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育道德氛围,培养核心素养

2018-05-18陈成就

关键词:道德规范实践活动诚信

陈成就

【摘要】 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小学生思想品质素养教育,抓得越早效果越好。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证实儿童的道德推理水平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上升而越来越高。明理导行,学先进、开展“收集杰出人物事迹”活动,孕育友善氛围,培养诚信品质。

【关键词】 实践活动 道德规范 诚信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83-01

0

以学生原有道德认知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素养发展,继承传统美德,形成优秀品质。从日常每件小事抓起,营造友善的舆论氛围,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潜意识,学习找出与同龄人差距,不断对照健康心理评价标准,纠正不良心态,在体验性活动中培养自身道德素养。

一、学先进高尚道德,熏陶情操

在育人氛围中,引入高尚道德情操模范事例供摹仿学习。激发奋发向上斗志,增强对人文素养关注,一个感人的先进典型事例可强烈震撼学生心灵,焕发无限激情,唤起心灵模仿。

(一)学习身边好伙伴,励志有为

从认识身边“文明学生”、“三好学生”、“美德少年”、“优秀班干部”等好榜样着手。各具特色的小杰出人物各方面心理素质比较稳定,积极向上热心为班集体服务,他们的言行在班集体中有一定的感染力。在班中开展“学习身边好伙伴”的活动,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座位编排上把道德规范意识薄弱的与道德情操高尚的学生坐在一起,让其观察同位是怎样友善处理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使学生感到亲近可学,激发学生学习榜样、效法榜样的动机,增强教育效果。学习身边好伙伴,教育学生多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有利于引导道德规范意识薄弱的学生调整、矫正自己的道德行为,逐步向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靠拢。

(二)开展“收集杰出人物事迹”活动,塑造良好素质

欣赏杰出人物品质这是一种以小学生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引导小学生仅欣赏身边同伴的优点,还是不够的,从培养小学生健康向上的素养品格出发,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会学习社会上杰出人物的优秀素养。例如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名人陈少白故居较接近,组织小学生参观,欣赏名人爱国爱乡的核心素养。将欣赏杰出人物与小学生被唤发的情感沟通起来,对于塑造小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起到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利用美的形象:典型示范,榜样引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杰出人物的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小学生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体验性实践活动,进而在道德情感的熏陶中,形成健全的奋发向上的人格。让小学生将语文教材中描绘杰出人物事迹的课文及课外搜集到的讲述杰出人故事的篇章汇编成一本小册子,引导小学生阅读优秀文艺作品,感悟杰出人物的高大形象。

二、在“我爱我家实践比赛”活动中,学会担当

在班中开展“我爱我家实践活动”比赛,每个小学生用一本小册子记录自己每天做了什么家务,用简单的日记格式写下来,家长阅后签名。每周五评选出“劳动之星”。会做、乐做家务与不会做家务的小学生,其心理素质不一样。会主动做家务的,内心会产生一定的家庭责任感,心理上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其个性心理素质如:意志力、自觉性明显胜过被动做家务的小学生,并形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不会做家务的小学生由于没有明确行动目的,勉强干了几下,心理上便觉得辛苦,劳动半途而废。在家教方法上,引导家长教育孩子学会为大人分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如开展家中垃圾清理实践活动比赛,开展了“家中垃圾从哪里来”、“家中垃圾的处理”、“垃圾也能变成宝”等系列活动。在日记中,学生深有感触写到:妈妈天天做家务忙忙碌碌、辛辛苦苦的,所以我们应该体谅妈妈,爱妈妈。也有小学生在日记中写到:通过家中垃圾清理活动,使我懂得了劳动干活不能半途而废,要有始有终。小学生还谈到:做孩子的要孝敬父母,减轻家务负担……

当学生形成热爱家务劳动的氛围后,学生们都争着为班集体多做好事,都愿意为社区多做有益的事。关注小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弘扬每一个小学生在家务劳动中的闪光点,使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阅读经典,培养诚信素养

在班里举行阅读优秀书籍活动课,分组将学生的书桌,四张靠在一起,抽屉口对外,方便学生从中找书。鼓励学生把家中优秀健康的书籍都拿过来供大家分享。队员们拿来了《弟子规》、《少先队员》、《聲律启蒙》、《大爱无痕—名人的童年轶事》等一大批健康有益的思想教育类书籍,每个少先队员都看得入了迷,经典文化书组内交流看,邻近的组交流看。建立班的图书角,每个队员都从经典书籍中汲取精神力量,从中找出自身的差距。

阅读中我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切的阅读氛围中获得直接体验。采取情感陶冶、以情育情的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像等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老师呼吁同学们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学习条件,努力学习,多阅读经典文化,健康成长。在队员大量阅读经典文化后,开展“向名人学习”故事会,讲述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如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故事《华罗庚和他的老师》等主题活动。

教育中,常用辨析说理、价值判断、道德评价等情感升华方式,促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道德行为动机。名篇佳作无不凝聚着作者的智慧才华,积淀了作者珍贵的人生经验,闪耀着他们的高尚情操。名篇佳作为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正是其心理个性倾向性显露的时期,也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引导小学生开展体验性实践活动,是心理情感的一种高层次的体验,促使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心理素质向着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注重价值观体验和道德实践,让小学生在友善的氛围中学习、深化道德认识,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小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实践活动诚信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