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探究

2018-05-21杜希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挑战也接踵而至,国家也在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应对,各行各业也发生着变革。会计专业是任何行业都不可缺少的专业,关系着行业企业的资金运转,行业生产效率,财务管理。因此,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时必须秉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一个明确的理念,建立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会计专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阐述在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实施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创新之处,在这一对策下使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能顺利上岗顶岗,实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会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引言: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寻求的工作岗位集中小微企业,改革开放后中小微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育方式改进是要与时俱进的,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结构存在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迫切需要加快教育方式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鼓励高职院校和社会合作企业要共担职责,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提高会计人才培养的失效性和针对性。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不能胜任企业的工作,实施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策略,有助于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促进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会计教育的改革。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互联网技术兴起带给高职会计专业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超出人们的预想,会计业务办理出现智能办公,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人工智能使得会计业务处理的效率显著提高。这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应该以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培养能够适应市场的学生,而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自身又应该做些什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现代企业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他们在选择就职人员时会考虑招聘可以身兼数职,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人才,节省自己的花销,所以,就会计行业来说,毕业生本身关于会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必须过关的,还需要其他技能来护身,迎合现代企业招聘人才的风格。另外,现代企业相比改革开放初期时,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在下降,这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他们大多数会尝试自主创业的这条路。高职院校在这一系列压力之下,就应该考虑在互联网时代到底如何培养学生,使得毕业生能很好的进入社会工作。

(一)现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依据目前的就业市场显示,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及要求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专业的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包括,第一个方面,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不适合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毕业生。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的人才是要具有创新能力,可以适应多种工作的人才,而现在高职院校培养的还是传统的具有基本核算能力的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一内容并没有达到充分体现。第二个方面,课程设计不够合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还只是传统的基础课程,学生接触涉及的知识面窄,没有足够强大的专业知识能力,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都没有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就算开设此类课程,但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不够专业合理,发展不够成熟,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开展的,所以,要适应现代会企业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三个方面,缺乏专业实践平台。会计专业是一门需要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反复实践反复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而目前关于建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平台并不多,学校也只是对于学生实习走个形式过程而已,并未真正重视此事。这些问题都是现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过程中普遍存在且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院校在日后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改进。

二、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一)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旨在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教学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承,它通过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联合教学,对学生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双重培养。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與社会人才需求的融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二)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在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校学生又是社会企业的学徒工。这相比于传统的学徒制,会计专业的学生更能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符合现代社会企业的招聘要求。在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需要改进。首先,要建立技能与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院校要想利用现代学徒制这一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在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可以将会计课程设计为三个大块,一是素质培养课,二是技能训练课,三是知识拓展课,构建以专素质为基础,理论技能为核心,在此以外多方面提升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从而可以达到竞争上岗和岗位迁移的要求。素质培养课以开展思想道德素质、会计专业职业道德、竞争上岗的身心素质为主要方向。专业技能课程由点钞、录入、电算化、机打发票和相关会计计算机办公软件的熟悉应用等构成。知识拓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或教学的实际要求加入,例如可以开展关于金融证券的有关课程,还可以举办关于投资、国贸的讲座,邀请社会成功企业家到校分享创业经验等,力图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尽可能的完整和多样。

其次,构建完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加强与校企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基础的职业技能,这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初衷,企业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下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所以说加强院校与学校的合作是一种双赢的表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岗位环境和处理真实会计业务的环境,使企业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技能,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更能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而企业也在根据自己的需求培养人才。无论对于院校、企业还是学生个人,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另外,高职院校要重视会计专业的师资配备,保障教学工作更好更快的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强调教师对于学生教育培养的作用,使学生既有教授理论专业知识的教师,又有教授专业实践技能的师傅,使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效的结合。高职院校尤其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有经验的老教师与年轻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工作实现顺利交接,派遣年轻教师外出学习,通过技能考核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三、校企合作共建会计专业学生实训基地

(一)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与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这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会计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两者相互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的,从而达到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这中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关系特点下,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也使学生在校就能够预先融入企业的管理中,对于未来进入就业岗位做好准备,而且学校的管理和现代社会企业文化可以相互融合渗透,缩短学生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具有熟练实践操作能力的就业人才。

校企实训基地与学校课程教学是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个教学过程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递进式地投入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的课程教学本身就体现递进式教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而实践教学又是对整个课程教学的又一个不同难度,不同程度的检验和递进式学习检验。学生在校企实训基地长期进行实践,不断发现问题,由专门的师傅进行指导,学校在校企共建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和资料,不断改进自己的课程教学方法,不断融入更为先进的教学内容。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越的产学环境,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社会工作的准备,实现更快更好地就业上岗顶岗。

在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这种模式下,是一个更为开放和多样性的教学环境。在当前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年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学习时间也相对灵活,学习内容也更加丰富。在传统的教学课程设计中,教学时间是受限的,教学内容也相对枯,但是学生的课外时间是无限的,学生可以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加强知识积累。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体系下,应该考虑利用这一点,给予学生更为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知识,真正做到开放式教学。

(二)校企共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议

首先,最为关键的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要做好沟通工作。企业建立的目的是盈利,学校的目的是教书育人,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二者应该秉持的共同理念就是育人,培养具有社会价值的人才。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符合与之建立实训基地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要确保能够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长远的发展计划,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使得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教学策略能够长久实施。

另外,要明确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在此基础上做好自己的工作,确保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会计记账中心作为学校和企业的一个“连接点”,如何对其进行合理共管, 是確保校企之间顺利开展合作的重要关键点。要严格把关会计记账中心各个人员是否具有指导教师的资格,对理论知识掌握是否到位,在上岗前进行培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策,它能在当今互联网发展对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挑战下,帮助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毕业生顺利竞争上岗。因此,要大力发展高职会计专业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曹文芳.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创新研究[J].会计师,2017(19):76-77.

[2]陆兴凤,薛春燕,刘芳.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制”专业课程教学探索——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9):202-204.

[3]韩晓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7(11):18.

[4]陈宏桥.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相关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4):157-158.

作者简介:

杜希杰(1976.1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实践教学。

猜你喜欢

高职会计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
高职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