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8-05-20邢俊丽

读写算 2018年30期
关键词:讨论情境问题

邢俊丽

摘 要历史教学通过设疑,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境;讨论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106-0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如何利用好45分钟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每一位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历史教学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以往我们都比较注重前两个方面,我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比以前更加重视第三个功能——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我的体会是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导”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課堂教学成为师生双边互动的主题参与型教学过程,使学生从这个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一、巧设疑问,创设思维情境

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精心设问,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教学前用问题来连接新旧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将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始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学生进入主体角色。我在教学中将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板书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展开讨论。之后,随着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回答,再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问题在不断地得到解决,学生的思维也同样在不断地得到培养。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要求:(1)设问的方向要明确,是为了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所设问题要有梯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避免一问一答的对话式简单提问。当然问题的设计也要避免太难,不要使学生望而生畏。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按照学生的程度,精心设计问题。如在讲“新时代的曙光”时,为了有效比较中外在近代化道路上的差异,也为了突出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曲折,我先是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回顾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然后问“西方世界又是怎样实现近代化的起步呢?”“西方的近代化有何特点呢?”由此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然后出示“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为什么?有何影响?”“包括新航路的开辟,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展开思考和讨论,使得学习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当这节课完成时,我们不妨给学生留一个课下思考: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现实,你对东西方不同的发展水平有何感受呢?

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的进程中不断得到激发,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的活动之中,其效果也自然好。

二、要赋予历史教学时代精神

国耻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很重要的内容,通过近代史屈辱所造成的灾难,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那么“国耻”教育就会停留在一种浅层的感情宣泄上,那我们的教育必然是肤浅的。这种单纯的感情宣泄不仅无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还有可能给正确认识历史、认识当今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对于近代鸦片战争的爆发,我们如果只讲英国是如何处心积虑地侵略中国,最后发动了对华的侵略战争,而忽略了中国本身的落后和官员的无知,我们应该明确地通过问题的引导使学生明白:近代的耻辱除了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的因素外,整个社会的无知和落后是我们近代国耻出现的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现代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才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我们只有在深刻认识历史之后,才有可能感到自己的责任。我们完全可以向学生提出:中国社会的发展或停滞仅仅与政府和少数人有关,和我们自己无关吗?我们大家的历史应该怎样去写呢?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深刻的思考当中,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思想水平得到提高。

三、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鼓励学生发展各种思维,寻找求异性、启发探索性,鼓励创造性。完成这样的目标,一般要通过讨论来进行。讨论可以由教师定题,也可以在教师提出问题由一位学生回答后将答案交给学生讨论。我在教学“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时,针对本课重点内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内容头绪多、涉及内容复杂的情况,设置了较为具体、层次递进的问题,使学生在逐渐高涨的情绪和积极思考中了解重点、抓住主干、提高能力,其效果十分好。如先提出简单的问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在什么时间?”之后提出“东欧剧变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后兴趣自然浓厚,乐于讨论研究,结合这一问题然后出示中国前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杂志社记者问题时的谈话,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析问题。在出示波兰1982年取缔团结工会时,美国政府所作出的反映等等,使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之上,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讨论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我们不怕观点错误,关键是害怕学生不说,观点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使其逐步纠正。因此我们要精心呵护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在自由的空间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讨论情境问题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