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研讨“十九大”后中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2018-05-23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体制华东师范大学十九大

2017年10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承办,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协办的“‘十九大后中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专题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邀请二十多位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管理者,与众多教育研究者、高校师生齐聚丽娃河畔,就十九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围绕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征和新趋势,特别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进行讨论,为教育深化改革贡献智慧,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院长童世骏说,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破解教育体制机制难题,助力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探讨和回应十九大报告对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季介绍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起草的过程、文件的定位、文件的重点,特别是“意见”对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的回应。他指出“意见”完全符合十九大精神,接下来要对如何组织实施意见内容进行全面规划,“意见”的落地生根还需要教育研究专家积极贡献力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丁晓东发表“新时代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考”主题演讲。他分析了十九大报告对教育的战略定位,服务对象、根本任务、关键内容、发展道路、发展动力、改革目标、发展方式、依靠力量、领导力量。他认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不仅仅是强调思想政治,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心怀国家。他指出目前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即顶层设计立意高远,但学校层面和个体层面的改革动力不足,下一步需激发学校的积极性和师生的活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

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陈玉琨发表“教育诊断助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主题演讲,他提出教育诊断的概念,教育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教育诊断,每个阶段的教育诊断内容和重点各不相同。介绍了关于教育需求的调查,指出每个群体都有自身发展和生存的需求,只有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才能提供人民满意的教育。

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沈健发表“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主题演讲,他介绍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形式、他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均衡追求的不仅只是基本均衡而是优质均衡,例如全面二孩政策和外来务工子女随迁政策实施以来,对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他认为地方教育的特殊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来解决,不能用普遍的平均思路来应对地方的特殊问题。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党政工作部主任汪明围绕“健全基础教育的体制机制”,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重点关注游戏在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仍然需要强调“控辍保学”,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高中阶段教育进入普及攻坚阶段要注重多样化特色发展。

沈阳師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孙绵涛分析了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的概念内涵、逻辑框架、生成方式、体制与机制的内在差异和相互联系,强调“意见”是对我国教育体制机制的详细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殷德生认为,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优先发展教育,这为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政策基础。他对教育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进行了总体评估,指出教育支撑创新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教育政策难以满足地区发展的差异化需求。他分析了不同类型创新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的教育政策调整情况,提出要依据城市的不同转型任务实施差别化的教育政策,教育政策要促使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主任王烽发表“应对我国教育的社会化趋势”主题演讲。分析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必须整合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激发全社会的教育活力参与教育改革。“十九大”报告中在非教育领域提出的战略规划对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灵感和资源。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打破体制内外的财政的壁垒,开放配置教师资源打通体制内外人事制度的壁垒,培育和规范教育市场以激励教育服务产业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石中英认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党的教育方针的性质和地位,了解党的教育方针的阶段性和统一性。他分析了教育方针和教育法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详细回顾了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对不同阶段教育改革发展发挥的作用。并指出当前需要加强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宣传解读,特别要针对关键内容和关键人群进行解读,要建立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长效机制。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提出,新时代的教育要有新的质量观,教育质量不能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提升,在深刻分析新时代教育现实和教育特征后可以发现,教育作用于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强,因此,新时代的教育要着力于促进人的内心成长。应立足于人的发展,分析现有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教育质量的路径和方法。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奚洁人分析了大学使命的历史演变和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内涵,明确了大学领导力培养对人才成长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目的、内涵和实现路径,分享了上海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实施经验。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珏发表“创新教育服务体制,加快提升人力资源能级”主题演讲。他分析了“十九大”报告对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和多个领域的战略安排,通过国际比较、区域比较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面向2030年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未来提升人力资源能级的新路径、新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涛从为什么要系统育人、系统育人带来了什么、什么样的教育体制机制有助于系统育人、系统育人的中国方案如何可能四个方面梳理了系统育人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和实现路径。提出社会需要为教育变革承担责任,未来的教育将从学校教育走向社会教育,要发挥体制机制的育人作用,融通教育的不同层次、领域、机构,实现全体制育人和全机制育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当机器人都可以参加考试,而我们还在培养考试机器,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需要反思教育的現实,建立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丰富性,其中的关键在于办学体制改革。他通过国际比较和台湾基础教育的案例分析,提出教育改革应从微观课堂走向体制机制层面,应开放民间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为教育创新寻找新的可能。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任友群在“以改革增强教育自信,实现后发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书面演讲中,针对促进后发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关于主管领导角色、专业机构设置和教育经费投入三个方面的建议。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发表“新质量时代的教育财政策略”主题演讲。她提出了教育财政研究的问题体系,梳理了2005年至今教育财政制度建设高峰期的发展历程。她认为教育财政制度建设高峰期已基本结束,并指出财政集权的后果是复杂的,需要对教育财政业态进行重新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立足于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教育改革新需求,指出教育改革的新目标和新价值。他指出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每一个阶段的教育改革中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他认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室主任高书国分析了新时代中国教育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教育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是主要矛盾,更是阶段性特征,当前教育现代化还没有充分发展,其中改革的关键是改变教育财政的投入方式和方向。他认为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教育“四个自信”的必经途径,教育制度建设、教育文化建设面临艰巨任务和巨大空间,改革既要解决过程性的矛盾,更要解决结构性的矛盾。

在自由研讨环节,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研究部主任王建分享了对美国公共教育服务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经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党政工作部主任汪明对如何推进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进行了补充;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指出,每一位研究者实际上都在为自己所属的利益群体争取利益,所以要时刻关注到研究者本身的研究立场。

童世骏从十九大报告的相关论述出发,讨论了“美好生活”与“人民满意的教育”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为了使人民群众有美好的生活,我们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目前中国教育最不让人满意的那些现象,如升学压力过重、择校压力过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家长陪读负担过重等等,很大程度上既是由客观上的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造成的,也是由主观上的“单一人生观”和“零和人际观”所造成的。童世骏认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需要在主客观两方面同时用力;对教育部门来说,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及其家长,对未来的社会成员和各级官员,做好价值观的教育,避免对生活如何才算“美好”、教育如何才能“满意”,产生太大、太广的误解。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新特点、新矛盾、新措施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未来,教育国际化的竞争会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助推教育快速发展,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必须认识到体制背后是不同层级的权利义务关系,机制是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制度化办法,在此基础上寻找改革的举措。

猜你喜欢

教育体制华东师范大学十九大
“绿色碳科学”专辑编委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 年总目次(总第221—226 期)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立足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研究
教育体制改革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朝鲜族教师教育体制发展问题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总目次(总第173-1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