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18-05-23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带教心内科考核成绩

任 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广州 510120)

临床实习是护生成为护理人员的必经阶段。心内科的护理工作具有工作量大、风险高、对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高等特点。如何使心内科的护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为规范、系统的临床实践经验是心内科护理管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1]。传统的护理带教方法多采用“传帮带”的形式向护生讲授与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已无法满足护生的需求[2-3]。在本次研究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以近年来在该医院进行实习的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探讨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心内科护生进行护理带教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10日至2017年5月10日期间在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名护生分为传统组和路径组。在传统组的40名护生中,有2名男护生、38名女护生;其年龄为17~22岁,平均年龄为(19.85±0.73)岁。在路径组的40名护生中,有1名男护生、39名女护生;其年龄为18~23岁,平均年龄为(19.90±0.69)岁。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护生入科后,用传统带教法对传统组的护生进行护理带教,即由护理科安排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向护生讲授与心内科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在实习结束后对其进行考核。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对路径组的护生进行护理带教。具体的方法为:1)在护生入科的第1周,由带教老师带领护生熟悉科室的环境,向其讲解心内科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并向其介绍心内科疾病的特点等。向护生示范为患者吸氧及对其进行心电监护等心内科常见的护理操作,并指导其进行临床实践。向护生讲解如何处理医嘱、如何对患者进行出院及入院护理、饮食护理及分级护理,并对其进行沟通技巧及法律知识的培训。2)在护生入科的第2周,由带教老师安排护生对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跟踪护理,引导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会其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如何对处于不同病程的患者进行宣教,然后进行交接班等。向护生讲解如何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告知其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及抗凝药等心内科常用药的药理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告知护生预防患者发生跌倒和压疮的方法。3)在护生入科的第3周,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独立进行护理操作,独立完成入院接待、健康教育及简单的护理文书书写,并纠正其存在的问题。向护生讲解对心内科的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监护的方法,告知其为接受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的方法。告知护生除颤仪等室内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检查护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程跟踪护理的情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帮助其完善护理流程,提高其实际的护理能力。带领护生对前2周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并组织其开展专科病例讨论会,鼓励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对其进行点评。4)在护生入科的第4周,由带教老师督促护生做好出科考核的准备,评估其对心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帮助其进行查漏补缺。与护生进行交流,和护生一起总结本次实习的情况,并听取护生对实习效果的反馈。

1.3 观察指标

实习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和对实习的满意度。1)考核成绩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和护理技能的考核成绩两部分,每部分的分值均为100分。护生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对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的程度越好。2)采用由该医院心内科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量表评定两组护生对实习效果的满意度。该量表的分值为100分。根据评定的结果将护生对实习效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得分>80分)、较满意(得分为60~80分)和不满意(得分<6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对实习效果满意度的对比

与传统组护生相比,路径组护生对实习效果的满意度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对实习效果满意度的对比

2.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对比

与传统组护生相比,路径组护生理论知识的平均考核成绩和护理技能的平均考核成绩均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对比 ( 分,±s)

表2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对比 ( 分,±s)

注:*与传统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平均考核成绩 护理技能平均考核成绩路径组 40 91.35±5.23* 87.36±4.26*传统组 40 84.24±4.61 80.24±3.45

3 讨论

接受护理带教是护生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4]。科学的护理带教方法不仅能增加护生对学习的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可促使其尽快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有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护理带教法相比,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的优点:1)可充分调动护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开展。2)可使带教老师更加明确每个带教阶段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工作更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3)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带教老师对带教工作的积极性,避免其盲目进行护理带教,从而保证带教的质量[5]。

综上所述,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对心内科的护生进行护理带教可显著提高其对实习效果的满意度,提升其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继红,白凤羽.阶段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1360-1363.

[2]徐红霞,郭永才,郭炳蔚,等.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1):99-100.

[3]张阿新,单洁,陈冰洁,等.护理路径式教学法在糖尿病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5):3208-3209.

[4]郭忠蓉.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9(4):469-470.

[5]张慧.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法在中医院儿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天津护理,2016,24(3):267-268.

猜你喜欢

带教心内科考核成绩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