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探析

2018-05-18程蓓蓓

考试周刊 2018年4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运用微课

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视频作为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微课视频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重点难点环节、预习复习环节、演示实验环节等运用微课视频教学,全面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运用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的教学应当改变传统知识灌输式的传授方式,通过微课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展示生物知识生动形象的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主动,促进学生生物学习效率的提升。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如运用于课堂导入环节、课堂教学环节等,都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和生物原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全面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一、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格外重要:

1. 有利于促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生物是一门研究万千物种的学科,生物学中有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微观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用语言难以生动地描述生物知识的属性。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首先,微课作为信息技术背景下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将很多微观的知识变得宏观,如在研究分子结构及运动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分子结构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知识理解更加容易;其次,微课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生物学科的教学更加有声有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2. 有利于突破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客观来讲,微课教学手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知道,生物学中有很多深奥、难懂的知识,而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难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针对这样的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微课视频教学,加强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同时,在课后,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与学生共享,让一些在课堂中似懂非懂的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3. 有利于活跃生物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的氛围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是极大的。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微课教学手段的运用,如课堂导入环节的运用、课堂教学环境的运用等,都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听课的状态,并且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这样的教学手段运用,对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教学手段的运用探析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迎合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1. 利用微课进行导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导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虽说這样的导入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期反复使用,难免会让学生感觉到疲倦。微课在高中生物导入过程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全面提高生物学习效果。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内容,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搜集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微课视频进行导入;教师亦可自己制作微课视频,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全面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 指导学生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和复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教育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微课视频进行自主预习和复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DNA分子结构》章节内容时,可以将呈现DNA分子结构的微课视频与学生共享,要求学生预习,并回答问题:DNA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有多少条染色体?等等,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直观地观看微课视频,思考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利用微课开展趣味实验,创新高中生物实验模式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实验教学往往是通过实验室的方式开展。这样的实验形式,可以说是最佳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到生物课时少、教学时间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高中生物教师不能随时开展实验室实验,这就给课堂趣味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教学的方式,给学生开展演示趣味实验,让学生结合实验的过程以及现象,深入学习生物学知识,不断探索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原理,推导生物方程式,全面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微课视频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重点难点环节、预习复习环节、演示实验环节等运用微课视频教学,全面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伟平.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M].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诸葛莹.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5(35):201.

作者简介:

程蓓蓓,贵州省遵义市,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运用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