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追问有效纠错

2018-05-21安平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单位名称题意算式

◇安平

解决有余数除法问题时,一些学生在确定单位名称时总会出错,如将“盘”和“个”混淆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无非就是两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弱,不能厘清题目中的数量和计算结果的对应关系;二是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算理理解不到位,对商和余数代表的意义理解模糊。 基于这两方面原因,我们可以采用“产婆术”式的追问,“逼迫”学生一步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同时明晰算理、纠正错误。

第一次追问:你理解题意了吗?

当学生出错时,不必立即指出列式、计算及单位名称的错误,而应该从题目开始,通过追问让学生重新审题,自己发现问题。

如针对本题目(7 个草莓,每2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中的重点、难点,老师可以进行下列追问:(1)“每2 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2)“可以放几盘”中的“几”是什么意思?单位是什么?“还剩几个”中的“几”是什么意思?单位是什么?

第二次追问: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说明题目的意思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说明题目的意思,其实就是对题目的另一种表征。只有学生能用自己理解的熟悉的方式表征数学知识和问题,才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题意。通过对题目不同方式的表征,学生不仅能透彻地理解题意,还有助于明晰有余数除法的算理。整个追问过程中这一步是关键,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参与表征。

学生一般会用摆一摆和画一画表征,这符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摆一摆时,让学生用7个石子或小棒等实物,每2 个放一起作为一盘,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图形表征时,学生会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如图1)

图1

第三次追问:你的做法正确吗?

在学生理解了题意,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征题目后,让学生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做法,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做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一步需要学生对自己的算式和结果做出解释,当出现错误时要知道错哪儿了。如有的学生的做法是7÷2=3(盘)……1(盘)。

师:你刚才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了题目,你能把算式中的数与图形对应起来吗?7 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 表示什么?1 表示什么?

师:3 盘余1 盘是几盘?

……

其实,纠错重要的不是对错误的立即纠正,而是引导学生回到起点,从审题开始,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原因,从而深化认知、发展思维,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以后才不会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猜你喜欢

单位名称题意算式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本刊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