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岛状皮瓣与传统皮瓣移植术在手部组织缺损与手指修复中的效果对比

2018-05-19李星星朱旭勇

中国医疗美容 2018年4期
关键词:移植术手部皮瓣

李星星,朱旭勇

(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手外整形外科,江苏 宜兴,214200)

手部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身体器官,其损伤亦可由多种因素造成[1]。研究表明[2],挤压、撕脱、切割、压碾等均是常见的事故原因,且患者多伴有肌腱、血管、骨骼等内部组织外露,无皮肤保护,这会极大提高感染几率,增加手术风险。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岛状皮瓣移植术为手部组织缺损及手指修复提供新方向,使外科手术成功率得到极大提升[3]。岛状皮瓣是由具有血液供应效果的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组成,本身具有生物活性,易于存活[4]。传统皮瓣移植术在切取时仅保留指动脉及周围少量软组织,但有研究指出,这种修复方式效果有限,且具有一定风险,需加以改良[5]。目前,改良皮瓣移植是将指神经背侧感觉支及营养血管一同保留,并在切取时保存好伴行静脉。为探究改良岛状皮瓣在手部组织缺损与手指修复中的效果,本研究选取40例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手部组织缺损及手指修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15-65岁,平均年龄为(38.66±7.38)岁。挤压伤5例,撕脱伤7例,电灼伤3例,切割伤9例,压碾伤6例,爆炸伤6例,其他伤4例。观察组男23岁,女17岁;年龄为14-67岁,平均年龄为(38.41±7.73)岁。挤压伤6例,撕脱伤8例,电灼伤4例,切割伤6例,压碾伤4例,爆炸伤7例,其他伤5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手部组织缺损者;伤后2h内入院者;意识清晰,依从性良好者;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凝血障碍者;合并出血性疾病者;患有继发性高血压者;心、肝、肾、肺功能异常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伴有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者;有精神疾病者;无法配合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4 方 法

两组均采用臂丛神经麻醉,进行手术清创,并严格依据手术标准操作,避免由医务人员操作失误引发的不良事件。选择皮瓣时遵循以下几点:(1)选择皮肤质地、颜色近似的部位为供皮瓣区;(2)以局部、邻近皮瓣,安全简便的方案为首选;(3)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延迟”及间接转移;(4)皮瓣面积大小应比创面大20%左右。对照组采用传统皮瓣移植术治疗,根据患者损伤部位及实际情况选取皮瓣,保留指动脉及周围少量软组织,确定皮瓣大小后切取并进行移植,全过程遵循保障存活率、简便快捷的原则。观察组采用改良岛状皮瓣移植术治疗,根据患者创面大小、形态,设计以指背神经与伴行链式血管束为蒂的皮瓣。首先沿设计切开皮肤,切至深筋膜,沿其下向掌面分离,将血管神经束完整保留于皮瓣蒂内,略带脂肪组织,游离整个皮瓣,但分离时需确保指神经血管束完好无损,同时向近端游离约3cm,使皮瓣可自由旋转。以包含血管神经束的一侧为蒂,旋转后覆盖创面,常规缝合。

注意:(1)对于指端缺损者,选取皮瓣时保障远侧指间关节指动脉交通支的完整性,以确保蒂部组织伴行静脉活性;(2)对于指腹缺损者,设计皮瓣时偏向背侧;(3)对于拇指近、中节指背软组织缺损者,选取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旋转修复,直接缝合;(4)对于软组织缺损者,移植食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加压包扎;(5)对于拇指外手指软组织缺损者,选择同指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加压包扎。两组术后均进行统一镇痛、给药、知识宣教、并发症防护等常规护理,术后2个月内观察皮瓣存活状态,2年内定期随访。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 于两组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设置疗效标准[6]。显效:术后皮瓣供血充足,肤色、弹性良好,患肢活动范围达正常肢的80%及以上;有效:皮瓣血供、肤色、弹性与正常肌肤差异较小,创口基本消失,患肢活动范围达正常肢的50%以上;无效:皮瓣血供不足,肤色暗沉发黑,几乎无弹性,并且患肢活动范围低于正常肢的50%。临床疗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40×100%。

1.5.2 不良发应发生率 观察并统计两组恢复期间疼痛、血管危象、皮肤脱落、功能障碍发生例数,计算总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常规岛状皮瓣移植术仅是选取指动脉及少量软组织皮瓣作为供区,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蒂部压力,改善静脉回流,降低血管危象,但是,容易伴随供血不足,且血管堵塞及脱落率较高,对预后将产生不利影响[7]。改良岛状皮瓣则是根据组织缺损及修复需要就近选择供区,便于转移血管丰富的优质皮瓣。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亦证明改良岛状皮瓣用于治疗手部组织缺损及手指修复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良岛状皮瓣移植具有抗感染能力强、指背神经保存完整等优势,且实际操作时灵活简便,易于掌握,可有效推广[8]。研究表明[9],就近选取皮瓣供区不仅能有效覆盖深层创面,保障神经系统的完整性,修复软组织缺损,而且利于功能重建及器官再造。临床实践表明[10],改良后的岛状皮瓣用于移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及修复,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同时发现,移植后的皮瓣成活率高,不易感染,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极具应用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改良岛状皮瓣用于治疗手部组织缺损及手指修复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改良岛状皮瓣移植除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优点外,以创口就近选取皮瓣,无论是顺行或是逆行切取,均可保障其血供良好,由于临近的优势,采取的麻醉方式及麻醉位置差异较小,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移植后的不良反应。因移植皮瓣同样来自于手部,与创口皮肤质地相近,修复后外观上亦不会显得臃肿、突兀,符合现代美学要求[11]。但需注意的是,术前必须明确皮瓣血管轴心线及旋转轴心点,设计面积应比创面略大,因为面积过小会造成缝合张力大,影响其存活及血供,但是过大后又容易导致术后臃肿,以往临床上移植失败病例大多数均是由于皮瓣规格不适宜造成,因此在实际切取时需尤其注意[12]。另外,解剖血管蒂时需将周围的浅筋膜一同切离,保证皮瓣内包含血管,特别是食指背侧处,此区域动脉与神经及静脉并非伴行,若切离是稍有不慎容易割破血管壁,影响手术质量。设计逆行皮瓣时可于远端切一三角长形皮岛,可有效防止皮瓣因旋转时张力过大导致血管蒂受压,影响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改良岛状皮瓣治疗手部组织缺损及手指修复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陈益,王胜伟,李文东.断指再植后发生静脉危象患者外科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0): 84-87.

[2] 王辉,杨晓溪,王斌,等.逆行穿支皮瓣接力修复第2~5指的中或末节及供区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7,40(6): 540-543.

[3] 陈益,李文东.两种不同手术方法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效果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6): 14-19.

[4] Hatta M,Miyake Y,Uchida K,et al.Keratin 13 gene is epigenetically suppressed dur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a human keratinocyte cell line[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8,496(2):381-386.

[5] 董凌波,赵丹娟.大、小鱼际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指骨外露创伤手术的临床疗效[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4): 679-680.

[6] 黄素芳,王朝亮,王仲秋,等.指腹筋膜瓣联合甲床移植修复伴指骨外露的甲床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7,33(6): 456-458.

[7] 李健,蓝益南.游离腓肠内侧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指多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0):882-884.

[8] 张远军,张绍海,凌宇,等.食指近节桡侧逆行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远节横形软组织缺损[j].中医正骨,2017,29(1): 60-62.

[9] Killian T,Dickopf S,Haas A K,et al.Disruption of diphthamide synthesis genes and resulting toxin resistance as a robust technology for quantifying and optimizing CRISPR/Cas9-mediated gene editing[J].Sci Rep,2017,7(1):15480.

[10] 蔡晓明,王欣,张健,等.游离前臂骨间后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7,33(5): 387-389.

[11] 林红.手指操功能锻炼联合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在Ⅱ区屈肌腱损伤术后的作用效果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8): 1504-1505.

[12] 陈伟听,王健,王大斌,等.指腹旋转皮瓣修复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23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7,40(6): 584-586.

猜你喜欢

移植术手部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围手术期难治性冠状动脉痉挛临床分析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分析
翼状胬肉切除伴自体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