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2018-05-23进,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肝胃主症三联

余 进,卢 桢

(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20010)

消化性溃疡(PU)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此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口干、口苦、胃部有灼热感、烦躁易怒及大便干燥等[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为治则的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2]。为了探究用舒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笔者对仁寿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9例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从仁寿县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男性13例、女性12例;其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43.55±7.26)岁;其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4.58±1.22)年。对照组24例患者中有男性14例、女性10例;其年龄为21~64岁,平均年龄(42.58±7.26)岁;其病程为2~9年,平均病程(5.53±1.29)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3]

1)其病情符合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2)其病情符合肝胃郁热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3)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性疾病。2)其溃疡的直径>3 cm。3)患有十二指肠球后溃疡。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6)患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7)近3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或质子泵抑制剂。

1.4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应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进行治疗所用的药物和用法如下:1)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片(生产厂家:浙江亚峰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1148,规格:0.25 g/片),口服,2~4片/次,1次/8 h。2)胶体果胶铋颗粒(生产厂家:大同市维敏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560),口服,0.15 g/次,4次/d。3)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生产厂家: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3484)口服,20 mg/次,1~2次/d。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舒胃汤进行治疗。舒胃汤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川楝子、砂仁、甘草各6 g,枳壳、厚朴、柴胡各10 g,延胡索、郁金、白芍各12 g,芦根、石斛、蒲公英各15 g。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

1.6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溃疡病灶完全愈合。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溃疡病灶基本愈合。3)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其溃疡病灶的面积缩小≥50%。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其溃疡病灶的面积缩小<5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的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2.64±4.25)分、(18.27±3.47)分;对照组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2.41±4.43)分、(17.78±2.85)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的平均值分别为(3.11±0.82)分、(2.82±0.65)分;对照组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的平均值分别为(9.46±1.63)分、(7.26±2.59)分。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的比较(分,±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4 22.41±4.43 9.46±1.63 17.78±2.85 7.26±2.59观察组 25 22.64±4.25 3.11±0.82 18.27±3.47 2.82±0.65 t值 0.185 17.333 0.539 8.307 P值 0.854 0.001 0.592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15例(占60.0%),为显效的患者有6例(占24.0%),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占12.0%),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4.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10例(占41.7%),为显效的患者有5例(占20.8%),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占12.5%),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占2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18/2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²=4.410)。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此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及并发症较多等特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胃部有灼热感及反酸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粘膜、抑制胃酸分泌为治则的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舒胃汤中的厚朴可健胃消食、下气宽中、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柴胡可解郁疏肝;砂仁具有调中行气、醒脾和胃的功效;石斛和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的功效;枳壳可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的功效;郁金可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甘草可缓急止痛;延胡索可活血、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可共奏清热解毒、疏肝和胃、缓急止痛之功。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用舒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3]。为了进一步探究用舒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笔者对仁寿县中医医院收治的49例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分组比较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0%)。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相比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用舒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上腹部疼痛、胃部有灼热感及反酸等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张琪, 梁海业, 陈世新,等. 舒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50例[J]. 陕西中医, 2015(1):10-12.

[2]杨倩, 杜朋丽, 赵丹阳,等. 自拟胃舒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 2017(7):23-24.

[3]吴成强, 张丽芳, 张斌. “腰痛舒”联合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16, 48(12):27-29.

猜你喜欢

肝胃主症三联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柴平汤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脘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