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溴索联合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探析

2018-05-23高景琨高莉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肝素儿科重症

高景琨,高莉菲

(1.河北省定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河北 定州 073000;2.山东平度中医院儿科,山东 平度 266700)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在冬春两季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嗜睡及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可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临床研究表明,该病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中毒性肠麻痹等疾病,从而可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儿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氨溴索联合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河北省定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这些患儿均存在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嗜睡及食欲减退等症状,且其病历资料均十分完整。其中,排除对氨溴索、肝素等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儿,排除中途转院的患儿。将这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有36例和24例;其月龄为2~19个月,平均月龄为(8.37±1.56)个月;其住院的时间为6~23 d,平均时间为(14.36±3.41)d;其中,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中毒性肠麻痹的患儿分别有4例、8例和5例。在观察组患儿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有37例和23例;其月龄为2~20个月,平均月龄为(8.84±1.73)个月;其住院的时间为5~24 d,平均时间为(14.73±3.56)d;其中,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中毒性肠麻痹的患儿分别有5例、7例和4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对患儿进行面罩吸氧,将氧流量设为1~2 L/min,同时用阿奇霉素(用法是:口服,剂量为10 mg·kg-1·d-1,连续用药7 d)、地塞米松(用法是:用剂量为0.1~0.3 mg·kg-1·d-1的此药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 d)和利巴韦林(用法是:用剂量为10~15 mg·kg-1·d-1的此药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 d)对其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氨溴索联合肝素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氨溴索和肝素的用法是:将15 mg的氨溴索与1 mg/kg的肝素溶于20 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d,连续用药7 d。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显效:经治疗,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嗜睡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基本消失,对其进行胸片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肺部阴影的面积明显减小。有效:经治疗,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嗜睡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明显减轻,对其进行胸片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肺部阴影的面积有所减小。无效:经治疗,患儿的治疗效果未达到有效和显效的标准[2]。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其发热、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缓解的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如皮疹、头晕、腹泻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2.2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发热、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63±0.37)d、(2.55±0.86)d及(4.31±1.04)d;对照组患儿发热、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41±0.58)d、(3.76±1.05)d及(5.78±1.30)d。观察组患儿发热、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

2.3 对比两组患儿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在用药期间,观察组患儿中有4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出现皮疹、头晕及腹泻症状的患儿分别有1例、2例和1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67%(4/60);对照组患儿中有4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出现皮疹、头晕及腹泻症状的患儿各有1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60)。在用药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该病在3岁以内的小儿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研究表明,若小儿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且其每分钟的呼吸频率达到60次以上,或每分钟的心率达到180次以上,就表示其极可能罹患重症肺炎[3]。目前,临床上对该病患儿主要是进行吸氧、抗感染、解痉止咳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氨溴索是一种祛痰药。用氨溴索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能祛除其肺内的淤痰,抑制其呼吸道分泌浆液和黏液,从而可保持其呼吸顺畅。肝素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消炎及调节免疫力的作用。在本研究中,笔者在对6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用氨溴索联合肝素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3.33%。

综上所述,在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用氨溴索联合肝素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缩短其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田少云.80例儿科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1(3):2-3.

[2]李新静,郭相君,张爱丽,等.儿科重症肺炎临床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2):779.

[3]林贞,邱彬玮.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6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5):46-47.

猜你喜欢

肝素儿科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圆梦儿科大联合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