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精密进近在教学中的实施
2018-05-19覃杨
覃杨
【摘要】在飞行学生的仪表课程中,学生对非精密进近的理解和实施存在很大的缺陷,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整个非精密进近的过程和决策中存在修正不得当,情景意识差的问题,从而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
【关键词】超障余度 航段 修正 决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39-02
本文章先对非精密进近的程序设计做出简单的介绍,之后讲解每一航段的注意事项和教学中的实施,以及如何给学生灌输决策意识。
1.概述
只能提供航迹引导而不能提供下滑引导,精确度也比较低,这类进近叫作非精密进近,大约分类有LOC,NDB,VOR,目视盘旋。一个仪表进近程序,不论是精密进近还是非精密进近,通常由以下五个航段所构成。进场航段,起始进近航段,中间进近航段,最后进近航段,复飞航段。从起始进近点IAF到中间进近点IF,超障余度1000英尺。
从中间进近点IF到最后进近点FAF,超障余度500英尺。从最后进近点FAF到MDA(H)保持到目视下降点VDP或复飞定位点MAPT,超障余度250英尺。
2.每一段进近程序的重点
起始进近航段:该航段从起始进近定位点(IAF)开始,至中间进近定位点(IF)或最后进近定位点 (FAF)终止。主要用于航空器消失高度,并通過一定的机动飞行完成对准中间或最后进近航段。在仪表进近程序中,起始进近具有很大的机动性,一个仪表进近程序可以建立一个以上的起始进近,在这个航段中,学生应该用更多的精力控制飞机的水平和垂直航迹,并选择操纵压力小的时候仔细完成相应的简述和检查单。
中间进近航段:从 IF至FAF之间的航段。它是起始进近与最后进近的过渡航段,主要用于调整飞机外形、速度和位置,并消失少量高度,完成对准最后进近航迹,进入最后进近,这一段上学生的精力应该更多的放在放构型稳定状态,并且根据风的影响对飞机进行速度管理。
最后进近航段:最后进近航段是完成对准着陆航迹和下降着陆的航段,其仪表飞行部分是从FAF,至复飞点(MAPt)为止。其目视飞行部分可以向跑道作直线进入着陆,或向机场作目视盘旋进近,这一航段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学生除了需要保持好下滑轨迹之外,情景意识和复飞决策都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强。
复飞航段:从复飞点(MAPt)开始,到航空器爬升到可以作另一次进近;或回到指定的等待航线;或重新开始航线飞行的高度为止。当判明不能确保航空器安全着陆时,进行复飞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手段,因此, 每一个仪表进近程序都应规定一个复飞程序,这一航段学生要养成在进近之前都做好相应的简述,保证复飞心中有数。
3.传统的梯度下降的不足
由于在传统下降中,飞机可以直接下到最低下降高平飞,这样可能导致飞机初始下降梯度大,飞机不稳定,在仪表气象条件下,可能导致飞机在真高75米(250英尺)的高度上延长水平飞行,并可能导致最后进近时下降梯度过大或过小,增加了飞行关键阶段的工作负荷和发生差错的可能性,所以学员应该更多的掌握CDFA(连续进近下降)。
4.推荐使用连续进近下降(CDFA)
CDFA特定决断高度/高(DDA/H)由区别与MDA,使用CDFA技术的过程中执行复飞时,不得使飞机下降至MDA/H以下由运营人在公布的MDA/H以上确定某一高度/高,当下降至此高度/高时,如果不具备着陆条件,应开始复飞,学员应该充分明白使用DDA的意义是为了增大安全余度,因为复飞容易损失高度从而低于超障高度。
5.修正
有飞行就一定有偏差,有偏差当然就要修正,垂直航迹的偏差修起来,往往有些手忙脚乱。如果飞行员在五边将FPV(下降角度)在1-8度之间来回调动,飞机一会儿偏高,一会儿偏低,这说明他对于修正量没有底。在这里介绍一种方法,没增加1°FPV,那么飞机每前进1NM将修正100ft的高度。使用在飞行训练中,因为飞机不能直接算出瞬时FPV,那么根据三角定理,不难看出1°FPV对应1.7%的下降梯度,比如,如果学员下滑道高了,想增大1°FPV去修正,假设当时的地速70节,那么学员就应该在当前下降率的基础上增加119ft/min的下降率,这样,1NM的距离下滑道将会修正100ft,从而在下滑道有偏差的时候,修正做到心中有数。
6.简单介绍VDP(目视下降点)
在最低下降高用3度下滑角对应出来的五边位置,通常在复飞点之前,这一点如果没有建立目视参考,复飞意识应该马上加强,这一点可以在地面上计算,在进近简述中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心算法,并且找出VDP在五边中的位置,作为复飞意识加强点,这一点更大的保证超障和安全余度。
参考文献:
[1]何永威.仪表飞行指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