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现式教学”应用于高三物理复习课的实践与感想
2018-05-24冯兰
冯 兰
(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
在高三物理教学中,课堂不仅要完成知识点、模型的整合,更要进行方法、能力的提升,课堂容量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所以高三物理复习课往往会呈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课堂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只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打开了半扇窗户,并没有为学生真正打开主动学习的大门.同时这种常规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且与高考中灵活多变的题型呈现、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考查方式、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命题趋势都存在不相称之处.若要想让高三复习课跳出这种传统的复习课模式,真正进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教学情境,有用的教学策略应该将“发现式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引导学生结合自已已有的知识储备,自主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发现式教学”应用于高三物理复习课,可将“发现学习”由知识的发现学习转化为情境式的发现学习和联系实际的发现学习,通过学生自己亲身考虑问题的种种条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所得到、所发现,真正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提升科学思维、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下面笔者结合一堂省公开课谈一谈“发现式教学”应用于高三物理复习实践和感想.
1 自主创设情境,开启“发现学习”
学生自主创设情境,首先意味着学生不再是“被情境化学习”而是结合已有知识自主设计情境,这就要求学生对已知的知识进行整合、编排,这个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回顾复习知识点,及相关原理.这样的过程是自发的,对知识点的复习在不经意间就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次,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会被学生编制成适合于学生思维的程序,教师将相应根据学生自主思维来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参与学生的“发现学习”.在师生共同研讨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主动思维.
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课上,笔者预设了模型的选择,让学生自由选择复合场的组合创设开展研究的情境,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
笔者在学生对典型的4个场的基本性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这些场,形成课堂即将讨论的各种复合场.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复合场的设计很积极,而且并没有随便的组合,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模型,比如电场(加速)接一个电场(偏转)组成了示波管的简单模型,电场(加速)接一个磁场组成了质谱仪的模型,磁场接电场(加速)接磁场组成了回旋加速器的模型等.这样,不仅为后续的学习讨论不仅做了内容的准备,同时也做了情感的准备——讨论自己选择的模型.
2 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发现中培养科学思维
面向高考中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考查方式、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命题趋势都需要学生能灵活应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应用问题的提出,如以例题的方式呈现,首先学生在理解上要花费一番功夫,其次学生只会就题论题地去思考,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并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发现学习可在学生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寻找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引导,并及时把握探索发现中新生成的问题,及时归类、总结、提升,通过这一系列的发现学习培养学生在学以致用中的科学思维.
例如: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二轮专题复习课上,在质谱仪模型的分析讨论中,笔者分3步将探索发现推向新的高度.
(1) 适时引导、抛砖引玉:首先引导学生讨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得出定量表达式,然后让学生思考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不稳定的因素.
(3) 适当拓展,严谨思维:当U增大时,那么r会变得很大,质谱仪是可以随时变大或变小的装置吗?大家觉得还应做什么配套的调整呢?——B也因适当增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问题呢?教师的拓展思考,让学生的物理思维更加的严谨.
在以上整个讨论探究过程中,看似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很随意,但恰好反应了学生的思维情况.同时,学生讨论的问题也恰好是针对质谱仪的考点.这样的讨论过程,学生对模型的理解更灵活,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更到位.
3 组织课题式学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发现式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对学生而言,问题的解决可以获得知识,但若将问题的解决提升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课题式学习,那么知识获得的同时更提升了物理思维和能力.发现式教学中的课题式学习,给学生呈现的是原始模型,无问题、无限制,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提出课题要研究的方向、问题,在进一步探索学习,最后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完成总结.
笔者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二轮专题复习课上,在回旋加速器模型的分析讨论中,应用了课题式学习的方式.笔者通过转变学生角色,让学生做命题者来提出问题,并搭建交流平台,进行有效的互动探究.
(1) “命题者”出题: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刚开始有些为难,因为要出题,得考虑已知条件,构建物理情境,再提出问题,学生有些无着手.教师及时引导:“比如出选择题,你会出什么选项呢?”学生问题很快就一个一个形成了,比如:加怎样的加速电压?电压的变化周期?最终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加速电压U影响了什么?等.
整个讨论过程,教师适时引导问题的生成和深化,学生自主完成探究问题的全过程,不仅完成了模型的理解,同时也完成2016年高考第15题(1)、(2)两问的求解,而且学生全体参与,通过生生间的互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和课堂效率.
“发现式教学”方式应用于高三
复习课,在注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突出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整体把握,更注重学生自设情境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更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从而真正达到了高三物理课堂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知识与思维并提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郅庭瑾.为思维而教(2版)[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