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处理课后练习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8-05-18邹金山

考试周刊 2018年41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教学优化语文课程

摘 要: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对所学课文知识内容的巩固、消化、吸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结合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存在的问题,具体从导入设计、把握课文重难点、多维空间实践情境的创设等方面具体分析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处理优化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课后练习;语文课程;教学优化

一、 引言

课后练习是教材编者根据语文教材文本独有的教学价值,精心编著出来的,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学习的练习。课后练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对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增强学生语文学习体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要求,实现对课后练习内容的合理应用,不断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成效。

二、 初中语文课后练习存在的问题

(一) 练习题缺乏具体方法的指引

练习题缺乏具体方法的指引是说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明确,但是缺乏明确的实施操作方法。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理想》一课有这样的一道课后题“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比一比,看谁朗诵比较好。”这一题目的设置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语感,提升个人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对于“朗诵得最好”缺乏明确的标准,相应的朗诵技巧、朗诵方法等也缺乏明确的提示。

(二) 缺乏有效课后练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想象、手工、口述等手段来提升学习成效。良好情境的创设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知识。但是从现阶段的初中人教版语文课后练习设置来看,缺乏对相应情境的设计。

(三) 练习要求较低

新课标将初中语文练习学习目标设定为四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对学生的练习学习要求不同。但是初中人教版语文课后练习的设计对知识和能力训练呈现出较低的水平。比如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后练习是让学生写一篇介绍园林的文章。

三、 初中语文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优化策略

(一) 利用课后练习题设计导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课堂导语的设计深刻影响课程教学成效,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利用课后练习精心设计导语。比如在学习陶渊明《饮酒》的时候,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人认为陶渊明不仅是一个田园诗人,而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以之前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作品,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针对这个课后练习题教师可以做出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导语。“陶渊明的诗歌充满田园气息,在读其诗的时候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景色迷人、风景美妙的环境中,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下陶渊明的诗歌《饮酒》。”导语的设计实现了对课后练习题的充分利用,在带领学生回顾旧有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接下来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 利用课后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重难点内容

第一,利用课后题增强师生互动,攻克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重难点和课后练习题密切结合,将练习题作为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将练习题作为理解课文重难点的突破口。比如在学习初中人教版语文《荷塘月色》一课的时候,通感和博喻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在课后练习题中,有一道题目和教学重难点密切关联,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后题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达到语文学习目标。第二,借助课后题把握文章学习内容。初中语文课后题的设计和文章内容存在密切的关联,通过课后题的学习和解答能够帮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比如在《登泰山记》课后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①找出课文第二段的登山路线;②文章景物描写的顺序;③第四、五段的内容大意及这样写的好处。在学生完成题目的过程中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内容。再比如学习《祝福》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完成戏剧表演的方式来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书写脉络,充分把握故事情节发展走向。

(三) 利用课后题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多维空间情境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后练习题总体显示出开拓的空间视野和综合实践意识,注重在情境的渲染和熏陶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第一,借助课后练习题将语文学习引向更为开阔的资源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的学习要植根于现实世界,树立长远目光。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社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自我情感体验,通过文章段落的比较阅读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文也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关注实际生活,在关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另外,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后练习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和文化,通过观察、体验自然来进行语文实践。比如在《社戏》学习之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说说下面几句话表现了平桥村怎样的民风……你能用几句话写出你家乡的好民风吗?”这道课后题充分體现了教材编写者对民族特色文化意识的关注,注重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学习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认识中,感受多重文化价值。第二,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初中语文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将课内书本知识和课外实践有效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社戏》课后练习设计不仅关注课堂实践,而且注重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性的课外阅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内知识。第三,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语文学科本身承载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培养美育的任务。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统一的,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陶冶学生的语文情操。”为此,语文课后练习也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人教版初中语文《社戏》中写到的平桥村村民纯朴、善良、好客的好民风,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热爱民族地域文化的感情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为此,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中需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平桥村的民风,体验乡土文化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后练习是初中语文教材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为此,需要教师结合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灵活处理课后练习,从而有效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凌火元.阅读教学的课堂调控[D].福建师范大学,2001.

[2]丁喜梅.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语文教学——谈初中作文素材之积累[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9):75.

[3]郭召辉.灵活处理课后练习优化课堂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01):56.

作者简介:

邹金山,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宿北中学。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教学优化语文课程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