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联网+”平台对外语学习作用的调查研究
2018-05-24杭孟佳蔡宏武
杭孟佳 蔡宏武
摘要:随着“互联网+”学习平台的构建,智能化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国内外高校教学逐渐深度融合,学习过程渐趋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本文主要在这种大趋势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时体验,具体分析了微信类平台在外语学习方面的基本功能,及其对学生外语学习方式、习惯和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构建更深层次的“互联网+”学习平台。
关键词:“互联网+”;外语学习;微信类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08-0085-04
近年来“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2015—2017年,在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的奖励项目中,“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建设正在抢占越来越多的席位。在2016年的获奖项目和2017年的入选项目中,很多都是通过适应性强的学习平台来满足学生需求,实现高质量、个性化的。我国的MOOC学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平台——Coursera的第五大用户来源。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在2017高校在线教育国际论坛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化教育进展迅速,在线教育形式不断创新,成果显著,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将是未来在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互联网+”平台与外语学习的联系
“互联网+”平台作为一种创新型生态发展关系的纽带,与外語学习的联系在于利用网络传媒平台(如微信等)创建一种新型体系化的外语学习模式。
1.“互联网+”平台在外语学习中的必要性
(1)强化大脑重塑
学生在接触一门与本国语言文化差异过大、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语言时,会涉及重塑大脑的过程。受国内语言环境的约束,外语学习的瓶颈在于如何“轻松自如”地应用所学的外语。而“互联网+”平台上的外语学习资源是循环利用的,通过规律性的语言刺激、针对性的弹性调整,再辅以多项语言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身体和大脑就能遵从自然法则,应用起来就会相对轻松。
(2)强化资源共享
“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强调资源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国际化竞争显然已经拉开大幕。国务院参事汤敏博士认为,推广新的、成功的互联网教育是国家的责任之一。目前,政府也在观察、实验,但不能太慢,实验成功要尽快推广,因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竞争。
2.“互联网+”平台在外语学习中的可行性
21世纪以来,外语教育的信息化迅速超出了建立外语教育网站、提供外语资源的层面,开始提供在线平台。与其他学科相比,外语教育有着更强的交互性和参与性,而适合教学双方的在线交流和即时反馈,更容易满足各国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微信类学习平台在外语学习中的基本功能分析
1.提供交流平台
微信交流方式根据聊天形式可分为文字输入聊天、语音聊天和视频聊天。除了基本的师生交流外,教师还可以直接和以外语为母语的学生(如高校中的留学生等)交流,国内学生在闲暇之余也能利用微信和他们沟通交流,这就是语言运用的体现,有利于相互文化生活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微信交流方式根据聊天人数还可以分为一对一聊天和多人群组聊天,一对一聊天能更有针对性地纠正口音和练习发音吐字,多人群聊则更有利于情境交际,锻炼对所学外语的灵活运用。
2.连接直播教室
很多学生选择微信预订网课,选择在自己的空闲时间进行外语学习,网课教师也通过微信群发布课程链接,在协商好的时间进行授课。直播授课内容可以回放,能有效避免知识错漏。教师还可以在直播过程的对话框中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学生自主点击打开,即可看到清晰的原图,由此避免了课堂上出现的视线不清、资料不全等问题。而对于教师在课后布置的本课时作业,学生也可以在线完成、核对。这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更强烈,整个直播过程也锻炼了师生的整体协作能力。
3.分享学习资源
微信公众平台不同类型的外语推送具备了不同针对性的功能,更新速度迅速,用户反馈和新功能研发也很出色。从外语学习者手动搜索学习信息,发展为自动明确地获取分门别类的学习资料推送,这种素材的自动化和多元化,有助于外语学习者准确定位学习内容,加强自主学习,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社会资源。例如,外语美文推送可以提高外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扩大其词汇量;外语影音、外语影视配音等推送可以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能力;而学生订阅的外语期刊、新闻等及时推送,既能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又能让他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翻阅。
4.反馈实时数据
在外语学习的基础学习过程中,数据反映学习效果的反馈有利于外语学习的坚持。例如,通过微信平台有规律的词汇量检测,可以较为科学准确地判断出学习者的词汇量,从而检验学习者在该阶段的学习效果;透过数据分析解读,能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完整地掌握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热情。
5.监督每日打卡
微信打卡巧妙地利用了人们乐于分享学习成果的心理,无论是背单词,还是每日阅读,都可以通过朋友圈打卡的方式,让大家见证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间接起到实时监督的作用。另外,由于微信直接挂钩支付账户,所以很多外语培训机构采取了坚持打卡退返学费的措施,以督促学生每日的外语学习。
微信等平台对学生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
在“互联网+外语学习”模式中,微信等平台改革了外语学习方式。它们针对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选择余地大;针对自觉性不高的学习者,也有相应的督促方式和后台提醒;针对学习时间不够的学习者,也能提供边缘化学习方式,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性,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一方面,在“互联网+外语学习”模式下,外语学习者在微信等平台上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外语学习。根据对本校外语学习者所做的调查,在136位受调查者中,有66%的外语学习者更喜欢外语影音推送,且认为语音推送对他们听力的改善有很明显的效果。据受调查者反馈,在外语影音推送前很少有专门的时间来练习外语听力,而通过微信平台的外语语音推送,能增加他们每日训练听力的时间。而有50%以上的打卡坚持者的学习效率得到相应提高,直观表现为通过平台记录的学习数据和检测得到的词汇量增加,还有反映在生活中外语流利表达和规范的写作输出。
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在全面移动化的教学平台资源环境中,外语学习者的探索能力相对下降,如资料查询能力等。当学习者习惯于移动平台的资源输出后,一旦有疑难词句出现,就很少会积极主动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取而代之的是在网络平台上直接搜索答案,而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建设,正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结果导致学生的专业度下降。或许这样足以应对日常外语,但就更深层次的学习而言,很难再有较大突破。另外有调查显示,在资料反复查询、考查、验证的过程中,外语专业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上升空间更大。未来的“互联网+”外语学习平台建设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加强学生在深入自主学习上的条件,进一步扩大资源量,如加强在线共享图书馆的建设等。
构建更深层次的“互联网+”学习环境
虽然“互联网+”平台对外语学习环境的构建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要加强学习环境的深层建设仍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1.外语学习者对“互联网+”概念是否清晰
虽然很多外语学习者知道“互联网+”外语学習平台,但他们仅仅把它当作移动教学环境,认为其只是换了一个上课教室,变成了远程教学。若要建设好这个外语学习平台并让学习者全面了解它的功能,熟练运用平台提高外语能力,彻底改变以前效率低下、资源不足的学习方式、习惯,仍然需要不断地革新观念。对于该平台中新开发的针对性功能,宣传推广工作仍然需要继续进行。
2.教师只出现在移动智能设备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否会逐渐弱化,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在“互联网+”平台上是否能完全阐释清楚
目前,教学完全脱离教师并不现实,较为流行的高校“互联网+”平台学习模式是移动学习+定期面授,用来解决一些远程不便解答的问题,师生之间的协作仍然存在,这也是平台学习和传统学习的结合。未来更深层次的“互联网+”平台建设要求“老师”的角色在“互联网+”平台上仍要有所体现。教师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及时更新学习资源(尤其是时效性强的内容),还体现在和学生的一种组合关系上,这些区别于面授的技术能力要求,对授课教师的素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可以通过严苛的内部培训和质量控制,来保证教师交流技能、授课技能、评估技能、技术应用技能的提升。
3.资源共享和知识劳动成果之间的矛盾
目前,大部分高校网络平台的开放度仍然不够,某些课程仅对本校学生甚至是某专业的学生开放,资源的利用率得不到提升,由此资源共享和教师的知识劳动成果之间产生矛盾。另外,市场上的网络教育资源也明确要求不允许私自传播,所以区域间的教学资源仍然存在差异。要改善这个问题,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和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知识产权应该被保护,资源共享方面的建设仍需标准化;另一方面,应该鼓励高质量教学应用的共享,并招募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光明网.2017高校在线教育国际论坛[EB/OL].[2017-04-27].http://politics.gmw.cn/2017-04/27/content_24325103.htm.
[2]环球网.“互联网+”正在改变全球教育 中国面临世界性竞争[EB/OL].[2015-11-07].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5-11/7931628.html.
[3]约翰·雅顿.重塑你的大脑[M].黄延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30.
[4]王剑涛.试论“互联网+”时代外语资源的共享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6(1):113.
[5]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162.
[6]李彦,陈凤磊.基于微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对现代英语学习的影响[J].信息与电脑,2016(6):227-228.
[7]郝钦海.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外语自主学习环境[J].继续研究教育,2012(11):176-178.
[8]胡永斌.“互联网+”背景下美国K-12教育转型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3):33-38.
作者简介:杭孟佳(1997—),女,江苏南京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本科2015级英语专业学生;通讯作者:蔡宏武(1975—),男,湖北咸宁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本科生大学英语和研究生翻译教学和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资助(No.2016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