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8-05-19张玉虹
张玉虹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产科,新疆 博尔塔拉 833400)
随着百姓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孕妇营养较足,使临床上胎儿过大发生率亦随之提高,进而增加产妇分娩难度,分娩进程显著延长[1]。为明确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效果,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予以对比分析,现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年龄20~30岁,平均(25.00±2.30)岁,孕周37~40周,平均(38.50±0.03)周,文化程度:初中至高中30例,大专至以上25例;实验组65例,年龄21~30岁,平均(25.50±2.50)岁,孕周38~40周,平均(39.00±0.05)周,文化程度:初中至高中35例,大专至以上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轮班制助产护理模式,产妇可自由选择体位,等待产妇宫颈口全开后,嘱咐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分娩出胎儿。实验组予以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具体内容如下:一是,为产妇介绍院内基本环境,促进产妇快速熟悉医院环境,并在其待产期间,阐述相关注意事项。二是,因大多产妇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护士可应用语言沟通和音乐播放等方式,消除产妇上述不良心理。三是,为产妇讲解自然分娩的原则与效果;四是,产妇第一产程开始后,为缓解产妇疼痛,告知其可随意更换体位,并依据宫缩的频率,适当调整呼吸。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各个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对比两组分娩结局,评估内容包括剖宫产、自然分娩、阴道助产三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三产程时间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产程时间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第三产程(min)对照组 55 9.20±0.50 60.20±±8.00 10.32±3.20实验组 65 6.32±0.40a 35.60±5.50a 6.25±1.30a时间 n 第一产程(h)第二产程(min)
2.2 两组分娩结局对比
对照组剖宫产30(54.55%)例、自然分娩15(27.27%)例、阴道助产10(18.18%)例,实验组分别为10(15.38%)例、45(69.23%)例、10(15.38%)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与医疗技术及护理水平不断提升,产妇对护理要求亦随之提高,愈来愈多产妇对阴道分娩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从而显著影响分娩质量,进而造成产妇依从性较低[2]。为明确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予以对比分析。
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第一产程(6.32±0.40)h,第二产程(35.60±5.50)min等产程时间均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自然分娩率69.23%显著更高;表明将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应用于产妇中,不仅可显著缩短患者三产程的时间,且可显著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责任制助产与产时体位管理的特点为:从产妇产前的沟通直至产时的指导,可显著促进护患保持良好关系,从而使产妇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与依赖感,进而提高其依从性。并于沟通过程中,责任助产护士更加熟悉产妇的动态状况与基础信息,从而可在分娩中制定个性化的分娩措施。于产前,为产妇详细介绍自然分娩的优势与目的,在此基础可对产妇举阴道成功分娩案例,从而增强产妇的自信心,进而消除心理紧张、恐惧等心理。产妇于待产期间,护士应陪伴产妇予以各种检查,了解胎位与胎儿状况,并告知其可取舒适体位;于宫缩时,应采取大步行走、跨马位、蹲位等,因自由舒适体位,可促进胎儿下降,从而缩短产程,进而减轻疼痛。受外部环境与时间例数等限制,关于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未予以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究,并予以充分补充。
综上所述,将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应用于产妇中,不仅可显著缩短产妇产程时间,且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及降低剖宫产率与阴道助产率,从而显著减轻产妇分娩痛苦。
参考文献
[1] 张 宇,刘 超.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0(6):721-722.
[2] 思耀芬,贺秋园,杨美玲.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453-456.
[3] 张 宇,刘 超.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产时认知能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5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