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教学中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2018-05-19陈敏兰
陈敏兰
【摘要】在教育学中,智障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有限,一般的教育理论难以运用于智障儿童的教育实践,因此在智障儿童教育过程中,教育理论运用较为简单,导致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培养的理论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程度不高。
【关键词】智障儿童 自我效能 培智语文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031-02
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由于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有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简化教育内容,降低教育目标,然而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引导却经常表现出退缩、拒绝,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致也不高,导致教育效果一般,为了提高智障儿童的教育质量,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一、培智语文教学中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的重要性
智障儿童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其教育过程具有特殊性,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为了照顾特殊学生,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适当地降低学习目标、将教育内容简单化,但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仍然会因小困难而主动放弃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新知识时,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后习题的练习中结果较差,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毫无突破,学习成绩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动力,它是受教育者能否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念,即对自己行为的判断能力,自我效能理论在教育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智障儿童的自我发展意识较低,学习能力也较为低下,外界对于智障儿童的评价也比较偏向于否定,因此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我的评价便是否定的,导致智障儿童在教育前就形成了低自我效能感,在面临学习困难时不是主动学习与探索,而是主动放弃,因此为了提高智障儿童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智障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信念。
二、影响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的因素
智障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与其他学生有所不同,除了自身的学习经验、外界评价外,生理障碍也是影响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学习经验是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学习经验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反复失败而获取的成功经验也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式,然而智障儿童由于学生经验较少,教师与家长的特殊照顾导致智障儿童所接触到的学习经验与社会经验较少,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造成智障儿童对家长、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阻碍了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外界评价是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对学生有相应的教育评价,无论是鼓励、警示、告诫等等都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学生在接受到外界评价后自我效能感会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智障儿童作为特殊群体,经常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特殊照顾,接受到的外界评价往往是鼓励性的语言,因此智障儿童所接受到的外界评价相对单一,一方面智障儿童清楚外界对于自身群体的评价,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群体的特殊照顾,久而久之智障儿童在学习中难以有真正的学习体验,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生理障碍是影响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特殊因素,智障儿童由于身体原因,对于外界的刺激反应较慢,因此行动迟缓,加上外界评价的刺激,导致智障儿童对于事物的学习兴致不高,自我效能低下,从而影响了智障儿童的教育质量。
三、培智语文教学中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的探究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智障儿童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在一般课程中,教师的教育方法较为单一,课堂教学效果一般,甚至课堂中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教育情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自主回答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除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授给学生知识时,同时要教授学习课堂内容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课下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与技能,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先自主学习,再进行课堂学习。比如在培智语文中一名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父爱的含义,组织了以“我的爸爸”为主题的讨论活动,通过老师同学分享自己父亲的形象来总结父爱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了“父爱如山”词语的含义。
(二)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因此在智障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转变教育的传统观念,对智障儿童的群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智障儿童有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教育者要根据教育要求开展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首先要有自信心,要让学生能够积累学习经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切忌因为学生的特殊性而放弃教育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合理地调整教育内容,在教育中采用由浅到深、从易到难的教育理念开展教育活动,耐心教育学生,对于学生的成长要及时给予相应的评价与指导,而不是为了对学生的特殊照顾而一味放弃教育原则,通过鼓励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来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洗、洁、清这三个字,首先通过吃饭前先洗手这个生活习惯为例,让学生了解了“洗”的概念,又通过青菜经过水洗过之后便变得干净让学生理解了“清洁”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常识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对学习内容印象深刻,对汉字的学习与掌握也很快地接受了。
(三)制定培養计划,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智障儿童由于生理障碍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相对于来说较为低下,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结合教育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育计划,为了促使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学习内容可以先将学习内容拆分,为学生设立不同时间的小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实现小目标,一方面增强智障儿童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又保证智障儿童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会产生抗拒、退缩的心理,提高智障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制定合理地培养计划能够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适量的学习内容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舒缓的心理状态,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必然也会提高自我效能感。一名语文老师在讲授《春晓》古诗词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春雨的概念,通过播放春雨的动漫短片,让学生明白春雨的作用,通过对自身身边的自然现象分析,也让学生学到了相应的自然知识。
(四)端正教育评价,提高学生认识自己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为了照顾学生的感受,经常对学生采用温声细语的鼓励,甚至对于智障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不会专门批评指正,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不到自己的学习变化,甚至对于学习成果产生质疑。智障儿童虽然是一个特殊群体,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却不应该受到溺爱,教育是平等的,教师关爱学生的成长但是不应该把盲目的溺爱当作唯一的教育方法,比起溺爱学生更希望的是老师能够对自己有一个中肯的评价,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表扬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进步的地方,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有进步,从而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提高必然有利于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了影响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的因素,提出了创设学习情境、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制定培养计划、端正教育评价四种方法来在培智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
参考文献:
[1]张兰香.智障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
[2]陈丽兰.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思考[J].大观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