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转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的案例研究

2018-05-23陆晓

关键词:班集体

陆晓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人们的工作流动性日渐频繁,随之带来的小学转学生的环境适应问题日渐突出。以个案为载体,分析转学生在新环境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研究改变现状的措施,从而让转学生能适应新环境,主动学习、乐于交往、参加活动、人际和谐。

关键词:小学转学生;环境适应;班集体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78-1

转学生是指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就读,其学籍关系由原学校转入新学校的学生。转学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有的家庭出于寻求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主动地把孩子转入新的学校;二是有的家庭因为工作调动、家庭变迁等原因而迫不得已被动地将孩子转学。各地区各学校转学生人数多了,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已不容忽视:如学生转学后会遇到学校环境、人际关系、学习、心理等各种问题和烦恼。

一、案例呈现

小崔(化名)是我们班新转来的学生,他阳光、自立,各方面表现很积极:参加班会、竞争班干,不懂就问,成绩也不错……但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他开始“沉寂”下来了。课间看不到他和同学玩耍的身影,平时的话也少了,课上更听不到他响亮的回答声,还时不时地走神,注意力分散,看同学、老师的眼神变得飘忽不定……小崔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阳光了。经过了解,还是小崔的方言惹的祸。如何让小崔真正融入班集体,成为“家庭”中的一员,提高转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呢?

二、问题分析

一个班集体,就相当于一个团体,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班级规范,学生在这些目标和规范的指引下,共同学习和活动,从而使班级的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内心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伙伴的支持力量,这些力量促使着学生在班集体中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小崔出现的这些问题正和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论》中的需要层次理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从小崔的变化来看,新的城市,新的班级,新的环境给他造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缺失安全感。

马斯洛认为:安全的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再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很难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很明显,班里一些同学的表现,让小崔在这个新的班集体中得不到应有的安全感,同学们的议论,让小崔觉得自己在班中“不和谐”,他的学习生活得不到稳定、安全的保障。

2.急需归属和爱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对友情、家庭的需要,是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小崔虽然跟爸爸妈妈同住在苏州,像近在咫尺,心灵距离却仍很遥远。他们平时忙于工作而无暇关心;在新集体中与同学的交往又出现了问题,他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

三、解决策略

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采用了下面的一些方法:

1.利用学科教学,润物细无声。

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小崔的点滴变化,逐渐让他进入“自我实现”的学习,注意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提倡和支持正确的言行,使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以语文课堂为例,在执教《掌声》一课时,我抓住这个契机,开始了对班级班风的再建设,希望在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节课后,我召开了班委会,先让班委谈谈上完课后的感想,再引导他们说说身边的事例谈感受,说现象,找原因,明道理。随后的日子中,关心小崔的学习和生活变成了全班同学的日常工作。

2.同伴支持,优化心理场。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任何一种行为,都产生于各种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这些相互依存的事实具有一种动力场的特征。”跟小崔变得沉默这一事件相关的同学构成了一个心理场。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事实里,有同学在课上课间有意无意的谈论小崔的不标准的方言的举动;有老师时不时的“无力”劝阻;有小崔逐渐脆弱的心和渐渐失去热情的学习。这些,都合力导致了小崔在这个集体中失去了安全感,找不到归属和爱,见不到尊重。

一篇课文的学习,让绝大多数同学回忆起了当初自己来到新集体中的情景,如出一辙的学习、生活的经验,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做法对小崔带来的巨大影响。学生对小崔认知上有了变化,接着就是改变行为。在和其他老师交流后,我在班中开展了“说说我的故事”、“谈谈我的班集体”、“为你喝彩”等主题班会和征文活动,在集体中创建一个“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好朋友”的健康心理场。我还给给小崔找一个教普通话的“小老师”,经常带着他学一学、练一练。在这样的环境中,全班给小崔提供了一份强而有力的心理力量,让他逐渐体会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逐渐感受到大家对“我”的关心。帮助他找到这份安全、归属和尊重,找回了他以前的自信、阳光和积极向上。

3.家校關爱,强化自我效能感。

除此之外,我还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我要求家长经常给孩子打打电话,了解他的生活、学习情况。尤其是对小崔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丁点小“涟漪”,都要在言语中加入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小崔记住:“我能行”、“大家对我充满信心”“我是班级的小主人”等,从而帮助他增强信心、减轻消极的情绪。

4.自我实现,绽放你的笑容。

在与小崔的相处中我们发现,小崔喜欢唱歌,音域很宽,音色也很美,为了让他在新环境中巩固自我归属感,我向学校负责合唱团的老师联系,没想到很顺利地就入选了。小崔进入合唱队后,他找到了快乐,寻回了自信,整天乐呵呵的。

随后,我和几位老师深入分析了学校的生源和区域特点,编排了校园心理情景剧——《成长之歌》。在演员报名时,小崔主动表示愿意参演,这说明在家长、同伴、老师以及自身的努力下,小崔的适应不良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他在新集体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罗晓路.马斯洛:人的心理健康即自我实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02).

猜你喜欢

班集体
大班集体建构活动中支持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几点建议
构建班集体生命共同体,拓展立德树人新路径
“想得美”课程表
重审优秀班集体建设的教育意义
王平:情感性班集体的建设路径
糟糕的郊郊游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
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