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护理艾灸联合生红液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8-05-25李淑梅谢小兰
李淑梅 谢小兰 王 珍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引起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 好发于骨突出的部位,常见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和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压疮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影响。近年来,我科采用艾灸联合我院自行配制的生红液对患者带入的Ⅲ期压疮进行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带入Ⅲ期压疮患者60例,其中中风后遗症患者38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15例,其他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2~90岁,平均年龄(66.58±6.61)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4~88岁,平均年龄(62.58±5.4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视压疮创面情况使用双氧水或0.5%安多福消毒周围皮肤和创面后进行清创,将坏死组织清除后,用0.9%氯化钠溶液棉球彻底清洁创面,露出粉红色创面为宜,有轻微渗血更佳。对照组清创后使用本院自制的三黄水(主要成分为黄连、大黄、黄岑、冰片等)进行湿敷治疗。实验组清创后,采用艾灸+生红液湿敷+再次艾灸治疗。
1.2.1 艾灸
清创后进行艾灸疗法。将艾条一端点燃,距离创面约2~3 cm,进行回旋灸,不固定地反复旋转施灸,以施灸部位潮红、患者感觉温热为度,时间10~15 min,温热局部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操作者将中指放于创面边缘感受温热程度,保持适宜的温热度。注意艾条的燃烧情况,及时弹掉艾灰,防止艾灰落到创面上发生烫伤。患者如有意识障碍,艾条可距离创面5 cm进行施灸,并密切观察局部情况。
1.2.2 生红液湿敷+艾灸
艾灸创面后如创口表面过于干燥,可用0.9%氯化钠溶液棉球在创面处稍作湿润,然后用生红液纱块覆盖创面,并用无菌纱块外敷、固定。固定创口后再围绕创口周围3~5 cm皮肤进行艾灸,连接艾灸机电源及排烟管,点燃两个艾饼,或用艾条折成段(约5 cm长),取4段艾条点燃放进艾灸机内,把机罩置于患者创面上方10 cm处,打开电源,艾灸面积大于创面周围5 cm处,持续10~15 min,每隔12 h艾灸1次,治疗7 d为1个疗程[2]。施灸过程中要经常询问患者的温热感受,并观察局部皮肤,以轻微潮红为宜,治疗结束后要关掉电源,撤走艾灸机,整理患者衣被,加强病房通风。
1.3 效果评价
比较2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①治疗效果。1个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愈:压疮创面肉芽组织全部长成,有皮肤长成或结痂脱落,创面与周围皮肤高度一致。显效:压疮创面健康肉芽组织生长面积>70 % ,创面干燥无分泌物。有效:压疮创面部分肉芽组织生长,创面面积显著缩小。无效:压疮创面局部无变化或加重,坏死物或渗液增多[3]。②疼痛评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 d、14 d后,采用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情况。0~10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0为无痛,10为剧痛,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4]。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2组比较,Z=-3.389,P=0.001。
2.2 2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2组疼痛评分在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注:F时间=3.261,P=0.030;F组间=4.170,P<0.001;F交互=3.069,P=0.040
2.3 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
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s)
3 讨论
压疮又名压力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因年老体弱、疾病、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身体活动受限制等,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率低,机体在缺乏营养的同时,加上护理方法不当,极易导致压疮的发生[5]。压疮好发于肩胛部、骶尾部、坐骨结节、足跟等骨突处,压疮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很难愈合和康复,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加重了经济负担,出现严重感染时甚至可危及生命。西医认为压疮是局部受压及摩擦引起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营养不良所致,多见于下肢瘫痪、半身不遂、长期卧床的患者,二便及汗液浸渍也会使局部组织潮湿、细菌繁殖,导致组织感染、浸润,从而形成压疮。中医认为压疮发生机制以“气血不畅”为关键[6],是由于久卧伤气,气虚而血行不畅,久病而出现气血亏虚的表现[7]。
艾灸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艾绒燃烧过程中,借助灸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产生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消炎镇痛的作用。艾火的温热刺激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能直达压疮深部经久不消,不仅可为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加速病灶的修复,激发机体自身抗感染能力。
我院研制的生红液主要成分有生地、红花、黄连、大黄、紫草,方中红花外治取其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作用,生地、紫草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黄连、大黄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力,《神农本草经》记载:“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既可以清热毒,引邪下行,给邪以出路,又具有祛瘀生新之功[8]。诸药合用起到活血消瘀、祛腐生肌功效,主要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破裂,临床上用于压疮治疗效果良好,加之艾灸能使局部皮肤组织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加快了创面的愈合。换药前创口处用艾条手工施灸有利于操作者根据创面深度及面积随时调整艾条方向及距离,增强艾灸作用。覆盖生红液纱块后再利用艾灸机进行施灸可增大艾灸的面积,使艾灸作用不局限于创面,能覆盖创面及周围大约5 cm范围处,减轻局部疼痛,促进组织对生红液的吸收,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压疮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压疮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治疗7天、14天后,治疗组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缓解。此结果说明艾灸联合生红液治疗Ⅲ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是可靠的。
综上所述,艾灸联合生红液治疗Ⅲ期压疮可以提高消炎镇痛功效,增加创面血液循环,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减少创面渗出,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该方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安全有效,适应性广,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杰,孙忠人,李洪玲,等.艾灸治疗压疮的研究现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6) :1183-1186.
[2] 顾春艳.龙血竭外敷联合艾灸治疗压疮30例护理体会[J].交通医学,2012,26(6):659-660,662.
[3] 王蕾,冯艳荣,季雪飞,等.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老年病人Ⅲ度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3,18(11):878.
[4] 丁明华,张丽,尤世杰,等.湿润烧伤膏治疗3~5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体会[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5,27(1):67-75.
[5] 赵南,张玉洁,王海丽,等.Ⅱ度压疮临床上2种护理方法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124-125.
[6] 郑峰,张衡,阮明军,等.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4):300-301.
[7] 周彦清,李茜茜,吴福丽.压疮的中医病机及患者压疮风险的术前沟通[J]. 环球中医药, 2015, 8(S1): 129.
[8] 肖永刚,刘振生,胡春娜,等.复方四黄膏在肛瘘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7,39(16):2482-2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