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奖颁奖词看辛克莱·刘易斯小说中的理想主义精神
2018-02-03赵亚珉张天良
赵亚珉 张天良
摘要:美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以社会观察家的观察力,通过其代表性作品《大街》《阿罗史密斯》等小说,塑造了不同阶层、不同性别却具有共同的理想主义追求的主人公形象,在颁奖词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契合了以文学改造社会的创作宗旨,对现代中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辛克莱·刘易斯 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词 理想主义
自从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以来,美国作家以独特的精神气质,勤奋耕耘,后起而秀,先后有12位作家榜上有名,获奖人数仅次于历史悠久的法国和英国,从而奠定了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美国作家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传统,不仅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而且与时俱进,体现出人类文化的忧患意识,表现出共同的理想主义倾向,恰好契合了诺贝尔文学奖创立之初的宗旨。本文选取美国文学史上首位诺奖得主辛克莱·刘易斯的两部小说,结合其诺奖颁奖词,分析小说主人公的理想主义追求,探析作家批判社会改造社会的责任意识,以期对现实中国有着一定的启示。
一、刘易斯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诺贝尔文学奖颁发30年之后的1930年,20世纪20年代广受美国读者欢迎的辛克莱·刘易斯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作家。其获奖理由是“表彰他刚健有力、栩栩如生的描述艺术和以机智幽默创造新型人物的能力”。刘易斯不仅是小说家,更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家和批评家。早在1906年作为《耶鲁文学杂志》的编辑时,他就发表了一篇题为“编辑的工作桌”的文章。文中写道:“学习美国社会状况这门课程的学生中有多少人认为只有纽约才有贫民窟?他们知道本市奥克街上警察被暗杀的故事吗?他们知道耶鲁大学的校长曾经走在学生游行队伍的前面,一手拿着祈祷书,一手拿着步枪,去抵抗英国兵吗?”刘易斯通过《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一系列小说的问世,几乎“成为进步时代揭发黑幕的小说家和新政时期社会小说家之间唯一承上启下的人物”,书写着时代,反映着特殊的时代精神下广大民众的共同诉求。
二、《大街》中的主人公及其理想主义
对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上的普遍性庸俗,尤其是乡村的衰败,环境的肮脏、龌龊,刘易斯本能地选择逃避,但他最后不得不承认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1920年他针对一些怀旧作家对美国乡村“人间天堂”似的描绘,用小说《大街》给予充分的反驳,以新闻报道式的、摄影式的现实主义手法形象生动地勾画了美国乡村外貌的全景,并以朴实的方式叙述了当时美国乡村小镇人的生活。
小说的女主人公卡罗尔是位城市图书管理员。美丽活泼,充满浪漫主义理想。象征着美国的戈弗草原,在一心幻想走进理想王国、友谊之村的卡罗尔眼里,只有一个个小镇像堆在地板上杂乱无章的纸盒,到处是肌肉僵死的农夫及其疲惫不堪的妻子,还有他们双手积满了污垢的孩子。经过一番接触,她更进一步发现那里的人们庸俗、虚伪,心胸狭窄、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对新事物不感兴趣。卡罗尔心中的幻想一点点退去,这一切被作家称为“乡村病毒”的可怕势力最终扼杀了卡罗尔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她出于一片天真才嫁给了务实保守的乡村医生威尔,信心满满,立志改造乡镇,却遭到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抵制。保守势力用暗中监视、造谣中伤等手段威胁她。失望之中她选择只身离开了这片大草原,来到代表着文明都市世界的华盛顿寻找出路,也找到了使其迷惘苦闷绝望的症结所在: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个别的几个人,而是那些陈规旧俗。但是小说最后以卡罗尔的妥协,重新回到戈弗草原,试图理解这里,适应这里,把希望寄托于伟大的未来来结尾。通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她渐渐明白:追求物质享受、文化平庸的戈弗草原小镇,美国到处都有。这就是现实,谁也逃避不了。她改造乡镇的宏大计划失败了,但她信誓旦旦:“虽然我一生中屡遭失败,但我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理想嘲笑过,也没有回头为我的路后悔。……就算我失败了,我也永远相信——还有后来人!我至今仍然忠于自己的信仰。”
卡罗尔的改造没有成功,然而小说《大街》却风靡欧美,连续出版达28次之多,成为20世纪美国出版史上最轰动的事件,“大街”一词也很快成了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流行语,同时进入《英汉大词典》,泛指一种保守、狭隘、实利主义、自我陶醉的观念和行为。这部小说以辛辣的笔触对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嘲笑和讽刺,因而受到保守人士的指责和攻击,并在美国引起巨大争议。《大街》唤起了人们深化改革、战胜愚昧落后的热情,促进了美国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三、《阿罗史密斯》中的主人公及其理想主义
如果说《大街》描写了卡罗尔这位反抗传统保守势力的城市女知识分子形象的话,那么1925年问世的小说《阿罗史密斯》则是现代美国文学中第一部以医生职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揭露了二十年代美国医学界的腐败现象。与早几年出版的《大街》相比,该小说也是塑造了一位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真理追求者马丁·阿罗史密斯的形象。马丁坚持不懈地与疾病和商品化现象作斗争,人物刻画更为成熟,情节更为有趣,人物挖掘更有深度,也更富有理想主义色彩,使得该小说获得1926年度的普利策奖。
与《大街》不同的是,《阿罗史密斯》并非局限于主人公与环境的冲突,而是聚焦于对理想的追求,聚焦于人类战胜疾病的神圣使命上,描写了这位青年科学家追求事业成功,但又不愿牺牲道德原则的的故事。小说从描写马丁的童年开始,一直到他读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乡村医生,后来晋升为一所大城市公共卫生机构的负责人,又从芝加哥一家私立医院再到纽约的医学研究所工作,最后到西印度群岛调查瘟疫的曲折经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马丁最终醒悟,抛弃优越舒适的生活和名利双收的灿烂前途,来到偏僻的法门托农场制造血清为病人造福并继续其医学研究之前,“他遭遇了美国社会给予有志于成为一个诚实医生和科学研究者的所有困境。”不过,与《大街》中的卡罗尔相比,马丁更加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在困境中选择了坚持,而且绝不妥协。也许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一路走来,马丁与他的环境即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着不屈的抗争:与医学院的商业化抗争;与弥漫于乡村的江湖骗子抗争;与小城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腐败和伪善抗争;与大都市诊所的更为精致的商业主义抗争;与医学研究所的社交与金钱诱惑抗争,……刘易斯不愧是美国社会的解剖家,他通过马丁这位热爱科学、献身医学事业的科学家视角,折射出商业化和物质化已经渗透到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同学们不求甚解机械地背诵药方时,马丁关心的是开此药方的原因。在别人紧张备考的时候,马丁考虑的是这种为了撑门面而背诵知识的做法是错误的。在其他人得过且过地应付各种实验时,马丁对此却热忱满满,常常通宵达旦。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的是,马丁始终致力于医学学习与研究。在几乎所有人学医只是为了追求高额收入与社会地位,而不像马丁一样为了治病救人的崇高追求时,马丁的身影显得越发的孤独和凄凉,作家对功利社会的批判也就越发深刻。
在该小说中,作家巧妙地把歌颂与赞美美国人的开拓精神和献身科学的主题融在一起。刘易斯认为,美国拓荒时期的精神是美国文化的精髓,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小说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还曾是小姑娘时期的马丁的曾祖母及其家人的画面。稚嫩的小姑娘强忍丧母的悲痛,驾着马车一路向西进发,车里躺着发烧的父亲和衣衫褴褛的弟妹们,前面是一片荒芜前途未卜的崎岖之路。面对父亲的劝阻,她始终给予坚定的回答:“不,我们要继续向前”。很显然,马丁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也继承了祖先的这种不屈不挠、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精神,只是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他拒绝那种急功近利、把进行科学研究作为谋求个人利益的实用主义做法,为了挚爱的科学事业,他可以放弃名利乃至婚姻。事实上,作家的确是把马丁作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进行书写的。在小说《巴比特》尚未完成时,刘易斯就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表达了下一步准备写一位依然叛逆但却有英雄气概的主人公形象。在一次祈祷中,马丁发自肺腑地抒發了一个科学家立志献身医学事业的强烈愿望,“上帝,请赋予我一切的慧眼和从容不迫的作风;请让我内心深处深恶痛绝一切装腔作势、自吹自擂的行为,……”在这里,矗立在读者眼前的不啻为一个为了神圣的医学事业而勇于献身的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
四、结语
回顾刘易斯的创作历程,尽管他以尽情嘲笑美国制度而受到批评,又因文体拖沓、乏味冗长受到指责,更是因为卡罗尔改造社会的努力不彻底,最后向现实妥协而遭到贬斥,他却将作家“个人的情绪与相当大的一部分美国人民的情绪相吻合”,在其最成功的作品中显示讽刺诙谐的力量,在含蓄的叙述中表现鄙夷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平常人物来表现时代精神的创作方向,用文学的批判功能表现作家理想主义精神的不懈努力,奠定了刘易斯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中的应有地位和作为首位为美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作家的影响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