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5-23郭莲萍
郭莲萍
(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 资阳 642350)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进展快及致死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该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1]。但该病患者在出院后仍会出现心绞痛等症状,从而可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对出院后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能缓解其心绞痛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在文本中,笔者主要研究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且其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严重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排除病历资料缺失及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在出院后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龄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56.20±2.17)岁;其住院的时间为10~22 d,平均时间为(16.33±2.56)d。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年龄为45~77岁,平均年龄为(56.42±2.38)岁;其住院的时间为11~23 d,平均时间为(16.85±2.77)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实时监测其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不要下床活动,以减轻其心脏的负担。遵医嘱协助患者吸氧,将氧流量设为2~4 L/min。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在用药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另外,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方法是:1)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1名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和1名主管护师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和技巧等。2)制定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为其制定具体的延续性护理方案。为患者制定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是:每周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与患者沟通1~2次。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次进行电话随访的时间应不少于15 min。在患者出院2周后,对其进行家庭访视,之后每个月对其进行1次家庭访视,每次进行家庭访视的时间应不少于30 min。每2个月组织患者参加1次健康讲座,每次进行讲座的时间为60 min左右。共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3)落实各项护理措施。(1)与患者进行网络沟通。将患者加入到微信群或QQ群中,定期在群中发布与心肌梗死有关的知识,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另外,护理人员在获取新的心肌梗死方面的知识后,要及时与患者分享。(2)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的内容包括督促其按时用药,嘱其应随身携带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督促患者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3)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的内容包括详细了解其用药情况、饮食的控制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的情况等;评估患者用药是否正确,询问其在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增强其心肺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其安慰和鼓励,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4)组织患者参加健康讲座。健康讲座的内容包括心肌梗死康复期的主要症状、坚持服药及进行适当锻炼的重要性、如何选择正确的锻炼方式及进行情绪管理的方法等。在讲座结束后,将讲座的内容编撰成健康手册发放至患者的手中。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后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每次心绞痛发作时持续的时间。采用CQOLI-74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此量表共包括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四项指标,每项指标的分值均为0~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院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时持续时间的比较
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出院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时平均持续时间的比较(±s)
表2 出院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时平均持续时间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心绞痛发作的平均次数(次/周)每次心绞痛发作时平均持续的时间(min/次)观察组 50 1.12±0.20* 1.32±0.21*对照组 50 3.26±0.22 3.69±0.52
2.2 出院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出院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出院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平均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出院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平均评分的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生活状态的平均评分社会功能的平均评分躯体功能的平均评分心理功能的平均评分观察组 50 75.36±3.52* 79.85±2.69* 77.58±2.63* 72.15±1.36*对照组 50 67.90±3.23 66.37±2.56 65.84±2.15 63.98±1.56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是指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该病患者的康复周期较长,其在出院后仍需要长期用药。但部分患者在出院后易出现擅自停药或不遵医嘱用药的情况,从而可对其康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该病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延续性护理,以提高其对后续治护的依从性[2]。临床研究表明,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对后续治疗的依从性,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其生活质量[3]。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生活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及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可见,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缩短其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的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铭,刘孝钧,刘玉玲,等.血浆脑钠肽水平监测联合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891-893.
[2]刘艺.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42-243.
[3]刘社彩.针对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9):51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