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金融应用
2018-05-19刘东民刘朋辉
刘东民 刘朋辉
有人说,未来的世界是三个,现实世界、互联网世界和区块链世界。从目前看,这一判断显得有些夸张,因为当前大部分的区块链应用场景,要么存在技术瓶颈,要么实际应用价值有限。但是,区块链的发展空间确定是巨大的。
作为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底层技术,区块链建立了一个去中心化且信息不可篡改的价值互联网,在传统的中心化中介机制之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信任机制,从而可能对经济与社会系统的运转、政府管理乃至全球治理都产生较大影响。其中,金融被多数人认为是区块链较有价值的应用场景之一。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技术优势
区块链技术本身所具备的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编程开源、点对点高效传输以及隐私保护能力,与金融对安全性、可追溯性、交易便捷性以及匿名性的迫切需求高度契合,这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技术优势。
金融业需处理大规模价值的流通,对风险极端厌恶,故对价值信息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交易的安全性、便捷性有剛性要求。目前金融领域普遍采用中心化中介系统,其通过控制交易双方的个人信息、资产信息、交易记录,以中介担保交易的方式实现安全性。然而中心-外围结构的金融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内在的脆弱性。一旦中心化机构遭受攻击(包括网络攻击和物理攻击),整个金融系统可能崩溃,这是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其次,中心化中介也无法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通过篡改、隐瞒信息汲取非法收益,这是道德风险。
区块链技术则通过在信息记录方式上的创新,打破了传统中心化中介思想,使单一金融节点不具有垄断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心化金融系统的内在脆弱性。金融账户信息在价值流通的过程中不再由单一中介审核而是由多个账户审核并记录,篡改代价提高。
此外,区块链中的加密算法保证了金融交易流程中的相对匿名性,避免隐私泄露。区块链技术通过共识机制及智能合约等手段,规范价值信息生成的格式以及所需条件,保证了价值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区块链技术本身属于开源技术,因此仍可以采用中心化规则制定流程。换言之,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可调整,可通过建立“规则制定有中心、系统运行无中心”的区块链系统,从而保证规则的可调整性和监管的可操作性。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优势之外,依然存在问题。可归结为两大挑战:“不可能三角”及其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潜在冲击。
1.“不可能三角”问题
区块链技术在打破了原有中心化运作模式的同时,也面临着去中心化、高效低耗与安全三者不可兼得的“不可能三角”。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大多同时满足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却无法达成高效率低消耗的要求。
比特币作为区块链技术的最初应用,正是低效率高消耗的典型代表。区块链高度去中心化的技术特征决定了一次比特币交易的用时很难少于10分钟,这无法满足金融体系高频交易的需求。而根据Digiconomist 2018年3月31日公布的数据,一次比特币交易的平均耗电量是892KWh,和一个标准美国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相当。比特币巨大的耗电量还在不断增长,Digiconomist估算比特币用电量每年增长大约160%。
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同时又要保证安全性,金融体系在大规模运用区块链技术时,需要在去中心化方面做出妥协,如采用联盟链和私有链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联盟链和私有链系统能达到比特币的体量来验证其大规模运行的可靠性。
2.对现有金融机构的潜在冲击
区块链技术剔除了传统的中心化中介,可能对当前掌握大量资本与信息的中心化金融中介产生巨大冲击。例如,法定数字货币若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和使用,居民与法人单位将可以和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直接发生业务联系,从而脱离商业银行提供的存贷款业务。如果区块链的应用导致大量金融服务短期内转出已有金融机构,将造成巨大的风险——无法适应变革的机构破产,大量专业人才失业。
因此,政府在推进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应用时,必须考虑到区块链技术对中心化机构的替代效应。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区块链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而帮助其从中心化中介逐步转型为分布式服务机构;另一方面,还要对去中心化程度进行审慎的设计,建立“去中心化阶梯”,以“单中心-多中心-无中心”的多层次金融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
考虑到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技术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我国推动金融改革与开放的大背景,本文对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票据和债券市场三个应用场景进行分析。
1.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是目前区块链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目前全球存在的数字货币大多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创造的。 “中本聪”在其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最早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自由货币理论的实践,第一代区块链技术创造比特币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一种彻底去中心化的私人数字货币。
但是,去中心化的私人数字货币无法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原因有三,缺乏供给调节机制、缺乏发行方背书、缺乏政府的强力支持。
私人数字货币既没有真实资产的支撑,又缺乏供给调节机制,这必然导致价格的大幅波动,从而无法成为大规模使用的货币。以比特币为例,据OKCoin交易平台数据,比特币于2017年12月17日站上20312美元的高点,而在今年2月6日就触底6667美元,日涨跌幅常常在5%上下。价格的大幅波动使比特币无法承担货币的价值储存职能。即使未来出现加入供给调控机制的私人数字货币,由于其缺乏和央行匹敌的权威数据,其供给调控的风险将会很高。
私人数字货币的发行平台无法为其发行的货币提供信用背书,不会为保障数字货币的价格稳定与流通能力而出资,仅凭借区块链技术本身的信用机制不能支撑私人数字货币成为真正的价值尺度。即使有某些市场机构愿意为私人数字货币提供信用保证,这些背书机构自身的经济体量和信用能力也难以支撑私人数字货币在全国的大范围使用。
前面两个缺陷,从根本上讲,也只有在政府支持下才能得以解决。信用货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契约。市场机制本身无法确保契约的有效执行,只有政府的强制力(如法律体系)才能为契约的普遍有效执行提供根本保障。因此,只有以政府信用为背书的法定货币,才能够成为大规模使用的货币。在数字货币领域,同样如此。这就是为何多国央行都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而把私人数字货币视作一种风险资产。
各国已将法定数字货币提上日程,加拿大早在2016年就联合诸多银行合作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元数字货币CAD-Coin,俄罗斯宣布将于2019年推出国家法定数字货币CryptoRuble,日本计划在2020年推出全国通用数字货币“J-Coin”,新加坡的法定数字货币项目“Ubin”也在稳步推进,英国央行也已授权伦敦大学学院开发加密货币RSCoin。此外,我国和瑞典、波兰、阿联酋、伊朗、土耳其等国也正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
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相对优势,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提出三点:交易流通成本低且周转效率高,有利于货币供应总量的调控,能实现高效准确的资金流追踪。
但法定数字货币尤其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法定数字货币,短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且大规模流通的概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大多数国家对法定数字货币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除委内瑞拉等极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法币流通系统运转正常,而在耗能与效率方面优于区块链数字货币。其次,技术进步存在不确定性。区块链技术本身在短短不到十年间就有智能合约、侧链技术等技术创新,而区块链技术以外的加密基础技术以及量子计算机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现阶段大规模推出区块链技术下的法定数字货币存在技术风险。第三,区块链技术尚不能满足法定数字货币的所有要求,例如,法定数字货币需要“账户松耦合”机制来同时满足流通效率和可控匿名,而目前区块链技术领域尚未出现能明确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创新。
目前各国央行在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平台选择上都处于审慎研究阶段。英格兰银行曾于2017年9月表示,对于法定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并非必需。欧洲央行指出,对现存的支付结算系统进行改良就可能满足高效低耗和资金流追踪的需求,区块链技术并非唯一选择。中钞区块链研究院院长张一峰也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尚不能断定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开发一定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因此,可以推测,未来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很可能是局部试点模式,且有可能出现基于非区块链技术的法定数字货币。
2.跨境支付
本文认为,跨境支付是区块链(以及类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最有价值的金融应用场景。与法定数字货币的使用相比,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改革存在强大的真实需求。而且,基于先进金融科技重塑跨境支付体系,与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应用完全可以分开进行。在传统主权信用货币的体系中,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灵活包容的跨境支付系统,将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做出重大贡献。
现有的跨境支付体系以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为核心系统,二者均为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所掌控。由于缺乏竞争,由SWIFT和CHIPS支撑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存在服务不透明、价格高且耗时长的问题。而且,这种以发达国家主导的高度中心化的跨境支付体系,也难以真正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基于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大幅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并显著降低成本。根据世界銀行的研究,区块链技术可以使跨境交易时间从传统的3天至5天缩短到1天之内,同时交易费用也大幅下降,从7.2%降至1%以下。此外,区块记录技术以及去中心化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跨境支付体系高度中心化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入这一体系的各国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所有服务都是透明化的。
建设由政府主导、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类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的新型跨境支付体系有三个途径:双边、区域和全球。对于我国,双边和区域的跨境系统建设最为可行。在双边层面,中国可以推动中俄、中日、中韩等双边跨境支付合作。中国还可以同非洲以及拉美地区的部分国家探讨合作的可能性。区域层面,中国可以借助“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澜湄合作”、“中国-葡语系国家经贸合作论坛”等区域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相关合作。在全球层面,中国可以在G20平台上提议,由IMF推动建立新型全球跨境支付网络。目前,以比特币作为中介货币建立的私人跨境支付系统已经较为成熟,借鉴这一经验,IMF完全可以将SDR做成中介数字货币,通过区块链(或者类区块链)技术建立适度去中心化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所谓“适度去中心化”,是指在这一体系中,G20是跨境支付的规则制定中心(二十国集团是典型的“多中心“),IMF是监管中心(单中心),但是跨境支付体系的日常运转是点对点的“无中心”模式。这种基于数字SDR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不仅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透明化、平等包容的跨境支付服务,还把SDR做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重大突破。
3.票据和债券市场
区块链技术的 “智能合约”属性,使其在票据和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发行与交易当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票据市场500万元以下的小额票据占比逐年攀升,以中小企业票据占其中的多数。由于票据处理业务流程复杂而且成本较高,金融机构对小额票据贴现业务积极性较小,对中小企业资金流转造成了阻碍。此外,票据市场存在空壳公司签发虚假商业汇票、“一票多卖”等风险事件,此类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参与者非法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来牟利。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票据市场,在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满足小额票据市场需求的同时,区块链的核对机制能有效避免“一票多卖”的风险事件,也能通过“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避免个别失误带来的系统风险与损耗。
2016年我国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启动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平台项目,其成果“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实验性生产系统”已经于2018年1月在上海票据交易所成功上线试运行。3月深圳区块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也公布了其“票链”产品,以“三小票据”即小企业、小金额、小银行开具票据为目标对象,提供中小微票据的融资服务。
随着区块链在票据市场应用的顺利推进,与票据相似度极高的债券市场,未来将会成为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十分重要的应用场景。事实上,在票据市场实验区块链技术前,我国已有企业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如百度金融和佰仟租赁在2017年5月同多个合作方联合发行了首单区块链技术支持的ABS。在国际上,2017年10月,俄罗斯电信公司Megafon在本国金融市场发行了俄罗斯首单基于区块链的债券,总额5亿卢布,整个发行过程效率高而成本低。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巨大,且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国际交易量正在不断提升。区块链技术在跨境交易当中的显著优势和在我国票据市场的成功经验,可以充分地应用到我国各类债券的国内外发行和交易环节。这对于推动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开放,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刘东民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主任、副研究员,刘朋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研究助理;编辑:罗瑞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