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实质内恶性间皮瘤1例

2018-05-18王敏君曾献军张静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右肺胸膜免疫组化

李 娜,李 健,王敏君,曾献军,张静坤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西 南昌 330006;2.江西省中医院影像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图1 右肺恶性间皮瘤CT表现 A.肺窗示右肺中叶边界尚清的类圆形肿块; B.平扫纵隔窗示肿块密度不均匀; C.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强化 图2 病理图(HE,×400)

患者女,52岁,咳嗽、咳痰、发现肺部占位1月余,抗感染治疗无效;无石棉接触史。查体:右肺呼吸音稍减弱,闻及少许湿啰音。CT:右肺中叶约4.5 cm×3.9 cm、边界尚清类圆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中度强化,内见坏死区(图1)。诊断: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不除外肺癌。行开胸肿瘤切除术,术中见6 cm×5 cm×4 cm质硬肿块,未侵及脏层胸膜及膈肌。病理:光镜下肿瘤组织与周边肺组织分界模糊,未见包膜,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均一,核呈小圆形,胞浆丰富,部分透明呈空泡状,瘤细胞排列形态多样,或形成小腺管状、囊腔、乳头状结构;间质中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胶原化(图2);免疫组化染色:CK(++),CK5/6(+),EMA(+),Calponin(+++),Vim(+),CR(+),D2-40(+),NSE(+),Ki-67(1%+);CK7(-),NapsinA(-),P63(-),TTF1(-),CD56(-),DES(-),SMA(-),actin(-),CEA(-),CgA(-),CD68(-)。病理诊断:右肺中叶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恶性间皮瘤(desmoplastic malignant mesothelma, DMM)。

讨论DMM是少见类型肉瘤样间皮瘤,多见于胸膜,原发于肺实质内者罕见。胸膜DMM好发于老年人,常伴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无特异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为肺内孤立性肿块伴坏死或肺内弥漫性病变,可不伴胸膜病变。本例临床和CT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病灶位于肺实质,诊断困难。肺腺癌与DMM常难以鉴别,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上,DMM间质中可见大量致密胶原纤维及非典型间皮细胞增殖;免疫组化染色示瘤细胞CK、D2-40、CR及Vim等间皮细胞标志物阳性表达,不表达CEA。鉴别诊断还应包括:①肺肉瘤样癌,周围型居多,常见于老年男性,发现时一般体积较大,可侵犯胸膜或胸壁;增强后肿块边缘呈厚薄不均环形强化,中央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②肺孤立性纤维瘤,好发于胸膜,境界清晰,较致密,少见囊变坏死,增强动脉期可见纡曲血管影及延迟强化;③硬化性肺泡细胞瘤,中年女性好发,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典型者可伴有瘤内钙化、血管贴边征、空气半月征或晕征等征象,增强后明显强化。

猜你喜欢

右肺胸膜免疫组化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