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住宅设计要点

2018-05-17孙学宁

城市建筑空间 2018年4期
关键词:套型住宅养老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口众多,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并提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机构集中养老等养老模式。未来社会对老年住宅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给老年人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需在老年住宅设计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这对推进居家养老有重要意义。

1 老年住宅设计的必要性

在国际上,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该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由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11年的人口出生率降至1980年的50%,但后因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改善,人均寿命延长,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1亿人,占总人口17.3%。其中去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7年的18年间,老年人口净增1.1亿。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都给予了足够重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建设老年住宅。目前,国际养老住宅已有很大发展,美国养老住房占总住房量的9%,英国和日本的这一比例为2%,且养老住宅的设计和开发已较为成熟。然而我国对养老住宅的研究刚刚起步,养老住宅质量有待提高。我国传统住宅多采用院落式布局,几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故人们未形成养老住宅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以前大不相同,越来越多老年人选择与子女分居,故为老年人设计和建造适合居住的住房迫在眉睫。

因老年人和年轻人在生活方式上存在诸多矛盾,且年轻人多离家在外工作,故老年人被迫独居的情况很多,通常称其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据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已占我国老年人口的50%以上,且呈上升趋势。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空巢老人,通过增加人群收入和提高住房条件来改善其生活。为老人设计住房需充分考虑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尊重其行为习惯,如大脑和身体机能衰退导致的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生活难以自理等。为解决“空巢老人”引发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居者有其屋,同时通过细节设计实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保障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2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

由于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衰退,行动缓慢、思维迟钝,故需增设更多的无障碍和辅助设施方便其生活。从社会和家庭角度上讲,老年人的角色逐渐边缘化,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甚至会抑郁,这种心理变化导致老年人的行为具有特殊性。由于老年人活动范围较小,偏好与熟悉的人一起居住,这导致了其迫切希望融入集体。为保障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须充分了解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对行为活动的组织和针对行为习惯的细节设计来满足其居住需求(见表1)。

表1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

3 老年住宅设计要点

3.1 住宅总体布局设计要点

1)选址布局要求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夜间睡眠质量降低,故设计老年住宅时,需尽量为老人营造安静的休息环境。保障住宅的日照时间,住宅朝向尽量选择南向或南偏东方向,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

2)畅通环境空间 老年住区设计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行为特点,通过无障碍设计保障老年人出入安全,采用坡度较小的坡道代替台阶,在入户单元或小区活动场地设置无障碍坡道或自动扶梯、电梯以方便老人出入。为给老年人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小区规划应预留老年人活动空间,如健康休闲步道,每隔180~220m设置供老年人休憩停留的空间,满足老年人5min舒适步行距离。

3)增设配套设施 “空巢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照料,心理上难免会有孤独感。在设计老年住宅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为其提供舒适的交流及活动空间,促进老年人之间交流互动,帮助其找到归属感。除此之外,住区还需配备一定的医疗设备和资源,实现“医住一体化”,满足老人就近医疗和保健的需求。

3.2 住宅单元及套型设计要点

1)无障碍设计 老年住宅无障碍设计应覆盖各类空间,包括公共空间和住宅内部空间。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肌肉纤维变细、韧带萎缩,骨骼变脆、缺乏韧性,故行动迟缓,体力也较差。为适应老年人居住,可在建筑设计时降低层数或设置担架电梯,在行动过程中设置无障碍扶手,在公共楼梯处设置老年人休憩停留空间。在住户内部的卫生间和浴室配置无障碍设施,同时考虑轮椅的进出需要。因老年人行动不便,故在卫生间和厨房等地应做好防滑处理,避免产生室内外高差。在住宅中需设置紧急呼救按钮,使老年人遇到紧急情况可及时呼救。

2)套型位置模式 为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套型布置时需考虑让老年住宅与一般住宅混合,让老年人融入社区生活。老年住户与一般住户可同层布置、垂直布置和混合布置。垂直布置需设置无障碍电梯。若老人和子女共同居住,可有3种生活方式:①分居型 老年人和子女在一套住宅内共同使用住宅的1个或多个部分;②邻居型 2个家庭相邻而居,或同住一层楼,或仅一墙相隔,两代人生活完全独立;③近居型 老年人与子女就近居住,如住同一小区。

3)套型空间设计 老年人泌尿系统功能衰退,起夜较为频繁,故在设计老人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住宅时,需在老人卧室旁设置卫生间,方便起居,也避免影响家里其他人,提高睡眠质量。由于老人行动不便,在套型设计中应考虑大开间空间设计,增加空间流动性,如“回游空间”设计,增加活动空间,提高了空间开敞性,方便老人生活。

3.3 住宅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1)适宜的空间尺寸 老年人除生理机能衰退外,身体尺度也会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老年人70岁时身高比年轻时缩减2.5%~3.0%,老年女性缩减最大可达6%。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推算出老人的身体尺度,在套型设计时就可更好地进行无障碍设计,确定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空间尺寸、家具尺寸和布局方式。

2)舒适的物理环境 老年人睡眠质量不佳,故需保证室内门窗和墙体的隔声性能,为老年人提供安静的居住环境。可采用富含蓝绿色光成分的光源以较高照度进行照明以缓解老年人的失眠问题。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故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进而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十分敏感,为给其营造更舒适的生活和热工环境,需做好室内通风采光设计,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3)淡雅的室内色彩 老年人多偏爱平和、宁静的空间氛围,故室内配色需充分考虑其心理特点。客厅除接待、娱乐功能,也是家庭成员生活和休息的场所,老年人在客厅停留的时间较长,故用色可明快一些;卧室最好选择温暖、柔和的色彩,有助老年人休息;书房尽量选择冷色调,可使人注意力集中。室内总体色调必须雅致、庄重、和谐,选用灰色、褐灰色、褐绿色、浅蓝色、浅绿色等为最佳。

4 老年住宅发展现状

研究表明,发达国家老年住宅建设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①无障碍老年住宅;②混合的演变式住宅;③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通用住宅。这3类住宅都针对一定问题给出了解决措施,但也有不足之处:无障碍老年住宅虽全面科学地管理老人的起居生活,但成本较高,给老人造成了心理压力;混合的演变式住宅虽成本较低,但周围环境干扰较大,很难给老人提供安静的休息空间,不利于长时期居住。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养老设施建设正逐渐完善,越来越多家庭希望老年人能居家养老。居家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点,可改善老年人的医疗及居住水平,但仍面临诸多问题:①住房面积 大部分老年人家庭的住房面积较紧张,40%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低于20m2,住房面积不足,许多家庭倾向于分居式发展;②住房质量 由于大部分住宅缺乏针对老年人的设计且无安全警报系统,故老年人大多选择回乡居住;③社区配套养老设施不完善 目前,许多住宅小区缺乏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设施,现有设施较单一和简陋,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活动需要,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5 老年住宅的发展规划

我国老年住宅研究和建设还刚起步,许多方面尚有不足,需不断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①需解决老年住宅的概念推广问题,向大众宣传老年住宅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同时政府应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辅助老年住宅的规划和建设,结合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老年住宅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多渠道融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②由于我国的传统居住特点,老年人常有安土重迁的思想,故老年住宅通常会针对原有住房进行改造,打造老少同居的健康生活模式;③建设社区老年公寓和养老院等机构,为老人养老提供多种方式,让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6 结语

人口老龄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为给老人提供舒适、健康的老年生活,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向大众宣传老年住宅确有必要。本文通过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老年住宅设计的总体布局、单元和套型设计、室内空间设计的要点。为更好落实老年住宅建设,需区别设计老年住宅与一般住宅。老年住宅设计应先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起居的便利性、安全性,同时还应满足老年人与人交流的心理需求,尽量为老年人创造健康、丰富的晚年生活,使老年住宅真正造福老人。

参考文献:

[1]蒋子桓.积极老龄化理论及政策研究 [D].北京:清华大学,2009.

[2]陈佳伟,翁彩虹,刘婷婷.基于美国经验谈混合养老社区中的老年人出行关怀[J].城市建筑,2014(5):44-45.

[3]乔会卿.老年人住宅户型设计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011.

[4]邸威,刘艺婷.老年公寓的功能系统及设计模式探讨[J].城市住宅,2017(1):37-44.

[5]裘鞠,蔚丹琦.老龄化背景下住宅空间可适性设计探究[J].城市住宅,2017(1):49-51.

[6]宁星,张家祺.老年人休闲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 ,2010(17):34.

[7]翁季,陈仲林,胡英奎,等.光生物效应研究综述[J].灯与照明,2007(1):1-3.

猜你喜欢

套型住宅养老
韩国市区内老年集合租赁设施分析*
——以首尔市Signum Haus和Noblesse Tower项目为例
Jaffa住宅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
单元式住宅套型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