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创客空间”建设探究

2018-05-21王梦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客空间经管类创客

戴 悦, 王梦晨, 孙 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商学院,b.传媒与艺术学院,南京 210044)

0 引 言

2015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主张人民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1]。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013年699万人到2016年的770万人,我国的就业压力逐年递增,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双创”政策一经推行,各高校逐渐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致力于为“双创”热潮提供数量可观的人才输出。“创客”(Maker)的概念也逐渐被频繁提起。所谓“创客”是指那些具有创新理念并努力将其变成现实的人。2016年5月,教育部指出要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建设一批大学生创客空间,不断壮大大学生创客队伍[2]。

在创业团队中,经管类人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创业者的经营管理素质对创业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经管类实验室除了满足专业教育基本需要外,其功能已经难以满足人才市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主要原因:①传统实验教学手段无法适应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我国经管类实验教学的关注点还没有脱离专业教学的思维,经管专业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过程过于依靠老师,缺少主动性,没有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意识;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过程中缺少参与感,缺少探讨知识和进行头脑风暴的机会。②创新创业课程不够成熟,对实验课程重视度不够。经管类实验教学偏重理论知识培养,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多数经管类高校将实验课作为选修课,甚至也没有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而且课程时间短,课时穿插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一天或两天就结束,学生难以进行系统能力培养和实践学习,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不足,课堂趣味性不足。

为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方向的变化、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求,如何将已有经管类实验室软硬件资源通过整合建设符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的“创客空间”,已成为各高校实践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将探讨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创客空间”的模式与经验教训。

1 创客空间的定位与模式

1.1 创客空间的定位

“创客空间”的概念首次在美国提出,后来在发达国家被普遍设立,成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创新的实体空间,为学生创业带来企业运行环境的模拟实验,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创客空间(见图1)为一个加工车间、一个模拟实验室、一个创业者沙龙的集合。以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进行动手学习获得创新的思维,设计出新的创意作品。创客们可以模拟企业运行环境,寻求营销、管理和财务类专业导师的指导,寻求将创意作品变为产品的途径。同时,创客空间还将组织创业者沙龙,将不同团队组织起来,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团队协作,讨论创业思路和途径,碰撞出新的创意火花,完善团队成员结构。因此,创客空间起到了创意作品快速转化为创意产品的加速器作用,同时起到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企业的孵化器作用,在校园内模拟了实际创业的完整过程。通过创客空间的模拟实验,将明显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图1 创客空间功能结构图

“创客空间”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于挑战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由其衍生而来的“创客教育”不仅主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鼓励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支持学生进行持续性实践,帮助学生开展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使用先进的工具,创新的观念被众人接受且支持,“创客精神”在这里孕育。“创客教育”的观念将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带来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创客空间的建立和运行呈现生态属性,创客教育自成一种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是社会环境、教学环境和学生创客三部分构成的网状结构(见图2),三者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与反作用。

图2 创客空间生态循环图

对该结构的分析如下:

(1) 首先国家提出“双创”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社会各部门都对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支持。其次高校建立创新型实验室,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顺应新的职业培养需求;最后高校毕业生投入“创客运动”,成为一名“创客”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和出路。

(2) 随着学生创客数量的增加,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新能力逐渐增强,从而改善高校“创客空间”的学习氛围和教学质量,同时反作用社会就业和创业环境,解决就业困难、人才稀缺等社会问题,达成一种良好的能量循环。三方之间能量、物质、元素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将创客空间的建设推向一个平衡、稳定、发展的状态。

1.2 创客空间的模式

从图2中创客空间的生态循环图中发现,高校教育掌握着学生创客培养和教学环境改革两项重要环节,因此将创客空间整合到目前高校现有教学项目,以导师制教学为方式,以创新型实验室为切入点,以学生创客为主体是将“创客运动”引进高校的重要形式。“创客空间”实体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从以下3种模式。

1.2.1创客空间的开放运行模式

创客空间在时间、设备、信息、资源等方面对教师和学生实施全面开放,学生和教师随时可以验证自己的灵感,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检验创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更多地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更深入地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特点和资源使用状况,也可采用“分层式”的创客空间开放模式。如对创客空间的“创业者沙龙”功能不设门槛,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创客空间举办的创业讲座、创业比赛等活动,但是考虑到导师的精力与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我国高校的创客空间需增加进入“加工车间”与“模拟实验室”的考核和进出机制,通过定期的论文、专利成果、创业实施、竞赛成果等作为选拔和考核标准,有成果的可以继续留在创客空间,并由创客空间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没有成果的在一定的考察期后可以自行离开并补充新的符合条件的创客进入。在这种模式下,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与创客空间的人才输出率。

1.2.2创客空间的教学模式

创客空间的教学模式不应拘泥于实验教学,而应注重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相关教学体系与活动[3]。

(1)创客空间建立导师制。学生自拟感兴趣的命题由导师指导或者由导师提出课题,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进程,自我思考,遇见难以解决的难题或者无法理解的理念可与导师交流,导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发挥点拨学生的作用,而非传统的带领并指挥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会逐渐懂得如何安排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和进程,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同时,学生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进行探索,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思考和创新。

(2)创客空间课内课外相结合。因为创客空间的开放性,所有对科研创新创业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实验室,因此以“创客空间”为基地,开展各项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创客”行列。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开展创业者讲座、进行创业竞赛、创客“头脑风暴”,也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组织、“创客”日报等形式,为学生创客们提供创意交流、创业资源共享、团队招募等活动的场所。

(3)创客活动校内校外相融合。“创客空间”创新型成果源源不断地产生,每个学生创客都会有毕业离开学校的那一天,而他们的成果不会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消失,此时,校内校外的作用就可以一同发挥。即将毕业的创客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发表在依存“创客空间”而建立的学报中,或者在“创客空间”定时开展的创客讲座中进行介绍,而导师可以作为传承者,引导在校学生学习、熟悉此类离校毕业生尚未完成的创新成果,并促使学生“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从新的起点继续完成创新创业。

1.2.3创客空间的管理模式

“创客空间”的开放性、“以人为本”民主性等特点,让创客空间的管理模式为创新性的师生共同管理模式。首先,“创客教育”主张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因此,学生不应受到教师、作息时间的限制而不能进行实验操作,而学生自主管理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学生创客数量众多,能力不一而足,因此应建立类似“学生创客联合会”(Makers’ Union)之类的学生组织,发挥管理实验室资源和设备,维护环境整洁和秩序良好的相关职能。教师则发挥指导学生的设备使用、修复仪器的运行问题等作用。

2 基于经管类实验室的创客空间建设

经管类学生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将“创客空间”与现有经管类实验室相融合,将对经管类学生创客的培养发挥巨大作用。以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中心转化为“创客空间”为例,分析其实验室建设状况,并对其依照创客空间的功能和模式进行资源整合。

2.1 实验中心已有软硬件条件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主,依托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管理综合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物联网工程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和软件工程与信息服务省级实践教育中心联合组建而成。自成立以来,为该校经管院学生的专业实验教学提供平台,现已成为国内高水平、发展潜力较大的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现建有5个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分析与决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行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应用气象与灾害应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互联网金融与财务决策模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各平台功能与设备资源(见表1)。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依托虚拟仿真、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从而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经管类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相关实验项目具有高成本、高消耗的特点,通过此类平台,恰好可以经济有效地开展实验,从而达到真实实验难以完成的教学效果。基于该实验中心,学生可以通过图像生成、数据采集、信息检索等功能,预演现实情况,体会企业的经营状态,这与创客空间“模拟实验室”的功能类似。但从管理和教学模式上来看,创客空间采用更加自由与开放的模式,使创客空间模拟实验室的功能得以不受时间与人员的限制共享于全体学生之间。

表1 平台功能与设备资源表

2.2 实验中心教学体系分析

中心在5个平台开展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面向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及信息科学等8个专业,贯穿财务管理、应急管理、信息管理、公共管理、物流管理、灾害管理、应用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开设100余门实验教学课程,形成了系统化、分层次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集成共享,成为科研成果直接向教学资源过渡和转换的重要平台。此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具体运作见图3。

实验中心教学体系的建立改善了高校近几年来实验课零散、缺乏系统性教学的状况,但与创客空间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体系化创新实验教学想要完全发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功能仍有较大困难。创客空间的实验教学推崇学生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训练等,只有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潜力才能被更大化激发。

2.3 实验平台开放与交流

图3 实验中心教学体系流程图

开放计划以外的项目,实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出发,通过启发和必要的检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设备和资源上,大型精密仪器实行专管共用、向校内外全面开放,与东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扬州大学和淮阴工学院等大学,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蝶软件有限公司、苏州数字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无限电科学研究所等企业,雷丁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等国外大学进行合作,进而实现校内共享、校际共享、企业共享、国际共享的资源开放共享体系。实验中心平台的开放与交流,扩大了经管院学生学习和实验的范围,给予建设跨专业创业团队、进行跨地域创客活动更大的可能性和可行性。4个方向的共享与交流,基本实现了创客空间的对外开放模式,成为了实验中心创客空间转型的一项重大成果,为将来实验中心实现全面转型提供了建设方向和动力支持。

2.4 基于经管类实验室的“创客空间”建设

基于已有经管类实验资源,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优化,构建了新的创客空间平台(见图4),该平台能够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需求,同时使得原有实验设备开放共享能力极大提高,节省了建设投资和重复投资,探索出了一条建设创客空间的新途径。

图4 基于经管类实验室的“创客空间”结构图

3 创客空间建设成效

通过以上分析,对原实验教学中心进行整合,构建经管类“创客空间”,通过近5年的运行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提高。通过面向全校开放共享“创客空间”平台,能够充分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根据统计原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平均提高40%左右,在满足专业实验课程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收获丰硕。这种开放模式下,学生获得了更多创新训练和创业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的相关创新创业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共45项,2015年本平台培育创业项目荣获教育部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且学生每年获奖数量呈递增趋势,带动创业学生人数近千人。

(3) 教师进行创新实践与教学的成果和积极性提升。为了加强教学科研良性互动、促进实验资源有效利用,由各专业学科带头教授或系主任参与实验分室的管理工作,24 h开放专用实验室进行科学计算或教学研究开发工作,同时以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方式带动实验课程建设。该措施实施以来,吸引近10项国家级课题进入实验中心平台研究,发表了高质量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了数10本教材、专著,获得国家级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项,搭建了学生(研究生和本科生)与课题负责人之间桥梁,实现了师生在教学研究上的良性互动。

4 结 语

以创客的精神,对经管类实验室已有硬件进行功能升级。经过几年的建设,经管类实验室已经逐步向创客空间转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实验室的开放模式有了质的转变,改变了传统课堂与实验室教学模式,教学氛围的活跃度与学生自主创新训练同时开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传统经管类实验室开放、管理和教学模式,为其他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向高水平“创客空间”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对国内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 采用“分层式”开放,建立中国式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最大特点是作为“三位一体”式的创新型实验室,对外实现全面开放,鼓励和支持创客的各项活动。但由于我国教育体系和教育现状与欧美国家的区别,应该结合本国创客教育情况,建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创客空间,其中,应该注重关注社会、学校与学生的互相作用情况,在开放模式上采取“分层式”创客空间使用方法,实现老师与学生共同主导的管理模式,通过导师制教学模式,以课外创新创业活动为载体,最大化地利用各高校的资源与设备,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 建立“导师制”,实现实验教学改革。目前的经管类实验室教学体系僵化,缺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注重对经管类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要打破这种僵局,以柔和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导师制”教学势在必行。通过“导师制”教学,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自主联系导师,并掌握学习的主导权,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仅拥有更大的思维和创造空间,在遇到难以解决和无法理解的问题时也有老师进行指导,从而使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3) 利用已有资源,提高创客空间的建设效率。各高校应该仔细分析创客教育的本质,而不能一味否定已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最重要的应该是对本校已有资源和设备以创客空间为方向,进行立体化整合。经济管理学院的实验中心对创客中心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到了一定成效,真实地呈现了如今高校实验室转型的具体情况和效益。但是,此实验中心距真正的“创客空间”仍有较大差距。如果能在实验室管理和使用上进一步开放,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加重视,将

会在本校学生创客的培养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11/content_9519.htm.

[2] 教育部:加强高校众创空间和创客文化建设[EB /OL].[2015-5-7].http://www.hebstd.gov.cn/news/ zckj /2015-05 /07 / content _117626.htm.

[3] 王佑镁,陈赞安.从创新到创业:美国高校创客空间建设模式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6(8):1-6.

[4] 陈 鹏.创客空间:大学生发明创造的梦工场——基于Y大学创客空间的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5):108-114.

[5] 刁振强.众创时代高校创客空间的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69-73.

[6] 李 凌,王 颉.“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9-23(005).

[7] 胡 星,胡 丹,翟颖妮,等.高校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的建设模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66-268,280.

[8] 徐 婧,房俊民,唐 川,等. Fab Lab发展模式及其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研究,2016(5):765-770.

[9] 刘小丹,胡小红.创客空间支持下的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12-118.

[10] 杨绪辉,沈书生.创客空间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与构建路径[J].教育研究,2016(3):28-33.

[11] 田友谊.创客教育:源起、内涵与可能路径[J].比较教育研究,2016(1):22-28.

[12] 王佑镁,叶爱敏.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基于创新2.0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5-12.

[13] 黄兆信,赵国靖,洪玉管.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40-44.

猜你喜欢

创客空间经管类创客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关于推动我区创客发展的思考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2年11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