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膜蒸发器的设计要点分析

2018-05-23鲁晓琳

科技与创新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传热系数管径管内

鲁晓琳

(浙江双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蒸发器是一种用于浓缩液体,分离、提纯溶质或溶剂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食品、制药、湿法冶金等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蒸发器的结构形式已有很多,从最初的中央循环管式、外热式、列文式、强制循环式发展到后来的薄膜式蒸发器。

降膜式蒸发器是当前很多行业应用的一种蒸发器,具有传热系数高、传热温差损失少、压降小等优点[1]。根据加热元件形式的不同,可将降膜蒸发器分为管式降膜蒸发器和板式降膜蒸发器。

虽然两种降膜蒸发器的部分特性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还是相似的,工艺设计过程也基本一致。为此,本文主要探讨降膜蒸发器的工艺设计要点,以供大家参阅。

1 降膜蒸发器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1.1 基本尺寸

降膜蒸发器管径大小一般为20~75 mm,选择管径的原则是“超出常压的操作选择小管径,在真空操作时选择大管径”,真空度越大,使用的管径也越大。

管子长度通常为1~6 mm,或者8~9 mm。就管长来说,小管径配大管长,大管径配小管长,当然偶尔大管径也可配大管长[2]。

1.2 压降

管内是气、液两相流,计算压降难度很大,且算出的结果误差也很大。降膜蒸发器中允许的最大压降一般是设计的一个常见约束条件。通常降膜蒸发器的压降要求不能过大。

1.3 最小流量

管内液体流量减小时会引起管壁上面的液膜时断时续,这将导致传热恶化,也会造成一些传热表面失效,生成污垢。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将操作流量控制在最小流量以下。

1.4 传热系数

这属于降膜蒸发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降膜流动的雷诺数的计算与满管液体时是相同的,不过其传热系数大于满管液体时。此外,气、液共同往下流动的过程中,气流的剪力能让膜变薄,进而强化传热效果。

1.5 液泛

在气、液逆流操作中,气体向上会对液膜向下流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若气速偏大,便会出现液泛现象,进而破坏操作。出现这一问题时,可通过加大管径或增加管数来解决。

1.6 液体分布

这是降膜蒸发器设计中难度最大的问题。布膜不好是造成干途径的主要原因,若分配不均,会造成管中流量时大时小。流量过大会造成膜过厚,影响传热;流量过小易造成干途径[3]。因此,分布器的品质是非常关键的,必须精心设计。

2 降膜蒸发器的设计要点分析

2.1 管内传热系数的确定

目前,关于传热系数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通常按照HTRI法、CHUN与SEBAN研究出来的方法计算。本文以CHUN与SEBAN方法为例进行介绍。

当管内流体是层流时:

当管内流体是湍流时:

式(1)(2)中:为无量纲膜传热系数,W/(m2·k);Re为雷诺数;Pr为普朗特数。

式(3)中:Hfl为纯物质的降膜传热系数,W/(m2·k);为无量纲膜传热系数,W/(m2·k);Pt为密度,kg/m3;kt为传热系数,W/(m2·k);g 为重力加速度,取 9.8 m2/s;μt为动力黏度,Pa·s。

式(5)中:Cp为比热容,J/(kg·K);k为传热系数,W/(m2·k)。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所处理的物料不可能都是纯物质,大多是混合物,因此需引入一个修正系数Fcf,一般选择沸腾范围法与理论沸腾范围法进行计算。通常,前一种方法适用于沸点不超过61.1℃的蒸发过程,后者适用于沸点超出111.1℃的蒸发过程。若蒸发温度在上述温度范围之间,则采用二者的组合方法计算。

2.2 分布器设计

分布器设计是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液体能否成膜。在设计时要求分布器能完成下列任务:①能把液体分布到每根换热管;②能把液体分布到换热管的内表面;③蒸汽可自由通过换热管,且对液体分布工作无干扰;④在过流情况下可以正常工作;⑤可从底部清洗;⑥不会让液体停留过长时间。分布器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包括简单堰式、插入式、带缺口式等[4]。上述结构对换热管的装配精度要求均很高。本文以上面有布液孔的升气管结构为例,可确保下端所有换热管内都能均匀分布液体。关于布液孔大小与数量的计算,可参照下列公式:

式(6)(7)中:F为介质流量,m3/s;nholes为布液孔数量;Ahole为布液孔面积,m2;Cd为修正系数;h为积液高度,m;Dholes为布液孔直径。

Cd的取值范围为0.6~0.7;通过换热管数量与分布情况可计算出布液孔的数量,进而算出布液孔的直径。此类分布器结构简单有效,是本文推荐的主要结构。

3 结束语

总之,降膜蒸发器的设计很重要,其中,良好的液体分布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流量控制到位,浸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换热效果也就很好;反之,分布太差,则难以形成理想的薄膜进行蒸发,换热效果就差,也极易导致蒸发器结垢或红锈等问题,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降膜蒸发器的生产工艺,针对当前的不足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改善设备性能。

参考文献:

[1]陈庭清.降膜式蒸发器的若干设计要点[J].机电信息,2015,34(20):29-32.

[2]张有福,刘建生.多效管式降膜蒸发器工艺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2(29):14-16.

[3]王根立.降膜蒸发器布膜器的设计[J].化工装备技术,2016,37(1):6-8.

[4]王晶晶,赵利民,吴长安,等.影响降膜蒸发器关键设计参数的因素分析[J].当代化工,2016,45(12):2834-2836.

猜你喜欢

传热系数管径管内
某660MW电厂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管道管径选择分析
穿条式隔热型材隔热条位置对幕墙框传热系数的影响
管内单相流强迫对流湍流传热关联式研究
市政室外给水管道工程的设计研究
流速及传热温差对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影响
板式换热器板片传热性能与压降的研究
城市污水管网优化设计及计算方法
自然对流对吸热管内熔盐对流传热的影响
海水淡化减温减压系统介绍
城市供水方案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