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5-18卢昭列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能力学生

卢昭列

【摘要】 实验作为物理教学中实事求是的有效手段,也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载体,通过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也能更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67-01

0

现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由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类学科,实验活动开展的目的是探寻事物的规律性,这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效途径。学生掌握良好的设计能力和实验能力,这不仅能成为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前提保障,更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关键要素,多提升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有直接影响。

一、以教材实验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教材中为学生设置很多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中需明确的标注出实验开展的目的、原理、器材和步骤等各个流程。

教师在实验活动开设之前,先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预习,这才是完成好实验的保障。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更能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操作活动,进而能让实验的整体思路异常清晰,也能让实验得处理方法更为得当。例如,实验活动中使用安倍表和伏特表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的时候,先要安排学生阅读实验内容,结合课程的要求选择电路和器材,然后根据数据的情况设置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做图法,让学生对实验有着直观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阅读实验全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独立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例如,在预习的时候有的学生会遇到利用两只伏特表测定电源电动势能的情况,但是由于只有两只电压表,量程已经知道,但是不知道内阻是多少,而只有一支干电池存在,在它内阻不能略去的情况下,不知道等于多少,所以要将两只电压表和电键与导线连接在一起,用以测量这个电池的电动势能。第一,要求学生画出测量用电的电路图;第二,导出计算机电动势的基本算式。学生自行设计电路的时候,能从理论上验证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在实验中能通过实验进行再次验证。总之,通过预习的方式,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发展能力。

二、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日常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现象展示了各种物理知识,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对于生活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观察生活,寻找生活当中的物理现象,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弹力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小实验做为引导。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展开预习,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教师要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一个塑料瓶子和一根吸管,教师自己也需要准备一个玻璃瓶子。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先将瓶子装满水,用吸管穿过瓶塞,再将瓶塞塞好瓶口。这时,当拥有挤压瓶子时,便会发现瓶子出现了形变,瓶子当中的水面明显上升。当学生松开手之后,水面也随之下降到原来的位置。这个简单的实验便说明塑料瓶易产生形变。之后教师再用自己手中的玻璃瓶进行同样的实验,这时便会发现实验现象非常不明显。通过这种实验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精力都集中到课堂当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有效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演示性实验,通过实验进行物理知识的渗透,从而让学生在实验的趣味性所吸引的同时,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三、开展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探索性实验的开展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知识,针对特定的课题,提出自己的方案,并研究设计出实验的具体方案,对结论进行验证和假设,归纳实验当中所展现出来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探索性实验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有效调动自身兴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意识。

例如,在学习磁场与电流相关知识点时,教材当中强调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在这种情况下F=BIL.这时便会有学生产生疑问,如果导线与磁场之间的方向不垂直的话会怎样呢?学生自己动手展开实验操作,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过程当中的现象进行观察。最后会得出相应的结论,不垂直时也能够产生同样的作用,并且在对比的过程中会发现:导线方向垂直于磁场时,所产生的安培力最大,导线平行于磁场时,安培力最小。当导线斜交磁场时,安培力介于最大力与最小力之间。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能够有效掌握实验的方法,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逐渐打开思路,将自己的思维活跃度进行提高,非常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会使得学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个人能力。

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充分地利用物理的实验性,以更好地激发其学生的兴趣。使用科学的引导方法,能鼓励学生在自主的进行探索,通过导入实验的方式,能获得问题,进而能寻求出问题的答案。结合实际的生活,能让物理学习更好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能更好地体现出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陈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4(23):45-47.

[2]吳香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心得[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78-79.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创新能力学生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赶不走的学生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学生写话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聪明的学生等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