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018-05-18庄杰彬

关键词:抽象思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庄杰彬

【摘要】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学生应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学科技能,更要以此为基本,培养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能力。物理学科是高中重点学科之一,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培养学生物理技能的主要阵地。传统物理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教学问题,如“重知识、轻方法;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等,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新课改后,实验教学的地位得到确立,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对实验教学和学生素养教学展开了调研和探究。本文以物理实验教学为突破口,重点探究了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力求帮助学生终身发展创新。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084-01

0

1.利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优势

高中物理学科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在物理实验中充斥着抽象思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物理学习能力紧密相连,学生只有理解并掌握了抽象思维的运用方法,才能顺利完成实验教学,提高自己的物理学科素养。物理学科的各个单元看似独立,实则相互联系贯通,期间有规律可循。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自主认识到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系统。物理学中所研究的运动形式和特点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运动现象的抽象和近似,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更容易通过具象的理念表述方式理解抽象知识,打破常规,从宏观、微观等多个角度来解构物理知识,尤其是在学习一些具有一定的难度的知识点时,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多个角度,通过实践构建更广阔的物理学习观念。在学习电场、动量及其应用、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等内容等的过程中,导入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教材上单一的知识点,并据此学到更多元的知识内容,丰富学习经验和实验经验。

2.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

2.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首先就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学生的认知和总结水平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只有首先对物理理念有一个全面了解,才能进一步挖掘理念的本质内容,有效提高思维活动的效率。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抽象与概括相统一,在学生展开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散和拓展自己的思维,最终对物理现象形成自己的认识,构建完整独立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抽象思维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分为多个方面,如果实验中学生缺乏抽象思维,就很难对抽象的理念有真实的理解,如果学生不能形成事物的概念,就無法推动自身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在分析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明确的教学方向,在分析中促进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展开实验分析。如在展开圆弧教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观察和总结模型的运动规律,分析其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学生在思考中就能加深对圆弧运动的认识。

2.2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高中物理当中包括实验基础、理论知识、数学关系、物理规律和实际应用等。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实践技能,首先需要构建物理框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正确思考、理性发散。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切入,首先,在让学生学习理论概念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对所要实验对象的逻辑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实验的重难点,并据此展开逻辑推理,分析实验中问题的探究方法和细节。同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探究方向,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方向,明确教学目的,为学生创设一切有助于逻辑推理的条件。学习过程中,教师既不能离学生太近,限制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又不能离学生太远,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正确的了解。给予学生正确、适度的指导,更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提高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创新能力。又如在制作水果电池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水果制作电池,还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验证电池产生的电流。如有的学生结合小灯泡、发光二极管、音乐卡等。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生会对原电池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2.3结合学生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的培养方法,是化解高中物理教学问题的关键。在物理的学科领域当中,抽象思维的培养方法应该有这几个方面,即:理论归纳、知识探究和科学推理,从而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高,并且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实验现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细节的架构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而总结出学习规律,培养出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抽象思维方法包括了知识演绎、比较、区别、推理和模块建设等几个方面。例如,教材中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探究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为了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将之拓展为多个实验,如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理实验等,学生有了具体的探究目的,就更容易展开高效率的思维活动。在探索性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并非单纯的实验方法和原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主提高的窍门。

[ 参 考 文 献 ]

[1]张后坡.高中物理教学中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湖南中学物理,2014,(08).

[2]郝伟.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4,(32).

[3]张涛.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8).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浅论幼儿计算和幼儿体育教学
由“抽象”变“具体”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