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考核及教学形式比较

2018-05-19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口试护理学形式

李 茉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1 中德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考核形式

1.1 德国双元制学校考核方式

德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学校毕业考试内容、评价标准、考试组织及实施做出了严格规定。毕业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方式,即职业学校和培训企业负责教学与培训工作,毕业考试由行业协会负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毕业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实践与口试,旨在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职业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机械大类专业为例,毕业考试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在第二学年结束时举行,占总成绩的40%,包括3种形式,即完成一个综合性工作任务、针对该工作任务的口试、针对该工作任务的笔试。第二部分在职业教育结束(一般为三年半)时进行,占总成绩的60%,包括4部分(被称为考试领域),即工作任务、合同与功能分析、加工技术和经济与社会学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工作任务有两种考试方式,即企业真实任务和(模拟)实践任务。企业真实任务和(模拟)实践任务考试均包括专业口试部分[1]。一般情况下,考试委员会根据企业真实任务的资料准备专业口试主题。专业口试中,考生要设法证明自己已经具备分析及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1.2 德国护士学校考核形式

由国家考试委员会制定统一的考试大纲,各州每年组织两次考试,考试合格颁发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分笔试、实践、口试3部分。笔试内容包括护理学、疾病学、公民法、基础医学等知识。实践考核分两天进行,考生抽签选定4名患者,书写护理病历,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口试涉及护理学、疾病学、心理学、卫生学等知识,护生与患者交流半小时后,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考试委员会给予评判[2]。

1.3 我国护理专业考核形式

由卫生部负责组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颁发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017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除甘肃省直和兰州考点仍采用纸笔考试外,全国其他地区均采用人机对话考试。在以前的纸笔考试中,考生需要阅读纸质试卷,然后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实施人机对话考试后,考生在计算机屏幕上阅读试题,并通过鼠标和键盘操作完成作答。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专业实务科目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护理相关知识,有效且安全地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的临床运用等。实践能力科目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护理任务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等知识的临床运用。

2 中德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形式

2.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形式

主要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形式,学习领域课程是由若干学习领域组成的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每个学习领域对应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对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一般来讲,一个专业通常包括10~20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分科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模式的弊端,尤其是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脱节的问题。

2.2 德国护士学校教学形式

理论课由人文科学、护理理论、医学基础3部分构成,包括护理法律法规、解剖、微生物、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等课程。实践课由基础护理、家庭护理、专科护理3部分构成,包括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课程。采用的教学形式为:对一种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治疗、护理等进行讲解和实践。如讲解肝脏时,由医生讲解肝脏的解剖、生理功能、生化指标等,护士学校教师讲解常见病及其护理[2]。

2.3 我国护理专业教学形式

分学科体系进行授课,专业基础课包括解剖、生理等,专业课包括基础护理学及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各学科教师根据各自的独立教材进行授课。一般来说,一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专业课。比如一年级讲肝脏的解剖、生理,二年级再讲常见肝脏疾病的病因、表现、治疗及护理。这易导致学生学习缺乏连续性。

3 中德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考核及教学形式比较(见表1)

4 结论

表1 中德职业教育护理专业考核及教学形式比较

4.1 实现了教考分离

教考分离是实现客观评价学校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4.2 考核组织者具有权威性

考核合格后均颁发国家承认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技术工人证书。

4.3 考核形式的特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护士学校考核形式包括实践、笔试、口试,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符合职业教育特点,能体现德国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多样化、个性化。我国护理专业考核只有笔试这一种形式,考核形式和评价标准单一,与护理专业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不符。职业教育强调技能训练,但与技能训练配套的考核和评价方法滞后,会影响职业教育教学成效。

5 我国护理专业考核及教学形式改革

我国护理专业考核形式改革可体现在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上,这项赛事的考核形式就是将实践和笔试相结合。实践考核是以一个临床工作场景为背景,考生对标准化病人(SP)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与SP沟通,以取得SP的配合。笔试形式是给出一个病例,让考生写出相应的护理诊断以及护理措施。

而我国医学教育考核及教学形式改革较早,中国医科大学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的支持下于1997年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0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应用于五年制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外、妇、儿、精神科护理学临床技能考核,这种考核形式要求考生参加多个站点的考试。标准化病人(SP)的出现弥补了在真实病人身上进行操作的弊端,增强了实际操作性[3]。后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和标准化病人被逐渐应用于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如用于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外、妇、儿科护理学和护患沟通等课程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黄方慧,赵志群.德国职业教育毕业考试质量控制经验及其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2):74-77.

[2]周荣慧,孙佩珍,陈立,等.德国护理教育[J].山西护理杂志,1997(4):46-47.

[3]林勋,蒋健,邹菁,等.SP及OSCE在医学生临床技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5):544-545.

猜你喜欢

口试护理学形式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我省将于7月25日前公布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BEC加试:口试成了成败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