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2018-05-24刘姣

成才之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能力培养提升

刘姣

摘 要: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地域特征和学科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思维能力。文章从动手操作与展示、形成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变换不同尺度、促进空间思维从局部向整体转变,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能力培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0-0041-01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当前,很多教师受学时和教学容量限制,使平铺直叙画重点、默写检测成为课堂教学常态,而学生迫于升学需要,往往只能死记硬背应付检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热情低迷,地理思维能力难以提高。如何确定合理的地理学科教学策略,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成为地理教师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

一、动手操作与展示,形成地理空间认知能力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途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认知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前面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拼图”。教师提前制作好“中国政区图”拼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之后让各个学习小组计时拼图,看哪个小组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将“中国政区图”中的各个省级行政单位拼好。每个学习小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到讲台上拼图,还可以让曾经到过某些省级行政单位旅游的同学展示旅游过程中拍摄的具有地域特点的照片,介绍旅行过程中的收获。因为教师已经给足时间让学生做准备,且设置了合理的激励方案,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高涨。为了让自己的小组获得加分,學生们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拼图的过程中既能整体把握“中国政区图”,又能加深对各个省级行政单位轮廓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发现,积极地到讲台上讲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到的地理知识。通过动手操作与展示,学生的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效果比死记硬背好很多,收获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

二、变换不同尺度,促进空间思维从局部向整体转变

之所以学生缺乏必要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因为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地理空间缺乏必要的观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变换不同尺度,就能让学生从一个局部向另一个局部、从局部向整体顺利迁移,提高空间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世界的气候”内容时,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座位所在地指定为亚欧大陆东侧,将讲台所在地指定为太平洋。教师伸出手臂表示风的方向,当亚欧大陆东侧盛行东南风时,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带来降水;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伸出手臂指向讲台方向,表示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气候寒冷干燥。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绘出简图,让学生到讲台上画出刚才提及的风向,介绍不同季节的风对气候特点产生的影响,并在思考之后尝试说出东亚季风最为典型的可能原因。

这种不同尺度的变换,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应用的地方很多。为了让学生的空间思维能从局部向整体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迁移,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学习的规律和原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极为紧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空间思维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开展不能全部交给学生,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预案,确保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学生学习人教版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内容之后,考虑到学校所在地为中国南方和北方地理分界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南北方分界线标志园。教师应该事先提出参观要求:1)使用智能手机搜索参观地点,选择合理的参观路线,确定最佳的参观方案;2)理解南北方分界线的含义;3)通过网络搜索、同伴交流,讲述中国南北方不同气候条件下植被、生产及生活情况;4)进一步了解中国还有哪些地理分界线,并各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5)了解家乡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指出可能的防灾、减灾措施。

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需要,结合地域特点设计恰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践活动,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分工来解决。教师要尽可能参与实践活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关注各个小组的研究进展,避免部分学生不遵守纪律影响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地域特征和学科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思维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展示,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认知能力;要变换不同尺度,促进学生的空间思维从局部向整体转变;要引导学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倩,赵媛.略论地理空间思维[J].地理教学,2010(11).

[2]朱明月,南月省.引导学生从地理空间思维路径学习地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5).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能力培养提升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