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对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2018-05-17俞筝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

俞筝

[摘要]浙江省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国家开放型政策倾向都致使大量的FDI作用于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本文是通过实证分析研究FDI对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通过两个计量模型得出FDI对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三大产业;FDI;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2018)02-0121-02

一、引言

浙江省在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对于浙江省外资的直接利用是一个重大转折,后期的直接外资使用飞快上升。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浙江省FDI对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多数学者通过研究FDI与具体产业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相关学者研究成果有:矫萍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得出二者都能够促进制造业的增长。李晓钟实证分析得出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对中国浙江省制造业产出影响显著的是技术进步效应和就业效应。沈飞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集聚与东道国技术溢出绩效改进关联研究得出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FDI空间关联与区域的技术溢出改进关联强度的一系列特点。胡恒松通过实证检验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加强。马章良认为FDI对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变化有着直接的原因。

二、F'DI与三大产业互动关系检验

(一)指标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

VAR(P)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有公式+ Ett =1,2,3,…r式中:y。是A维内生变量列向量,x。是d维外生变量列向量,p是滞后阶数,r是样本个数。kxk维矩阵妒,,…qp和kxd维矩阵H是待估计系数矩阵。xi是A维扰动向量。模型选取FDI投资量和各产业CDP的增长值,其中各个产业CDP的增长值分别表示为ZGDP1,ZCDP2,ZCDP3。FDI的数据单位用每年汇率换算为亿人民币,并且所有数值都是以1987年为基期进行价格平减,所有值做对数处理。

(二)变量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ADF检验结果显示,一阶P值各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小于0.05,表明单项数据平稳,可以做进一步分析。模型最优滞后期建议结果为3,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至少2个协整向量。由于版面限制,检验结果在此不做展现,兴趣学者可向作者索取。

(三)VAR模型的脉冲分析

做了单位根稳定性检验,数据点都落于单位元内,显示模型整体稳定。先分析各个脉冲响应图:

1.LNZGDP1对各变量冲击的脉冲响应

LNZCDP2的新息对LNZCDP1的冲击开始为0,后震荡逐渐变小,其影响在第16期逐渐趋于O。LNZGDP3的新息对LNZCDP1的冲击开始为正,随后逐步增加负的影响,然后震荡幅度逐渐减小,平稳接近于横轴。LNFDI的新息对LNZGDP1的冲击开始为正,随后在横轴上下小幅波动接近于0。LNZC-DP1的新息对于自身的影响开始为正,后逐渐下降,在第七期由正转负后一直在横轴下方波动接近于横轴。脉冲分析为:由正负关系角度分析,FDI开始为正,ZGDP2与ZCDP3是以0为起点后为负的影响。这是由于FDI为资金投入,ZGDP2,ZGDP3为资金产出,如果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耦合度低,相对独立就会出现上图表示的以O为起点的ZCDP2、ZCDP3下降,由于他们三者是资源的竞争者一个增加的代价必然是其他竞争者相应减少资源的供给。

2.LNZCDP2对各变量冲击的脉冲响应

LNZCDP1的新息对LNZGDP2的冲击开始为正,随后逐步波动下降,后逐渐波动上升接近于横轴,并且震荡位置处于横轴的下方。LNZCDP3的新息对LNZCDP2的冲击开始为O,随后逐步增加正的影响,然后震荡幅度逐渐减小,并且震荡位置处于横轴上方,平稳接近于横轴。LNFDI的新息对LNZCDP2的冲击开始为正,后波动下降,震荡位置处于横轴上方,并接近与横轴。LNZCDP2的新息对于自身的影响开始为正,后逐渐下降,波动后在横轴上方逐渐趋于O。脉冲分析为:从正负角度分析,FDI与ZCDP3总体处于横轴上方,影响为正。说明给予正的冲击对于ZGDP2的影响为正,可以提醒我们在FDI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可以带动第二产业发展。

3.LNZCDP3对各变量冲击的脉冲响应

LNZCDP1的新息对LNZCDP3的冲击开始为正,随后逐步波动下降,后逐渐波动上升接近于横轴,并且震荡位置处于横轴的下方。LNZCDP2的新息对LNZGDP3的冲击开始为正值,随后逐步减少正的影响,然后震荡幅度逐渐减小,并且震荡位置在第四期后一直处于横轴上方,平稳接近于横轴。LNFDI的新息对LNZCDP2的冲击开始为正,后波动下降,震荡位置处于横轴上方,并接近与横轴。LNZCDP2的新息对于自身的影响开始为正,后逐步下降接近于横轴,震动位置一直处于横轴上方。脉冲分析为:从正负角度分析,所有正冲击的影响都对第三产业产生正的影响,起点都在纵轴的正半部分。说明第三产业涉及的行业多样化,广泛参与其他各个产业或投资内部,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于社会总体发展的重要性,它是一个纽带使得产业间的独立性降低,整体效益加大。

三、产业转型升级的测度

(一)测度指标数据选取

1.产业结构合理性测度

(1)产业结构偏离度是反映劳动力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之间不对称状况的一个指标,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标准,高收入、中收入、低收入产业结构偏离度分别为6%,40%,86%。P有公式为产业结构偏离度,Yi为第i个产业的就業结构比重,xi为同期同产业产值结构。1990年到2015年,P(%)值依次为56.6、50.5、26.5、22.2、20.1、22.8、22.4、22.2、22.5。由此比对浙江省年份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近六年产业结构偏离度在20到23之间,属于中高收入之间。(2)第三产业比重有逐渐上升趋势,在1990年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比(%)依次为30.0、36.4、43.4、44.0、44.6、46.3、47.5、47.9、49.8,第二产业占比(%)依次为45.1、53.3、51.6、51.1、50.5、48.9、47.8、47.7、46.0。由此观察可以得出在2014年、2015年三大产业比重中超过了第二产业。

2.产业结构高度化测度

(1)

,D为产业加工化系数,P、Gm分别为制造业增加值和增长速度,、分别为原材料的增加值和增长速度。变换数据形式得到D= 11(1+P,Jq/P。G。),即d

的值只要越小,有D的值越大,反应的生产效率越高,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产业高度化系数D从2009年到2015年依次为0. 0459、0.9947、0.8187、0.7032、0.9864、0.9370、0. 2652。(2)技术集约化程度=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值/CDP,这个指标是反映产业结构知识化的主要指标,随着知识技术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转换以提高生产力。选取八个技术性密集产业作为密集型产业的取值。技术集约化程度从2009年到2015年依次为0. 5664、0.5989、0.5734、0.5676、0.5474、0.5600、0.6462。可以看出产业集约化程度不断增高。(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CDP,按照国家统计局2015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划分范围,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从2009年到2015年依次为0. 2598、0.2644、0.2737、0. 2783、0.2968、0.2993、0.3076,生产性服务业比值呈现平稳上升趋势。

(二)主成分析法

令产业结构偏离度Xl、第三产业比重X2、产业加工化系数X3、技术集约化程度X4、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X5。BartletiXz统计量对应P值为0. 0004,X2统计量对应P值为0.0433,就有足够理由认为m =2较好地解释了原模型的变动。通过因子旋转,可以看出X2、X5在因子F1有较高的载荷,而Xl在因子F2有较高的载荷。而低于0.1的删去。则第一主成成分为X2、X4、X5,第二主成成分为X2、X3、X5,可以推出:CORRELA-TION1中50%以上100%以下的是X2与X5,数值为0.98,CORRELATION2中50%以上100%以下的是X2与x5,数值为0. 98,所以确定主成分指标为X2和X5最合适。

四、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是:首先是第一产业增加量在各产业增加量或FDI的冲击中大体处于负效应的特点,其次第二产业增加量在各产业增加量或F'DI冲击中的波动幅度最大的特点,再者第三产业增加量在各产业增加量或FDI冲击中大体处于平稳正效应特点。并且在主成分析法中得出产业结构合理性处于中等水平,产业的高度化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趋势是缓慢上升。相关建议为:其一,加大产业间的耦合度,推动三大产业共同促进发展。其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浙江省总体经济的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F'DI投资比重,以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产业的增长。其三,浙江省应积极引导FDI的投资,让社会资金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李邃.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77 - 80.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矫萍,林秀梅.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6(6):85 -93.

[4]李晓钟.生产性服务业FDI对中国浙江制造业影响的比较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4(8):51 -56.

[5]沈飞.生产性服務业FDI空间集聚与东道国技术溢出绩效改进关联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2):69 -78.

[6]胡恒松,栗荣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6(7):56 - 66.

[7]马章良.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5):104 -108.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