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现状调查
——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8-05-19赵梦媛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利弊教学管理精准

赵梦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精准化管理模式是我国著名管理专家陈向航先生率先提出的,其是以人为轴心,采用最适宜最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对管理对象、管理流程、管理机制等管理要素实施精确的管控,最大限度地提高命中率和正确度的科学管理系统[1]。它使管理者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因外界因素而导致盲目操作,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创新性与学生管理的科学性。但由于“精准化管理”在医学教育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教师对其管理内容、模式、效果等认知有限,为此,本文对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20名专业教师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从事本专业教育工作一年及以上,对本研究表示理解和支持,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工作年限不足一年,未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不愿配合。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此问卷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预调查后修订而成,重测信度为0.78,内部一致性Cronbachc’s值为0.82[2]。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人口学资料,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籍贯、最终学历、工作年限、对教学工作喜爱程度;第二部分是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现状调查问卷,包括4个维度,45个条目。4个维度分别是“精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共10个条目),“精准化管理”的内容模式(共11个条目),对学生管理的利弊(共12个条目),对师资队伍管理的利弊(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制,“完全同意”计5分,“完全不同意”计1分,每个条目采用正向计分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8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统计描述(均数±标准差)和方差分析[3]。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120名高职院校教师年龄为29~55岁,平均(35.52±2.16)岁;男性 56人(46.7%),女性 64人(53.3%);籍贯:城市 80人(66.7%),农村 40人(33.3%);最终学历:本科32人(26.7%),硕士研究生82人(68.3%),博士研究生6人(5.0%);工作年限:1~2年33人(27.5%),3~5年45人(37.5%),>5年42人(35.0%);对教学工作喜爱程度:喜爱57人(47.5%),无所谓49人(40.8%),不喜爱14人(11.7%)。

2.2 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现状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情况

2.3 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见表2、3)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水平较低,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对学生管理的利弊、对师资队伍管理的利弊、“精准化管理”的内容模式、“精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究其原因:(1)“精准化管理”最早被应用于大型企业等,如国美、苏宁、蒙牛、伊利等,它们将专业性强和目标明确的“精准化管理”理念融入企业文化理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关于将其应用于高校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大部分教师对此不熟悉[4]。(2)专业教师大多将精力放在备课、讲课、技能操作、科研写作方面,与行政人员相比,他们管理方面知识缺乏。

表2 不同工作年限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情况比较(±s,分)

表2 不同工作年限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情况比较(±s,分)

F值P值“精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精准化管理”的内容模式对学生管理的利弊对师资队伍管理的利弊维度 1~2年21.37±1.35 21.61±2.38 29.76±3.87 29.57±2.16 3~5年22.08±2.45 21.85±1.52 30.89±2.18 30.45±3.63>5年22.53±2.87 22.14±2.39 31.18±1.76 31.13±2.45 1.563 1.247 1.407 2.054 0.000 0.000 0.001 0.001

表3 对教学工作喜爱程度不同的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情况比较(±s,分)

表3 对教学工作喜爱程度不同的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情况比较(±s,分)

P值无所谓20.45±1.35 21.02±1.76 29.88±1.72 30.26±2.65维度 喜爱21.26±1.63 21.34±2.24 29.54±2.12 30.72±1.23不喜爱20.23±2.17 20.86±2.52 29.14±2.75 29.78±2.19 F值“精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精准化管理”的内容模式对学生管理的利弊对师资队伍管理的利弊0.361 1.421 2.402 1.305 0.000 0.000 0.000 0.001

3.2 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不同工作年限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情况分析 表2显示,不同工作年限的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精准化管理”的内容模式、对学生管理的利弊、对师资队伍管理的利弊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究其原因,工作年限较长的教师大多参与了行政管理和教学的双重工作,他们需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兼顾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同时他们拥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社会阅历,在工作中会以目标为导向,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体现出科学性和效率性[5];而新入职的教师忙于备课、上课等基础性工作,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管理方面的艺术,受环境、时间等的制约较大。

3.2.2 对教学工作喜爱程度不同的教师“精准化管理”认知情况分析 表3显示,对教学工作喜爱程度不同的高职院校教师“精准化管理”的发展现状、“精准化管理”的内容模式、对学生管理的利弊、对师资队伍管理的利弊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究其原因,喜爱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激情和较好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更热衷于探索与教学相关的其他事务,如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学生的心理健康等,这便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保障[6]。

4 小结

“精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精”是指专业性及核心竞争能力强;“准”是指有明确的目标,并能准确地命中顾客的关键需求。“精准化管理”在高校教师、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尚处于萌芽阶段,其目标的确定、过程的监控、结果的把握还需完善。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精准化管理”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能使领导的决策更科学化、信息化[7]。

参考文献:

[1]吴双,陈维,何浩.教学管理精细化与管理手段信息化改革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67-68.

[2]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颜虹.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晏存育,杨益梅.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4(12):88-89.

[5]王黎明,张琳,王黎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优势与实践[J].学园,2012(14):60.

[6]赵霞.医学专科实施“专业导师制”精准管理模式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7):78-80.

[7]颜巧元.精准医疗背景下护理学科面临的挑战[J].护理研究,2016,30(10):3713-3716.

猜你喜欢

利弊教学管理精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利弊怎么看
微型学习之利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