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素材解读与运用
2018-05-23欧阳睿
欧阳睿
一 卢永根
2017年3月,83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教授拖着孱弱的病躯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中国建设银行,将十多本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几十年来,我一直不忘告诫自己,要将自己所有的能耐拿出来,为国家出力。如今我把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做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解读:卢永根教授长期从事以稻为主的作物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科研攻关,硕果频出;教书育人,桃李满园。他用自己对事业的挚爱与执着,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华章,标注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度。而他将平日老两口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八百多万巨款倾囊捐赠,不留一分一毫给后代的行为,更让世人钦佩其人品和胸襟。爱亲人,爱朋友,爱事业,彰显的是人间的小爱;而对祖国的爱,则为大爱。卢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鱼离不开水,树离不开土。一个人要想成就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身后就得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不管身处何方,身居何位,每个人心中得装着祖国,并不忘报效祖国。唯有如此,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梦想才会早日实现。
适用话题:热爱与执着、感恩、家国情怀、善良与爱、家庭教育等。
二 廖俊波
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福建省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有人曾这样形容:“廖书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尽管异常辛劳,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
2015年11月,他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生活中,他始终廉洁自守,加班熬夜是常态,却从不给自己开小灶。他十分注重家风家教,爱人工作27年,至今仍然在教学第一线。一家人都住在普通居民楼里,家中装修简朴、陈设简单。同事朋友们都说,他浑身阳光、清澈透亮,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2017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
解读:戏剧《七品芝麻官》有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老百姓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和期盼。看一个领导干部,就看他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这个责任感、担当精神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为民”。在这一点上,廖俊波是可以打满分的。在其任职期间,乡镇干部也好,一方权贵也罢,廖俊波都能始终坚守初心,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漂亮地践行着领导干部应有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追求,铸就了一座丰碑。当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一身正气浩然,充满能量,不搞特殊化。这也是历史会永远铭记,人民会永远怀念他的缘由。做人就做廖俊波,勇当时代先锋。
适用话题:不忘初心、人生价值、正气、廉洁奉公、快乐内涵、时代楷模等。
三 刘 锐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特级飞行员刘锐紧跟装备升级步伐,参与完成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改装,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和战友一起首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的航迹,彰显了中国空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的决心意志。
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的部队后,他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及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
刘锐把提升打赢能力当成主业,并带头先飞,深入南海数千公里。多次执行远海战巡任务,让他愈战愈勇——多次挑战轰6K飞机训练极限,验证了复杂恶劣条件下作战使用数据,刷新10余项训练纪录。
颁奖词: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峽,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解读:展翅高飞,翱翔蓝天,或许是很多青年朋友梦寐以求的夙愿。刘锐成功入选为战斗机飞行员,担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很幸运,也很自豪。然而,刘锐深知在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下,裹足不前,安于现状,是无法真正实现祖国强军梦,也就守护不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为此,他全力练兵备战,枕戈待旦,随时为祖国出发。在刘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军人的崇高精神——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更看到了新时代军人的气魄胆识——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砥砺顽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华夏子孙人人甘当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祖国一定会繁荣昌盛,光辉灿烂。
适用话题:梦想、担当、奋进、奉献、家国情怀等。
四 王 珏
11月15日,温州“兰小草”因病去世,这位每年雷打不动捐款2万元,缺席了无数次公益奖项颁奖,坚持公益捐款十五年,真名为王珏的捐款人身世终于被揭开。
王珏,今年48岁,是温州海岛上的一名乡村医生。妻子无业,儿子今年刚大学毕业,经济条件不算好。15年前,他第一次匿名捐赠时曾承诺,“希望用33年时间,每年捐献2万元‘星雨心愿善款,以报答国家社会的培养之恩,报答农民‘粒粒皆辛苦的养育之情……”
15年来,“兰小草”一直坚守承诺,从没有中断过。问及为何取名“兰小草”,他说,平凡、善良的奶奶特爱画兰花,并且在村里很受尊重。因此,他将“平凡小草”与“高洁兰花”结合来取此名字,就是希望能凭自己的微薄之力默默做点善事。
兰小草在弥留之际,对妻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定要多做公益事……”其家人表示,“兰小草”当初承诺的捐款年限还没达到,他们要克服困难,继续完成“兰小草”的心愿。
颁奖词:碧草之芬,幽兰之馨;有美一人,在海之滨。留下丰碑,芳香无尽。每年的十一月十七,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那一刻,映亮了夜空中你最美的背影。
解读:坦诚地讲,在捐赠的数目上,王珏捐出的30万善款与那些动輒捐助上百万过千万的相比,的确是一笔很小的数。提醒诸君,王珏仅是一名乡村医生,其家境很一般,他能从拮据的生活中拿出2万元,捐赠出去,已足以感动你我。更何况他一捐就是整整15年,且从不留名。在超物质时代里,讲求现实,付出必要回报的人,比比皆是。竞争激烈的空气弥漫大地,持此心理,倒也可理解。然而,物欲横流并没有将人类的本性彻底冲刷掉。生活中,仍然活跃着成千上万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善者、仁者。平凡之人王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不忘本,施爱心,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支持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善良炽热之心温暖那些精神匮乏的寒区和人们。
适用话题:承诺、善心、感恩、平凡与伟大等。
五 黄大发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村里人用水要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来回也得走两个小时。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颁奖词: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个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誓言,大发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饭。三十六年,为梦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沧桑了面孔,但初心不变。
解读:要解决村民温饱问题,逐步提高生活质量,就得处理好眼下用水难的棘手之事。村支书黄大发心里很清楚这点。可村居的自然条件——山高岩陡,无法留水,成了村民们生存发展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水过不去,拿命来铺。黄大发在村民面前发下誓言。自此,他带领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用最原始的方法,历经三十余载,硬是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生命渠”,结束了全村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穷根。在凿渠的一万多个日子中,黄大发身上迸发出坚毅和担责的品性,连同他苦干实干的背影,必定一道镌刻进绝壁之上。
适用话题:果决、勇气、坚守、担当、实干、毅力等。
六 杨科璋
2015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从五楼坠楼。搜救人员打开一楼的卷闸门发现,杨科璋仰面朝上,口鼻处都是血迹,双臂成环状,紧抱着女童……经紧急抢救,女童得以生还,杨科璋壮烈牺牲。
参与抢救的医生说:“从本能应急反应来说,意外跌跤都会自然张开双手,寻找支撑保护,但他始终没有松手。如果不是他紧紧抱住,并当‘保护垫缓冲,女童绝无生还可能。”
杨科璋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用忠肝义胆诠释了军人的忠诚与光荣。
杨科璋出生于一个武术世家,受家风家教影响,具有强烈的正义感。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
颁奖词: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解读:一颗慈悲心、一股浩然气和一种顽强惊人的意志,让杨科璋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逆行”。只有一次的人生,我们该如何度过?杨科璋面对国与家、人与我、群与己,他“宁舍此生,不负使命”的责任担当,告诉了我们答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曾写过:“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只有多一些勇气和担当,多一些责任和紧迫,无惧牺牲、不懈奋斗,我们的青年才能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为民族复兴的伟业添砖加瓦、汇聚动能。
适用话题:青春与生命、家国天下、正义、奉献、人生价值等。
七 卓嘎和央宗
3000平方公里的玉麦乡坐落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喜马拉雅日拉雪山脚下,但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口最少时仅有三人,他们便是央宗、卓嘎以及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一家。因为他们的坚守,50多年来,这片遥远的国土从未离开祖国的怀抱。
1963年,政府在日拉雪山另一侧的曲松村给离开家乡的玉麦人盖了新房,分了粮食和牲畜。但搬进新家的桑杰曲巴对玉麦仍然放心不下,他们翻过雪山,搬回了玉麦。在央宗和卓嘎的记忆里,父亲常自己缝制五星红旗,沿路挂在国境线上。这个特殊的三口之家,在孤独中度过了三十余年的放牧巡边生活。“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我们放牧,也是为祖国守边疆,这是国家的土地,我们要守好!”央宗和卓嘎接过父亲的马鞭,继续生活在玉麦。如今,在卓嘎一家的带动下,玉麦全乡已增长至9户32口人,人人都是义务护边员,巡边守边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颁奖词: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断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
解读:因为有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因为有无法割舍的家国情怀,因为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血,因为有孤胆利刃、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央宗、卓嘎及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一家对脚下的土地始终无法放下。一份对祖国疆土的痴痴守护,践行的是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坚守。信仰是在黑夜中、在迷茫中,在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无从验证的时候,能够为你引导方向的一盏明灯;信仰是标注了方向的理想,在血脉里发芽,在骨髓中强壮,在砥砺前行中坚韧。信仰坚定的人,一刻也不会迷失方向,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方位,在波涛汹涌的浪潮中岿然不动。
适用话题:爱国、坚守、信仰、责任与当担、奉献等。
八 黄大年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項国内技术空白,今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
归国7年多来,黄大年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持续到生命最后一刻。
颁奖词: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作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们的薪传,永不熄灭。
解读:黄大年从康河之畔回到北国春城,只为赴一个与祖国的约定。他的回国,能让某国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一百海里;他的回国,加速推动中国深探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无问西东,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黄大年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他让我们明白,信仰的荒漠立不起伟大的民族,而一个民族的复兴,常常以人民的爱国、奋起和奉献为先导。当一个人的目标与社会前进的目标吻合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执着信仰的过程才会爆发无限的力量。
适用话题:家国天下、爱国报国、人生价值、敢为人先、奉献等。
九 卢丽安
卢丽安1968年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1997年,卢丽安夫妇到上海复旦大学任教。2015年,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年,被选举为十九大党代表。
“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卢丽安在十九大“党代表”通道上如是说。“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她认为,只有寻找两岸的最大公约数,寻找两岸共有的历史记忆,才能重构两岸一直以来丝缕相缠的血脉联系。十九大会议结束后,“卢丽安效应”在慢慢蔓延。很多台胞朋友为她点赞,因为她说出了广大台胞们的心声。还有她的学生,默默地留言支持老师,向老师学习回报社会。卢丽安的父母表示,只要女儿做的是对社会、民族、国家有益的,能够促进我们两岸的和平发展、促进岛内同胞在大陆的发展,都会支持。
颁奖词:台湾的女儿,有大气概。祖国为大,乡愁不改;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分离再久,改不了我们的血脉,海峡再深,挡不住人民追求福祉的路。
解读:“我就是一名来自台湾的中国人!”卢丽安的话让我们明白了每一个人并非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时代烙印、家国大义、热血情怀等都深深流淌在血脉中。五千年的中华血脉里,家与国从来都同源同根。江流宛转,终究不离其源。青山遮不住的,正是两岸共同的根。十九大期间,卢丽安所表达的“历史无法选择,但是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的理念,不仅有历史的两岸,更有两岸的未来。卢丽安的梦想,承载了父辈们的家风传统、亲情牵挂、故土情结、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追求和平、追求幸福、奉献世界的梦想。
适用话题:和平与发展、民族复兴、中国梦、家风传承等。
十 谢海华
29年前,湖南农民谢芳在见义勇为时受重伤,落下残疾。同年,谢海华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面对谢芳伤残的身体,面对家人的担心和他人的议论,谢海华坚持自己的爱情,娶谢芳为妻。
谢芳的身体因曾经的伤残导致重度贫血不断诱发疾病,身体肌肉和韧带萎缩。身高体重渐渐缩小,手脚严重变形,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谢海华一个人撑起了挣钱养家、照顾妻儿的所有担子。他坚持每天为妻子擦洗身子,妻子从没有生过褥疮。为了给妻子治病,谢海华带着谢芳四处求医,
三十年沧海桑田,不变的是这个永远爱意满满的小家,是他们不离不弃的坚守。“我只勇敢了一次,他却勇敢了一辈子。”对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人生若只如初见,芳华之恋,不负芳华。
颁奖词:相信,是那一刻的决定。相濡以沫是半生的深情。平凡的两个人,在命运面前,却非凡地勇猛。最长情的告白,已胜却人间无数。心里甜,命就不苦。爱若在,厮守就是幸福。
解读:“我只勇敢了一次,他却勇敢了一辈子。”谢芳这句话让无数人动容。在一个易碎易耗易迭代的时代,守护生命、守护爱情是一条高尚、令人敬佩的路,也是一条艰辛而难有同行的路。三十年不离不弃,是信念的力量,既关乎生命至上,又关乎道德向善。《寻梦环游记》里有句歌词:“请记住我,我即将会消失,请记住我,我们的爱不会消失,我用我的办法,跟你一起不离不弃”。有爱,有信念,就有了对价值的坚定,对事业的坚守,对磨难的坚忍。哲人说,倘若把砥砺奋进的人生比作一把刀,那么信念就是一块磨刀石。用好这块磨刀石,能让人的思想刀锋遇风雨而不锈蚀,于困境中逆势而上。一个坚守信念的人,总能温暖自己,感动他人。一群坚守信念的人,聚合的光芒足以驱散无边的暗夜,成就长青的基业。
适用话题:坚守、责任、担当、立德树人、孝老爱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