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效果探讨

2018-05-23曾胜澜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曾胜澜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重庆 400052)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慢性的鼻部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迁延难愈的特点。此病患者若合并有鼻息肉,其临床症状可明显加重。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常规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可使其受到较大的创伤[1],并可对其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较难被患者接受。近年来,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在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仍不理想。近年来我院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相关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主要症状为鼻塞、流黏脓性鼻涕,其次要症状为嗅觉减退、头面部有闷胀感。2)其症状持续的时间>12 w。3)合并有鼻息肉。4)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均排除了有精神疾病史、存在意识障碍或不愿配合治疗的可能。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其年龄为26~38.6岁,平均年龄为(33.5±4.2)岁。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23例,男性17例;其年龄为25~38.7岁,平均年龄为(33.6±4.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研究组患者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案是:从术前1 w开始为患者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和克拉霉素胶囊进行治疗。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用法是:喷鼻,每次在患侧鼻腔喷1下,2次/日,持续用药6个月。克拉霉素胶囊的用法是:口服,0.25 g/次,1次/日,持续用药5个月。对患者进行经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方案是:对患者进行全麻或局部麻醉,采用鼻内窥镜和美敦力动力系统,应用Messerklinger术式切除患者的鼻息肉,开放其鼻窦,清除其鼻窦腔内的病变组织。在术中尽可能保留患者鼻腔内可复原的病变黏膜和正常黏膜,并尽可能彻底切除不可复原的病变黏膜。在术后5 h对患者进行鼻腔盥洗治疗,以恢复其鼻腔黏膜纤毛系统的功能。在术后的15 天内,每天为患者清理一次术侧鼻腔。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手术方案与研究组患者相同),不对其进行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若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可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记录其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术侧鼻腔恢复通气的时间、术侧鼻黏膜恢复正常的时间,并评估其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2-3]

1)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术侧鼻腔黏膜完全上皮化、窦口开放良好且分泌物无异常。2)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其术侧鼻腔黏膜部分上皮化、有肉芽组织过度增长及黏膜水肿的情况,其术侧鼻腔中有少量的脓性分泌物。3)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其术侧鼻腔的窦口闭锁或狭窄,其术侧鼻腔有肉芽组织过度增长、囊泡较多或存在大量脓性分泌物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0%。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n(%)]

2.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治疗后其术侧鼻腔恢复通气的时间、术侧鼻黏膜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术侧鼻腔恢复通气的时间(d)术侧鼻黏膜恢复正常(d)术中的出血量(ml)研究组 40 3.5±1.2 4.7±0.6 6.2±1.3 17.9±5.3对照组 40 4.4±1.3 5.4±0.6 7.9±1.3 23.6±5.2 t值 3.2173 5.2175 5.8482 4.8552 P值 0.0019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4]。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嗅觉功能障碍、流脓涕、头痛及鼻塞等,在病程较长时较易合并鼻息肉。临床实践证实,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效果较好。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其正常的鼻黏膜(特别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鼻甲黏膜),并可避免使其鼻腔的传输功能和纤毛运动功能受到损伤。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是一种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各种炎性细胞的合成及炎性因子的生成、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的增殖等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与药物疗法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并能促使其在术后更快地康复。

参考文献

[1]魏燕高.药物联合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7):59-60.

[2]王怀体.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55.

[3]陈巍,游新利.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40例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5,5(36):52-53.

[4]谭建成.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181-182.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