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构图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以《现代上海的诞生——租界的故事》为例
2018-05-18徐志宏
◎ 徐志宏
思维构图是在历史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各种体现一定逻辑内涵的图形,来呈现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基本规律的工具。使用思维构图可帮助学生表达对历史现象的看法和观点,进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教材第四单元“上海历史的变迁”第16课“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第17课“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第18课“近代上海文化的发展”,这三课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视角剖析了近代上海的历史变迁,整合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而又洞悉各要素之间的联动关系。同时,造成近代上海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原因是复杂的,学生要真正理解并解释其特殊性并非易事。近代上海历史牵涉诸多事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租界的复杂成为一个难题。为此笔者选择思维构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节课内容。
一、教学设计思路
笔者从外滩导入新课,结合《南京条约》附约的相关知识,引出《上海土地章程》,点明“华洋分处”的社会形态。随后笔者介绍早期各国租界的分布和小刀会起义的概况,引出从“华洋分处”到“华洋杂处”的变化,并将“华洋杂处”的社会形态以思维构图的方法绘制在黑板上。接着通过组织结构示意图与文字说明,分别介绍工部局、纳税人会议与“会审公廨”的概况,引导学生分析其性质,得出租界“三权分立”的管理模式,并在“华洋杂处”社会形态的示意图上增添“三权分立”的内容。综上,笔者进行第一阶段教学小结,指出租界成为“国中之国”。结合之前“华洋杂处”与“三权分立”的内容,教师最终将租界基本结构的思维构图绘制成海关钟面的模型,完成了教学示范。
接下来,通过介绍赫德、叶澄衷与杜月笙三位租界风云人物的经历,引导学生多视角理解租界的特殊性,思考“为什么文明进步的现代上海,偏偏诞生在屈辱的租界里?”学生模仿教师设计“钟面”的思路,用思维构图的方法表达自己对租界特殊性的理解。最后,将学生的理解投屏展示,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突出上海租界的特殊性来源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正是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变中,中学与西学的碰撞中,文明与野蛮的交织中,造就了现代上海的诞生。
二、思维构图运用例析
(一)教师示范
在讲解“华洋杂处”社会形态的同时,笔者将相应的示意图绘制在黑板上,并对其进行解释:“这里我们可以用思维构图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图中的大圆圈代表租界,圈内的小方块代表中国人,小圆圈则代表洋人。互相交替放置表示华洋杂处的社会形态。”(见图1)
图1
在讲解完租界“三权分立”的政治结构后,笔者在示意图中央绘制一个小圆圈,提问学生有何用意。由于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马上就能做出反应:“图中央的小圆圈表示租界的核心权力掌握在洋人手中。”(见图2)
图2
最后笔者在大圆圈外绘制一个大方块,同时小结:“租界彻底摆脱了中国政府的管理,成为中国土地上的‘国中之国’。”学生自然能理解大方块代表“华界”的含义。至此,笔者用思维构图的方法就租界的基本结构建立了一个模型,完成了示范。(见图3)
图3
思维构图强调图形内涵的象征意义。之所以用方块代表“华”,是因为中国传统信奉“天圆地方”;而用圆圈代表“洋”,则是因为租界犹如圆满无缺而自成体系的地区。
(二)学生模仿
对于选用这样的思维构图,笔者的思考是:“由于受到了外滩海关大钟的启发,所以想到用钟面来表达对租界的理解,不过它只能呈现租界的基本结构,因而也只能体现对租界的局部认识。”随即,笔者为之后的学生模仿环节作出提示:“接下来,老师要讲三个在租界里的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在听完故事后,能用思维构图的方法对租界的理解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型。”在故事的讲解中,笔者刻意从“光明”与“黑暗”交织的“冲突”的角度进行讲解,为学生的思考预留了空间。故事讲完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所讲内容,抑或独立思考,抑或合作交流,尝试运用思维构图表达自己对租界的理解。得益于之前教学环节的示范与铺垫,多数学生在下课前“构”出了自己眼中的租界,虽然稍显粗浅,但却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发散性思维。随后,教师请部分学生就自己的“构”图进行解释。
学生A绘制了一幅立体图(见图4)。学生A解释道:“底端的方形平面象征中华大地,整个主体建筑则是中国境内崛起的一隅——租界。大底座象征着华洋杂处的社会形态,第二层是在该社会基础上得到有效发展的经济,第三层是在经济稳定发展基础上落实的各类行政管理与法治安保等措施,建筑顶端的屋顶是租界‘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而底端与平面相接处辐射状并带有×号的箭头则表明租界也是藏污纳垢的隐蔽场所,其危害是向整个中国辐射的,如鸦片贸易等。”
图4
学生B绘制了一幅太极图(见图5)。他说:“图中黑色部分象征租界带来的消极影响,白色部分象征租界带来的积极影响。租界的经济繁荣、开放包容、文明进步、躲避战乱等都是建立在主权沦丧的基础上。然而也正是由于开放包容,使得大量灰色地带藏匿其中,并向中国各地辐射。所以,这里运用太极图来表达租界利弊交织、相辅相成的意义。”
可见,通过构图,学生不仅理解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还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分享中,不同学生的观点得到了碰撞,对租界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通过学生对自己“构”图的解释,教师一目了然就能把握学生的理解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图5
(三)迁移所学知识
在课堂教学最后,教师指出上海租界的特殊性来源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继而引发学生由“微观”到“宏观”的思考。课后,不少学生将自己的构图与笔者分享,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将思维构图的方法运用到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思考中去。
学生C绘制了一幅树状图(见图6)。他通过一棵树的成长表达了在外部因素的诱导下,在历次战争的刺激下,传统势力根深蒂固的中国渐渐觉醒,进行的一系列变革。虽然在他的构图中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将树根仅仅看成是封建思想,而将树干又只看成是维新思想,树冠体现的变革分类似乎也有不妥,但这是学生C主动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眼中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显然,通过之前的示范与模仿,学生已经能将思维构图迁移至其他的内容中。
三、思维构图运用之实效
(一)加深学生对内容主旨的理解
本课中,上海租界“黑暗”与“光明”交织,有一种“进步中见屈辱,屈辱中有进步”的格局,背后折射出的是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这种复杂与特殊性很难用言语将其呈现出来。而通过思维构图这种可视化的工具,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视角诠释自己眼中的租界及其背后的秘密。有的学生以高速公路及进出匝道为“构”图载体,尝试表达在租界的百年历程中,与外界之间的互动交流。有的学生尝试用河流中行驶的小舟为“构”图载体,尝试表达“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看法,即外部因素对租界发展的辩证影响。
(二)认识多元与学术兼容的重要性
提倡各抒己见而非人云亦云,鼓励表达不同观点是思维构图的一个重要功能。学生受到视野与认知的制约,思考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因而在学生展示交流、分享认识的阶段,教师的点评并没有否认任何学生的认知,而是从辩证、全面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最后的小结部分笔者也只是表达了自己对租界的理解,以供学生借鉴参考,这远比参考标准、简单教条的结论重要得多,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图6
(三)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思维构图的绘制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由引发兴趣出发,进而上升到培养思维的阶段。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既有独立思考的成果,也有合作交流的作品。其中一个三人小组就以火山为“构”图载体,尝试表达租界犹如火山内部的剧烈反应,最后“喷发”出现代上海这个特别的视角。
(四)评估每个学生的思维层次
学生“构”在纸面上的图其实也反映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认识。在本课中,部分学生的思维层次仍停留在层级化的思维导图上。思维导图长于层级关系的表达,而思维构图则长于理解内涵与解释含义。虽然这部分学生也力图进行解释,但主要呈现的还是外在的现象。不过,也有不少学生开始上升到“构”图的层面,用三维立体、物理学原理、辩证哲学等方式从不同视角诠释了租界的特殊性。
三、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局限性。虽然不应给思维构图设立所谓的“参考标准”,但是判断学生历史认识的逻辑是否严密正是其软肋。受制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笔者只能就学生“构”图的整体准确性作预估,而无法要求学生对其“构”图所要表达的内涵予以完整而细致的解释,也就无法判断其逻辑是否严密。“构”图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学生的解释也需要时间。如何提升思维构图运用的时效性将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另外,并非所有内容都适用于运用思维构图进行教学,大多数叙事性内容就很难进行“构”图。再次,由于教师与学生对“构”图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思维层次与理解能力,也值得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予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