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筹“课前”合理“剪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018-05-21施利兴

读天下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前剪裁课堂

摘要:语文教学内容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在课前精心取舍、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教什么”“怎么教”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课前;剪裁;课堂

一、 提升三种教学理念

1.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它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并促进学生个性、人格全面和谐发展,使之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2. 学习和发展并重的理念

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的共识。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和谋生,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终身学习,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基础,对语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观。

3. 多元论的理念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方式,不能要求学生只接受某一种思维模式,不能要求学生只按照某一种认识,某一种结论来回答问题。数理化方面的问题,答案常常只有一个,但解析方式也还可能允许有多种,语文的理解更不能定于一尊。

二、 拓宽三种教学内涵

1. 拓宽文学教育

《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浙江省教研员胡勤老师对语文二字解释说,语文即语言和文学。事实上苏教版安排的文学作品,占课文总数的一半以上。文学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她对人的道德、思想和审美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以为教学文学作品,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或者诠释,是对语言所浸润的情感的体悟,是对蕴藏于其中丰厚人文内涵的发掘。

2. 拓宽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今“读什么”的问题已经明确:有侧重选有文学作品的教材,以及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高中学生三年中阅读总量达到300万字以上。至于“怎样读”的教学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因为在语文教学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读书趣味。“整体阅读”、“熟读背诵”,在语文教学中仍有其现实意义,而“研究性阅读”更有它的价值。

3. 拓宽写作实践

近些年高考作文题目越出越活,其中心范围一般比较宽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大自由度和很强开放性的写作空间,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发散性、创造性以及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有极大的导向作用。重视基础,活跃思维,关注社会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方向。学生们得以在无序和有序的中间地带,在传统和先进的交界之处,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生发出创造的故事,使语文教学具有了无穷的魅力。

三、 提倡三种学习方式

1. 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大量自主的语文学习实践中,渐渐领悟和积累一些方法经验,逐步养成习惯,其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新时代知识迅速增加,学生学习不再只为记住现成结论,不再仅仅为了“学会”,更要“会学”,学会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甚至创造新信息。“会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学”的本事又是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显然我们强调的自主学习中,包含了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元认知监控学习。学生“会学”语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

2. 沟通合作的学习方式

互动式教学的价值取向远远超过传统教学,它强调的是立体的沟通,包括知识、情感、智力等方面,重视的是多层面的合作,包括动态的、显性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合作、沟通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的互动机制,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在课堂教学的信息互動传递的情境中,实现共同参与和互相合作。在沟通中加强合作,在合作中进一步沟通,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使这种兴趣长久地得到保持,就一定会“爱学”语文。

3. 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

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生理解科学的探究本质,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探究是以口头语言来进行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如果能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四、 优化三种教学策略

1. 改变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既要考虑趣味性,又要考虑实效性。教学结构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制订,要遵循教育规律。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难易渐进,使教学结构明确,形式多样,形成梯度。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不断期待,这样一切学习活动才能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

2. 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体现教学的主体、主导,突出教学结构的不一样,还应该不拘一格地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因为优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富有个性的,是不能简单模仿的。我们说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也正因为它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而显示出独特的风采。

我们坚决反对迎合教学潮流的各种课堂作秀,坚决避免牵强附会、故弄玄虚、简单低效的东西。新的东西要学习、运用,但传统语文教学中“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3. 调控教学节奏

利用节奏调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时间优化和效率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1)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节奏,使之起伏有致。(2)合理分布教学内容的节奏,使之轻重有变。(3)周密安排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使之徐疾有情。(4)精确把握课堂教学的情感节奏,使之浓淡相宜。

作者简介:

施利兴,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前剪裁课堂
欢乐的课堂
两装当道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归来
谈数学课堂的学具准备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
写字大课堂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