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中隔缝合术在对患者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探析

2018-05-23孟环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矫正术偏曲鼻部

孟环新

(睢宁县中医院耳鼻喉科,江苏 睢宁 221200)

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常见的鼻内畸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临床上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主要手段。在对此病患者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常需对其进行鼻腔填塞处理,以稳定其鼻腔结构,预防术后鼻腔出血的发生。但是,在术后对其进行鼻腔填塞处理可导致其鼻腔的张力上升,并可引发鼻部疼痛、头痛、鼻部闷胀不适、鼻粘膜损伤、鼻中隔血肿、局部感染等不适的症状[1]。临床实践证实,在对患者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对其施行鼻中隔缝合术可显著缓解其术后局部疼痛等不适的症状。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鼻中隔缝合术在对患者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睢宁县中医院耳鼻喉科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3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2]:1)在术前经鼻窦冠状位CT检查及鼻内镜检查被确诊患有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或伴有慢性肥厚性鼻炎)。2)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1)有相关的手术禁忌证。2)合并有鼻息肉、鼻窦炎。3)有鼻部手术史。4)合并有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5)患有血液疾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7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7例;其年龄为18~68岁,平均年龄为(38.2±3.1)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1例,女性6例;其年龄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38.7±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术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鼻腔填塞,操作方法是:用膨胀海绵(规格为8.0 cm×1.5 cm×2.0 cm)填塞其双侧鼻腔,在术后3 d将填塞物取出。在术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鼻中隔缝合术,操作方法是:在0°鼻内窥镜下对术区进行充分的止血,用4-0号可吸收蛋白缝合线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将缝合线远端的一头预先打结。在患者左侧鼻中隔的后上方进行穿刺,贯穿鼻中隔至右侧鼻腔进行缝合,再从右侧鼻中隔的后上方进行穿刺,贯穿鼻中隔至左侧鼻腔进行缝合,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数次缝合。然后,在鼻腔的前端进行“Z”字形缝合。在接近鼻中隔前端的切口时,从右侧鼻腔至鼻中隔左侧鼻腔切口的后上方进行贯穿缝合,在鼻前庭缝合小部分皮肤来固定缝线,并将缝线打结。关闭手术切口,对双侧鼻腔不进行填塞处理。在术后2 d内每天对患者的鼻腔进行一次清理,在术后无需拆线。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3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发生鼻塞、耳闷、鼻部疼痛、睡眠困难等不适症状的程度进行评定。VAS评分为0~10分,患者的评分越低表示其相关的症状越轻。在术后3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鼻中隔血肿的情况。在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鼻出血、鼻中隔穿孔、鼻腔局部组织粘连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耳闷、鼻部疼痛、睡眠困难方面的VAS评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塞的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鼻塞 耳闷 鼻部疼痛 睡眠困难对照组 17 3.87±0.67 2.17±0.46 4.76±0.74 2.85±0.53观察组 17 3.72±0.61 0.82±0.18 3.05±0.42 0.85±0.21 t值 0.965 15.936 11.718 20.456 P值 0.337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分析

在术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鼻中隔血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8%;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鼻中隔血肿,有2例患者发生鼻腔局部组织粘连,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53%。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415,P =0.000)。

3 讨论

鼻腔填塞是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后经常采用的止血措施。进行鼻腔填塞所用的材料包括膨胀海绵、凡士林纱条、带硅胶管的高膨胀止血棉等。无论使用何种材料对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患者进行鼻腔填塞,均可使其发生耳闷、鼻塞、鼻痛、呼吸困难、睡眠障碍等不适的症状。有研究结果表明[3],与接受手术造成的痛苦相比,对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患者进行鼻腔填塞处理使其承受的痛苦明显更大。大多数接受鼻腔填塞处理的患者可因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而在手术当天即自行抽出填塞物,进而可导致鼻腔出血。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鼻中隔缝合术已逐步代替鼻腔填塞术,成为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重要方法。采用该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患者疼痛的症状较轻、术后其鼻中隔血肿、鼻腔局部组织粘连、鼻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研究发现,在对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对其进行鼻中隔缝合可封闭其整个术腔,显著减少其出血量,并可降低其鼻中隔血肿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耳闷、鼻部疼痛、睡眠困难方面的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P=0.000)。这一结果与王旻[4]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对其进行鼻中隔缝合可显著改善其术后的不适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素萍,杨仕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10):534-536.

[2]张国华,邓明朝,容庆丰,等.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16(3):46-47,50.

[3]谢希翔,温太佩,贺春燕,等.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黏膜瓣缝合和鼻腔填塞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5):327-328.

[4]王旻,邢志敏,袁晓培,等.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效果比较[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3):1068-1070.

猜你喜欢

矫正术偏曲鼻部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