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观察

2018-05-24徐伟东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5期
关键词:丁苯脑组织缺血性

徐伟东

(桂平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平 537200)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1]。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该病可损害患者的神经功能,引发多种躯体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其死亡。丁苯酞胶囊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为探讨使用丁苯酞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桂平市人民医院对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部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丁苯酞胶囊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期间桂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这些患者均经脑CT、脑MRI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被确认患有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和丁苯酞组(50例)。丁苯酞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其年龄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59.34±1.56)。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其年龄为46~76岁,平均年龄为(61.67±1.8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降压、扩容及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同时,为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20 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每天注射1次。连续治疗14天。在此基础上,为丁苯酞组患者使用丁苯酞胶囊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每天口服1次丁苯酞胶囊(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99),每次服0.2 g。连续服用7天。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第7天、第23天,分别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价内容包括意识水平、凝视情况、视野、语言能力、上肢及下肢运动能力等。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越差。根据患者的NHISS评分判定其治疗的效果[2]。治愈: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90%以上。显效: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6%~9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6%~45%。无效: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6%以下。治疗后第7天、第23天,分别使用Barthel指数评分表(BI)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丁苯酞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治疗后在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及BI评分

治疗后第7天、第23天,丁苯酞组患者的NHISS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BI评分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在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NHISS评分及BI评分(分,x±s )

2.3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n(%)]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脑组织坏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导致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患有高血压病、吸烟、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患有糖尿病、酗酒、精神压力过大及抑郁等。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坏死、软化、神经功能缺失,使其表现出面瘫、失语等临床症状[4]。丁苯酞胶囊是国家一类新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丁苯酞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从而保护患者的脑组织。用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原理为:1)丁苯酞能提高线粒体的功能,进而保障全脑缺血后机体的正常代谢。2)丁苯酞能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中枢神经的损伤,缩小缺血脑组织的范围,减轻脑水肿。3)丁苯酞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抗血小板聚集,避免脑血栓形成。4)丁苯酞能抑制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大脑皮层下PG12和TXA2的合成,进而提高TXA2/ PG12的比值,有效地缓解脑缺血的情况。

综上所述,使用丁苯酞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晓曼,王润清,李艾帆,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81-83.

[2] 高秉勋.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102.

[3] 应顺勇,周旭东,吴连荣,等.丁苯酞、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24(11):642-644,694.

[4] 邵宏元.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06):531-532.

猜你喜欢

丁苯脑组织缺血性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