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策略

2018-05-18陈爱芳

考试周刊 2018年4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策略学困生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高中语文新课程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学习的难度在提升,高考中阅读题试题比重在加大;当下许多教学模式难以得到改进,以及一定的个人、家庭因素,语文课堂学习中出现了学困生群体。系统、高效的阅读策略成为紧要之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学困生阅读的阻碍因素并适时实施教学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策略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石。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难度提高,教学方式单一,加之部分学生自身语文基础相对薄弱、阅读兴趣度低、阅读习惯较差等因素,学生容易产生“阅读怠惰”心理;这进一步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学困生群体。高中语文既是高考的主要学科,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格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随着高考改革步伐加快,2017年全国卷取消选考,将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高考语文加大了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因此,提升學困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困生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立足阅读,采取阶段检测、方法指导、建组阅读、适时激励等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

一、 充分利用阶段检测,分类建档

回顾性、复习型的教学测试对于提高学困生阅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由于学困生相较于其他优等生而言,缺乏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力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在时间上需付出比优等生更多的努力,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定期检测、阶段性考察,不做好持续性学习督察,学生知识难以有质的提升。所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应该在每一段学习测验之后都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档案记录和分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最终达到综合提高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自行组织学生进行周考、月考。针对前一周或者前几周学过的有关阅读的相关知识,教师就其重难点内容和相关的延伸性知识进行检测,生成考察试卷,进行周考。以周考为基础,再以月为单位对学过的知识做一个综合的考察,最后再以期中考、期末考为主要考察检测,针对每个学困生的整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归档记录。根据这些记录,整理出他们的学困点并进行分类,分为:①学习能力强但对语文学科认知偏差;②某一板块知识存在较大缺陷,比如现代文阅读板块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③基础弱、学习自主性差、整体学习能力弱。有了这样的归档记录与分类,为接下去的教学方案设计和辅导提供了针对性的依据,便于拟出更切实际的下一阶段规划。由此,分阶段分类别考察,达到综合提升目标。

二、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思维建模

学困生阅读能力水平低下,主要源于阅读方式上存在偏差。表面性的阅读方式无法满足高中语文阅读需求,就小说、散文、文言文等而言,浅阅读是无法完全理解文中含义的,这时候就需要有一整套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层次阅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法,前期有速度、垂直、概念阅读法,为基本阅读;中期为细节、情感发掘等阅读;后期为重点、难点、延伸性阅读,并结合教学学习需要,反复阅读或带阅读入题型。

例如,《琵琶行》一文的阅读。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初次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对重难点词语或句子做标注,大致了解《琵琶行》一文内容,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初读完成后,组织学生进入总体了解阅读,了解琵琶女有几次弹奏,教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就学生不懂的重难点句子进行标注、说明;然后再次让学生进行分段阅读:弹奏前写了什么、怎么描写弹奏、为何要写琵琶女,深入探析文章,深挖文章的语言特点、修辞运用、主旨情感等,明确环境特点与环境描写在文中不同位置的相应作用;明确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让学生针对不同知识点有清晰的答题思维角度。课后教师设置延伸性阅读:赏析本文与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描写音乐的异同点,理解小说阅读宗璞《鲁鲁》中三次描写瀑布的作用。这让学生将课文知识带入课外阅读,不仅巩固了课上所学的阅读知识,还扩大了阅读范围,加强了阅读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合作帮扶

通过科学观测、总结,“群体效应”在学习中效果突出,运用到高中语文阅读中同样适用。教师在课堂上甚至课下积极观察,就学生在知识记忆、阅读理解、能力迁移等方面,对不同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入档记录,获得综合的档案记录后,再根据学生表现情况按优差、数量等科学分配。根据阅读能力高低差异,将学生按照优差结合分配成互助小组,以成绩优异者为领队,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分工,一起讨论,做好组员活动参与情况的登记;积极帮扶学困成员,在集体型学习中,提高学困生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逐渐提高阅读水平。

例如,笔者在组织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课前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基础阅读帮扶,勾画出自己认为比较困难的字词句,进行帮扶、批注,然后让学生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概括、分析林冲性格特点”;课中,笔者就小组合作帮扶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好多个小组派出的学困生能找出文中多处语句品析林冲形象,他们体验到参与的快乐。针对他们的回答,我适当点拨:这些展现人物形象的文本依据,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他们稍作思考,很快答出“正、侧面”“细节描写”等精彩答案。我进一步设疑:作者为何要塑造林冲这样性格特点?经过小组讨论,水到渠成地达成“官逼民反”这个主题的共识。在小组互助帮扶学习中,学困生变“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习”,出色完成了自己阅读任务,也直观地掌握了阅读方法,锻炼了表达能力与探究能力。

四、 持续跟踪寻找亮点,适时激励

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行动和评价的作用,就学生阅读情况做持续追踪和必要考察,在阅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就学生所有表现,包括预习课文认真程度、课上回答问题情况、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做一个完整的记录,将学生每一次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恰当地方以及进步点做好入档工作,并适时做出“一对一”的适用性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有经验教师的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并能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教师应努力挖掘学困生的潜能并积极寻找其亮点,不吝自己的激励之词,给予学困生巨大的精神支持,使其树立起学习信心。

课堂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创设机会,选择难度较低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对他们答案的正确部分或独特地方,要给予肯定,然后顺其思路进一步引导,让学困生经过思考便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就极大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引导学困生做好课堂笔记,让他们眼、手、口、脑都动起来,把知识落实到笔头上;要经常性地检查他们的课堂笔记本,肯定其用心学习等亮点,指出不足的地方,使学困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作业要先批、精批、面批,帮助学困生找出错题的原因,并要求及时订正;作业字迹清晰、保质保量完成、能学以致用都应予以肯定,发现他们点滴进步,使他们提升语文学习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阅读能力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取得良好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助推因素,还是培养良好的阅读行为、构建良好的语文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意识到自身的角色作用,充当好引领者和组建者的角色,积极改变阻碍阅读、影响阅读的因素,科学策划,适当引导,加强阶段测试,建立思维模式,养成合作意识,并积极做好评价工作。此外,要让学困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对个人终身素养的意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尽快走出“学困”境地。

参考文献:

[1]文进花.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探讨[J].甘肃教育,2016(23):94.

[2]张平.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12):79.

[3]周柳新.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3):186.

作者简介:

陈爱芳,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方法策略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摭谈阅读障碍的形式、成因与对策
深入探究,把握文章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