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走进语文课堂

2018-05-18王梅英

关键词:发现美创造美语文课堂

王梅英

【摘要】 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语文课堂是传递美的阵地。让美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或喜或悲、或爱或狠、或乐或哀的审美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想象美、创造美。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发现美 感受美 述说美 想象美 创造美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055-02

0

“读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写的诗总能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一篇篇好的文章就像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让人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美的感知,有了美的情感体验。而作为传递美的主要阵地——语文课堂,更应与美同行,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徜徉于语文的殿堂而乐此不疲,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美走进语文课堂?本人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摸索出以下五种方法:

一、调动感官,用眼发现美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缺乏发现美的本质,美在身边也会视而不见。教师在课堂要经常引导学生,让他们用眼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一草一木都包含生机美;一石一花都深藏着奇丽美;一山一水都蕴含着神奇美......除此之外,教学中还可以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

如教《使至塞上》时,抓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引导学生质疑:“烟为什么是“直”的?”小组合作探究后,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或许是天气好,没有风,碧空如洗的天空中那一缕孤烟格外醒目;或许是沙漠太广阔,在碧天黄沙之间,那一柱白烟缓缓升腾,让人感受不到烟的流动和变化,所以烟是直的。通过品尝词句,学生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不见行人。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缓缓向上,苍茫的沙漠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而沓无尽头的黄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静谧、苍凉、气势恢宏边塞的静谧美、苍凉美、壮阔美就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給他们留下一个个美的印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透过眼睛,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意味无穷的魅力。在语文课本这座令人向往的大观园里,充满美的因素。教师要做的是在课堂引导学生,调动他们的感官,充分领略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哲理美、艺术美,就能达到“以美怡情”的审美教育。

二、放声诵读,用心感受美

教育家帕克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通过吟诵可以进入审美感知,产生美的愉悦感。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抒情散文,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景,写出了春草的柔嫩,春花的烂漫,春风的柔和,春雨的细密,人们的喜悦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朗读,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上加以指导,力求把生机盎然的景色美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美读出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读出渴望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用略带一点调皮的口吻,读出小草的顽强与活力。“风轻悄悄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温馨愉悦的语调,读出春风的温暖柔和。果树“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热情喜悦的语调,读出春花的热烈与美艳......通过诵读,学生耳畔似乎响起了一支支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充分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三、激发兴趣,用口述说美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语文课中大量的古今优秀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如果教师在课堂能因势利导,让他们用嘴把文章中的美说出来,那么,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有更多的期待,也能促使他们从文字中去寻找阅读的欢乐。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有篇抒情散文《小巷深处》,抒写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在教授此文时,除了让学生体会母爱的深厚和无私外,我还利用课后练习“文中哪一处最让你感动?说说你的理由”。短暂的沉思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母亲的外貌描写。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站在那儿确是那么挺拔!这几句语言朴实无华,写出了养母养大“我”的不容易,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文中的盲母是那么爱自己的女儿,我的妈妈就跟文中的母亲一样,对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教室响起了热烈地掌声!这个一向不善言辞的学生能站起来侃侃而谈,只因这个养母收养弃婴,弃婴长大后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让他们产生了共鸣。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了母爱的崇高和美好,老师再适时引导他们把这种美好说出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对他们思想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就是要运用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人进行熏陶美化,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语文课堂教师如能把握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美的情感体验,那么学生向美的殿堂又迈进了一大步。

四、凭借表象,用脑想象美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想象就是深度,它能够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想象的作用如此巨大,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在审美对象(课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凭借表象,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一幅幅美图在脑中浮现。

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开头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勾画出一幅冰雪弥漫的严冬景象,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壮阔雄奇的银装世界。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被大雪覆盖后,天地间纯然一色。教师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再适时指点学生欣赏课本首页“江山如此多娇”,则一派苍茫中显得雄浑、清朗中显得娇艳的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景象就会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画面强烈的感染力也会使学生油然生出热爱祖国的情感。学生通过想象真切地感知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和毛主席的伟大抱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一节很平常的课增添了许多乐趣。因此,普通的语文课堂里,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这绝对能做到。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

五、大胆尝试,用笔创造美

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创造美的有效途径。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后,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笔去创造美,这样语文教学才算是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

如学完朱自清的《春》后,应由这篇文章想到夏、秋、冬的特点,依据自己的感受把它们描写出来,创造出更多的自然美。又如学过朱自清的《背影》,体会他们父爱子、子爱父的感情后,要求学生想到自己亲人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朋友的爱,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也拓宽了语文的美育领域。再如,要求学生自己制作手抄报,他们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文章,配上插图,才能完成一幅像样的作品。这个过程,学生虽然会尝到艰辛,遇到挫折,但更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及创造美的乐趣。

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语文教师应是美的使者,那么语文课堂就是传递美的阵地。教师若能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调动各种因素,让学生在或喜或悲、或愛或狠、或乐或哀的审美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想象美、创造美,那么,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也能促使学会身心健康发展。审美教育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有重要的意义。每位语文老师都应行动起来,充分挖掘语文课堂美的因素,让美走进语文课堂,载着美育的甘泉,去浇灌学生心灵美之花,结出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美之果。

[ 参 考 文 献 ]

[1]潘庆玉.《富有想象力的语文课堂》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

[2]《美学新编》主编:顾建华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美学原理》朱立元等执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3月.

[4]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及教师用书.

猜你喜欢

发现美创造美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谈对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浅议军校学员审美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美”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如何挖掘小学语文课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