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视域下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构建
2018-05-19刘甲玉
【摘要】网络民粹主义的二元绝对化思维方式和情绪推理思维模式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撕裂,针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意识较强,国家认同意识相对淡漠的现状,必须通过公民教育、价值观共识、历史文化培育以及打造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治理体系来重塑其理性、客观公允的思维特质从而重新构建这个群体的国家认同感。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82-02
一、网络民粹主义
1.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迄今为止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本质上是一种空心化的意识形态,至今仍不具备自己核心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于民粹主义,学界一直未给出明确的概念阐述,学者俞可平曾对其做出过阐释,“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反对精英主义,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民粹主义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烈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做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它指的是动员平民大众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从而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 [1]由此可见,民粹主义是一种只破不立的政治思潮;假借人民之名往往成为政治家开展政治运动的一种政治策略。民粹主义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乌托邦意识。
2.网络民粹主义
就网络民粹主义概念的界定,学界还缺乏比较统一的认识,就其字面意义来讲是指凭借互联网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民粹主义,它是对现实社会中民粹主义思潮的延伸。例如陈尧主张“网络民粹主义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股政治思潮。” [2]限于传统传播媒介方式的制约,民粹主义的影响力有限,网络空间天然的虚拟性、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极大程度上消弭了公民在现实世界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导致了政治社会化途径和社会化模式的改变,实现了参与形式上的平等,可见,网络与生俱来就具有天然的直接民主精神,成为社会底层平民群众对抗强者的一种有力工具。
3.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
网络民粹主义形成主要是由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矛盾所导致。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不同阶层之间的流通晋升渠道日趋狭窄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变相世袭而导致阶层固化,加之中产阶级的相对弱小,从而造成底层平民群众弥漫着挫败感和无力感,这种长期的负面社会情绪无法释放,必然会造成各个社会阶层之间产生对抗,于是网络便成了底层社会公众表达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
网络民粹主义在其传播过程中对社会事物的判断往往凭借道德制高点占据者的姿态和从情感需要的角度进行推断,常常通过非黑即白的两极化绝对思维方式非理性的进行意见表达,越是偏激的意见表达越是能够得到群体的认可,但这种情绪化的意见表达已经超越了法律制度等理性思维必须遵守的底线。其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扣帽子、散步假消息、谩骂、渲染、人肉搜素以及限制不同声音等策略进行话语权争夺从而达到话语垄断,以便刻意制造和表现精英和草根阶层之间的对立,从而造成群体极化和零和博弈。网络民粹主义的这些特征加深了不同阶层的对立,激化了社会矛盾,撕裂了社会凝聚力。
二、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分析
就国家认同的理论探讨而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研究尤为重要,但对多民族国家而言,在全球化和现代性凸显的背景下兩者之间的关系显得错综复杂,要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困难,梳理学界对这些文献的探讨,基本持冲突论和共生论两种对立观点。
冲突论的重要代表就是政治学家亨廷顿,其逻辑思路认为民族认同是一种文化地域认同和自然性社会认同,天然具有地域性、族群性、宗教性、排他性以及稳定性等特点,而国家认同主要具有政治性、主权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以及波动性等特点,所以从属性分析角度来讲,它们之间天然具有矛盾对抗性。而共生论者则认为虽然这些属性之间具有矛盾对抗之特性,但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个人身份的自我建构使这些属性统一于公民身份之中,从而使它们和谐共存。
根据文献梳理,学者对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进行社会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就新疆母体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主体文化认同对比而言,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母体民族文化意识内化程度不断加深;其次,在人际关系方面,相对于汉族同学而言,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族内交往封闭现象,人际交往往往仅限于同乡会内,和其它民族之间社交壁垒凸显,族内认同明显高于集体认同;最后,在同其它民族学生的学习竞争中,存在较普遍的心理失衡现象;总之,这个群体体现出民族认同意识较强,国家认同意识相对淡漠的特征,未完全融入大学校园文化。
究其原因,造成这种现状的缘由是新疆独特的地缘和伊斯兰教的宗教背景,从而使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了独特的地缘族群认同,加之在宣传和教育过程中,对新疆民族亚文化与中华民族主体文化的共有历史记忆和共同文化的挖掘和宣传不够,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狭隘民族意识高涨,文化认同冲击国家认同的现状。由此可见,共同历史记忆不仅是国家认同建构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实践问题。而“发明传统”[3]是塑造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共同体的共同方法,即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拣选、提取和重塑一种共享资源。进行新的历史书写(叙事)[4]。这种共有历史记忆的宣传教育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尤为重要,有必要以此为基础重建这个群体的文化认同。
三、网络民粹主义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
大学生从心理特征上来讲,性格还未成熟,自制力较差,情绪容易波动,血气方刚,愤世嫉俗,富于理想主义色彩和反叛精神,但也往往思维简单,理性和辨证思维不足,从众心理较重,这些青年非理性特质契合了网络民粹主义的非黑即白的二元化极端思维模式,特别是在民族主义高涨、宗教热升温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想的传播试图臆造所谓“穆斯林共同历史”。并且凭借此点力图解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共同历史记忆格局。“三股势力”企图将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重点渗透和分化的对象,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狂热的狭隘民族情绪情结,这种传播易于使理性思考不足、容易盲目冲动的青年受到鼓动,不容忽视的是,其网络传播方式容易和网络民粹主义形成合流,在中国转型期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不公现象背景下,民粹主义的平民草根情结和话语垄断的媒介交流方式叠加狂热的宗教情结更容易促发广大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导致在认识上将本民族至于绝对的草根阶层,从而将其他民族至于对立面,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以致于对这个群体的国家认同感形成较大的冲击。
四、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构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民粹主义和伊斯兰教双重因素强化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非理性、情绪化特质,首先,我们必须通过重塑这个群体理性、客观的思维特质来重新构建其国家认同感,公民教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公民教育作为培养公民生活方式、社会规范、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的教育,可以塑造少数民族成员的公民身份,缓冲认同序列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少数民族不同类型认同的共融,增强认同整合的结构性力量,促使认同性整合有效实现。”[5]从而最终培养这个群体的责任感和理性公允的特质;其次,以价值观共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在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下,把马列主义的关于国家、民族、宗教、历史以及文化的观念融入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全过程中,增强其政治、道德以及思想素质,提高其政治判断能力和价值观鉴赏分辨能力,激发他们为两个一百年奋斗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责任和担当;然后,以历史文化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挖掘宣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文化资源,在传播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客观了解认识本民族文化的糟粕,从而对本民族文化有一个客观、理性公允的认识;最后,打造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治理体系,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育不是宏观和历史维度的理论教育所能一蹴而就的,就个体层面国家认同问题而言,“国家认同的成功建构有助于个人对国家赋予的身份意义进行自我感知、自我选择、自我构想与判断,维护个人的本体性安全,防止本体性焦虑,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适应国家制度规章和道德体系。”[6]因而,必须从系统治理的视角解决“怎样获得国家认同感”的问题,将高校的经济激励系统、制度组织系统以及价值系统整合起来,通过管理和激励的有机结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深入基层、社区,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去感悟体会,发挥隐形教育的功能,通过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使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治理体系真正建立和运作起来,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培育在微观层面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1).
[2]陳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聚集到社会运动[J].学术月刊,2011(6):24-29.
[3]赛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
[4]刘大先.新疆:文化差异与国家认同[J].粤海风,2008(5):9.
[5]任勇.公民教育与国家建设——基于民族地区的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12(7).
[6]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6).
作者简介:
刘甲玉(1974年10月-),男,山东省茌平县人,广州医科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