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新零售的春天还没有来
2018-05-21小艾
小艾
luckin coffee和连咖啡在2018年的新動作,都是看中了近千亿元的咖啡市场。可是中国咖啡市场的春天到来了吗?我觉得还远。
可以看看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在中国即饮咖啡市场的表现。可口可乐的乔雅咖啡上市近4年,这个在全球范围内属于可口可乐10亿美元价值的品牌,在韩国和日本市占率第一,在中国听说过的人寥寥,即使饮料业内人士都很少关注这个品牌。
在中国,一个饮料品类的品牌认知度做得是否成熟,基本上是这个品类是否有引用习惯的风向标。
也就是说,中国人喝咖啡的习惯并未养成。星巴克在中国的17年,主要养成了中国人走进咖啡馆的习惯,至于在咖啡馆里是喝咖啡还是喝咖啡味的饮料,其实不重要。
同时,中国人喝咖啡的场景也很有限,咖啡连接着比较强的社交属性,而这一部分场景也正在被奶茶无情地攻占。想象一下,当你和朋友逛街、吃饭、看电影的时候,手上更有可能是一杯喜茶还是一杯星巴克咖啡?奶茶的口味延展性更宽、功能性弱(咖啡因的顾虑)、饮用乐趣更多(珍珠、奶盖等),是更好的聚会饮品,在喜茶排队的过程中聊天也成了社交的一部分。
咖啡的另一个场景是办公楼,工作和会议的提神和休息时刻。这也是luckin coffee和连咖啡们的着力点。可是身边的年轻白领朋友坦言,“星巴克的价格是不会天天喝的, luckin coffee和连咖啡,哪个活动多买哪个。” 这样的答案说明了现磨咖啡的“高端咖啡师选豆”的卖点,尚不一定能构成价格的合理支撑,消费频率起不来,规模就起不来。
据luckin coffee的数据,中国大陆每年人均咖啡饮用量仅为4~5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仅为20杯。同样的数据在韩国是360杯,在澳大利亚是450杯以上。这数字间的差距就说明咖啡的春天还远。
不过,培育消费者习惯这件高成本但未必高回报的事情,luckin coffee愿意来做,是这个品类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