥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满7岁,朱德祥上学了,他在贵阳的忠烈街、弯弓巷、省府路一带度过了小学时光。这是一条极具文化底蕴的老街,名人宅院、亭台楼阁深藏其间。至今,朱德祥还记得,就读的忠烈街小学里就有着精美的石刻龙凤,其工艺并不逊色安顺文庙的那两条龙雕。

出了校门,省府路上有一家刊刻社里,手艺精湛的老工匠每天坐在太阳底下刻着印章。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朱德祥执着地迷上了雕刻。每天放学后,他都要站在老艺人的身后“偷师学艺”,看够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经常因为回家晚了,少不了被父母责骂几句。

“那时,老师在台上讲课,我都在下面悄悄摸摸地练习刻章。”从一开始,他只能在牙刷柄、萝卜头上雕刻,后来偷偷攒下早餐钱,买来印石练手,朱德祥不断地通过描摹感悟着雕刻给他带来的乐趣。

◎通过放大镜放大后拍摄的朱德祥的微雕作品

◎一米粒与朱德祥微雕作品对比

◎朱德祥在宽4毫米的石头上雕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朱德祥展示一件雕刻唐诗三百首的作品

◎朱德祥在展示一件雕刻有5000余字的《金刚经》作品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朱德祥的刻印功夫突飞猛进。他的第一件“作品”是偷出父亲的刻章,把上面的字磨掉,再照原样刻了回去。父亲发现后,一开始大为生气,但看着儿子“以假乱真”的刻印功夫,也消了气,暗自称奇。

当时,在忠烈街小学的学生中,刻印这件“雅好”曾经“风靡一时”,这与朱德祥的影响大有关系。他说,自己当时为小学校长所刻的一枚铭章,至今仍被这位老校长保留着。

结缘:南下广州炼成绝活

1966年,初中毕业的朱德祥和同龄人一样,经历了上山下乡,几年后回城进厂。在贵州黔光铝制品厂工作了20多年,心爱的刻刀一直伴随他。

一线工人的生活是清苦的,但兴趣广泛、灵心巧手的朱德祥自主改造过工厂的机器、无师自通地当过电工钳工、还组装过收音机、彩色电视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将动手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朱德祥自得其乐。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大地,许多有胆识有技能的人告别“铁饭碗”,纷纷“下海”闯市场,证明自己。借助书法与雕刻的功底,朱德祥在贵阳市延安西路上成立了一间装潢部搞装修设计。从这时开始,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雕刻与收集各种各样的印石上。

告别贵阳,南下广州也是机缘促成。1988年,朱德祥的弟弟、著名黔籍音乐人朱德荣从贵阳到广州发展,他也跟随弟弟南下创业,负责为各类演唱会做舞台设计与灯光音响。

羊城是一座雕刻文化浓厚的城市。在那里,朱德祥结识到越来越多的雕刻高手,他如鱼得水,用自己的作品与同好交流、互换印石,雕刻水平也在不断精进,自成风格。

时光荏苒,朱德祥徜徉在艺术之海,开放的广州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优秀微雕作品,这门“见微知著”的艺术,引起了朱德祥的浓厚兴趣。

然而微雕创作并非一日之寒。一开始,朱德祥尝试用放大镜在一粒米大小的材料上刻出十几个字,慢慢的,他的微雕越来越小,技艺越来越高超。如今,借助显微镜,他可以在米粒大小的面积内刻出600字。

“要借助工具能看清的才能称之为微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从细刻到微雕,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朱德祥往往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直到妻子来催着吃饭。因为长期久坐,还落下了一些病根。

随着字刻得越来越小,朱德祥不得不动手自己琢磨雕刻工具,试过各种材质和粗细的金属,经过三年时间的实践,他敲定用德国合金的钢铁来雕刻最合适。

“不须着意寻佳境,自有奇逢应旱春”。

一年、两年、三年……朱德祥的作品越来越多,技艺越来越精湛。机缘巧合,一次朱德祥认识了广东珍品馆馆长,对方看了他的作品,表示希望能推荐他到杭州参展。闭门3个月,他把317首《唐诗三百首》刻在三片6.5毫米宽,65毫米长的象牙片上,送到杭州参展,一举荣获优秀奖。

2003年,朱德祥的微雕通过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和他的绝技。

2005年,朱德荣在广州古玩城一隅开起一爿雕刻小店。一开始,周围店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他:这个门面做一家生意“死”(意指亏本关门)一家,你们在这里开店,又来了一家不怕死的。

朱德祥呵呵一笑,后来他还真的就打破了这个魔咒。“藏家都是上门来看到我的作品,觉得漂亮,相互介绍而来。”口口相传,甚至不少人从香港慕名寻访。朱德祥说,时至今日,这些藏家与他还保持着联系,就认他手里的这把刻刀。

归乡: 微观世界满蕴情怀

2013年,恋家的朱德祥离开羊城,回到故土贵州,并将自己的微雕工作室“懿品斋”也迁回贵阳的文玩集聚地左藏三库。2015年,为了寻求更加安静的创作环境,他将家和创作室安在了龙里县。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同《诗经·淇奥》赞美工匠精神的句子,微雕的难度不仅仅在于“小”,还在于专注、耐心与坚持。

“微雕是小众的艺术,没有教材、没有老师,所有的工具都是爱好者自己制作。”在朱德祥的工作室里,他向记者介绍着微雕的工具:一台工业用的能放大500倍的显微镜、自己磨制的刻刀,借助这两样工具,花费一周的时间,也只能创作出指甲盖大小面积的作品。至今,朱德祥仍保持着每天凌晨4点准时起床,一天学习和创作的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的创作状态。

朱德祥的微雕崇尚传统,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只是这方寸之间遒劲俊逸的意境至少需要透过500倍的放大镜才能领略,这也是微雕艺术的魅力所在。

2017年,朱德祥非常用心地完成了一件作品:在长10厘米、宽3厘米的印章侧面,刻下毛泽东撰4.6万字的《论持久战》。2017年7月,这件作品经过严格挑选,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永久收藏。

朱德祥是个兴趣广泛的人,他爱书法、爱国画、喜欢拉二胡和小提琴。这些艺术爱好都是自己琢磨学习,但不管是刻刀、毛笔还是乐器,他玩起来皆得心应手。

兴趣即天赋。面对观者的称奇,朱德祥表现得风轻云淡。去年,因为一次归乡寻根,朱德祥意外从族谱上得知自己为朱熹的第26代孙。这让他感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刻骨热爱,竟来自于家族的一脉相承。

专注于创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从贵州黔光铝制品厂离开、到南下闯荡,再回到家乡,朱德祥的妻子陈集华一直与他风雨同舟,支持着他的雕刻事业,把生活安排得周到细致。“他是我们家的宝贝,当然得保护好。”陈集华笑言。

说起来,两位老人的缘分便是从雕刻而起。那个年代,人家追女孩子都是送手帕、丝巾什么的,而朱德祥送给陈集华的是一个亲手用有机玻璃刻的微雕,上面刻着毛泽东的诗词《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有一株松树、一轮太阳、两只飞鸟。陈集华依然笑言,直到现在,老朱还是一个懂得浪漫、才华横溢的才子哟!一语脱脱透出伉俪情深。

如今,朱德祥家里不仅留存了40余年来创作的微雕书法、篆刻作品300余件,还收藏了无数精美印石、字画、木雕等。他有一个愿望,在龙里建一座供人们免费参观的小型微雕博物馆,同时免费向小学生教授书法、雕刻等,传播传统文化。为此,他正在积极创作《三国演义》全集等一批新作品。

记者的镜头里,朱德祥凝神于显微镜下,专注而执着,他在微渺之间感受无垠的艺术世界。

◎朱德祥在创作之余练习书法

猜你喜欢

微雕刻刀朱德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传统工艺品微雕艺术的研究——以文港微雕为例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刻刀风骨:秦胜洲作品选
趣图
趣图
微雕
胡同里的传奇
微雕点阵激光并用瘢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腹部妊娠纹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