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天籁之声—谈少儿变声期歌唱教学

2018-05-17

歌唱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变声期换气歌唱

人们常把孩子的声音比作天籁之声,意思是说,孩子的声音纯净、自然、不加任何修饰。可这种“天籁之声”,到了十一二岁,大多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这时将进入变声期。许多声乐教师将变声期视为歌唱学习的“禁区”,认为少儿应该尽可能地少唱或不唱。而笔者却以为,其实不然,歌唱是少儿获得良好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歌唱教学是主要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但变声期的歌唱教学不能机械、简单地模仿成人的教学方法,更不能盲目地模仿成人歌唱。变声期的歌唱教学有其特殊性,作为声乐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这个时期少儿的身心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从而实施科学的训练方法。

变声期的身心特点

人类自婴儿初啼,直至老年时期,声音处于不断变化中,其中以性成熟期变化最大,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变声期。变声期的少儿处于身体发育的鼎盛时期,生理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心理的成熟,他们渴望“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但此时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平衡,“心理整合的持续性和统一性环节上都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由于心理成熟明显滞后,少儿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生理的变化,容易产生迷茫、困惑、孤独、烦恼、压抑等消极心态,从而导致他们对自己声带变化引起的唱歌时声音反应迟缓、高音困难、声音容易走调、讲话声音低沉沙哑等变化无所适从的歌唱心理。

变声期歌唱教学理念

(一)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变声期的少年儿童往往对声音的美感认识不足,他们总是认为唱得声音越大就越好听,事实上,这种状态下唱出的声音却很粗糙、缺乏美感且容易“跑调”。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危害:一是会损伤声带,使嗓音失去原有的色彩;二是不利于音高概念的形成;三是不利于乐感的培养;四是会破坏声音的美感。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例如,用模仿教师、同学或回声歌唱的听觉学习法,用手势及律动表示音高、旋律的动觉学习法,用看谱读词的视觉学习法,借助于电脑验证的反馈学习法等,都有助于正确声音概念的形成。其中,人声的示范有着直接的作用,可以让少儿多欣赏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优秀声乐作品,但并非是让他们一味地在模仿中学习歌唱,而是应该有高低、强弱等的变化与对比,逐步学会辨识美的声音,进而使他们在音乐审美能力、声乐表现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增强歌唱的自信

歌唱是一门艺术,能够让变声期的少儿愉快地歌唱同样是一门艺术。只有当少儿愿意歌唱,没有任何被强迫的感觉,才能真正体会到唱歌的快乐.而作为教师,则要积极地赞扬学生取得的进步。“太糟糕了”“你唱歌的姿势真难看”“你唱跑调了”之类的说法是很危险的,会毁掉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更有甚者,其中的一些人会因为“跑调”问题而终生不敢张口唱歌。实践证明,真正因听力问题而跑调的人是极少数。导致学生唱歌跑调的原因,或因学生年龄小,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在音准上;或因学生音域狭窄,导致在唱高音或低音困难时无意识“转调”;或因自身听觉,导致与歌唱中的音高之间的联系有误差;对歌唱无兴趣的学生,变声期也常常唱不准音,等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歧视及教法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歌唱音准。

(三)适当降低歌唱的技术性要求

教学中,变声期的歌唱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信、独立歌唱的能力上,尽可能减少技术性要求。如果一堂课一味地让学生重复演唱,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歌唱的。一方面,会给学生声带带来过重负担,出现过度疲劳、声带充血等现象;另一方面,会使学生对歌唱感到厌倦,甚至扼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兼顾声音特点、歌曲的音域,以及歌曲表现和情绪的要求等。

例如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首歌曲编创动作并演唱,这样不仅降低了歌唱的难度和要求,而且拓展了综合性艺术表演内容,因为每个学生的才能、音乐素质、原有基础、个性以及生理条件、心理素质各不相同。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特点,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歌唱水平和表现力。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表演,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感知、体验美上升到创造、表现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得到发展,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音乐表现力全面提高,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四)加强视唱练耳的教学

对培养乐感来说,重视视唱练耳的教学,是尤为重要的。视唱练耳包括听觉训练与视唱训练两部分。通常来说,听觉训练应该从小抓起,通过科学有效的、兴趣化的视唱训练,能促进和发展听觉的能力,因为旋律中的各类音程、节奏都可以在视唱中学习到。但视唱训练却是学生的一大难题,有的学生“五音不全”,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接受过相关训练。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可从节奏入手过渡到视唱,因为节奏相对来说比视唱要好掌握。从唱准单音过渡到音程、和弦,最后到旋律。学生不仅要会听,而且要会唱,唱和听缺一不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先唱准一个音,然后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练习。接着,让学生通过听辨单音,对音高、音准进行识记和巩固练习,把所听的旋律记下来进行视唱,这样听唱兼顾,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音准的掌握。另外,还可从律动方面着手,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是好动,遇到较难的节奏,可先进行律动的训练再过渡到演唱。对于那些乐感较差的学生,大多数也并不是“无药可救”,正确引导他们借助于自身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不失为一个提高音乐感觉的有效举措。

变声期歌唱训练方法

(一)变声期的呼吸训练

歌唱发声属于人体机能的一种运动状态,其动力是呼吸。有人曾说,“谁呼吸得好,谁就唱得好。”对变声期的少儿来说,一定要增强他们的呼吸意识,加强气息控制的练习。练习吸气以口腔为主,口鼻并用,口腔内好像打哈欠开始的那一刹那,让学生有意识地向下运气,直到肺底,下腹部感到膨胀,之后平稳、均匀、轻轻地发出“嘶”的长音。一般来说,“缓吸缓呼”的歌曲最适合少儿训练呼吸。例如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整首歌的咬字吐字都是慢速进行的。

“换气”是少儿演唱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他们还不习惯也不善于对作品的内容做恰到好处的换气处理,唱到哪里,气短就换,结果使乐句零乱,声音和情感的表现受到影响。通常来说,换气会在乐句与乐句之间或在分句尾处进行。但有的学生在该换气时没换气,结果后句刚刚开始就因换气而导致歌声中断,而唱到后句却因气息不够,就在句中换气,不能很好表现歌曲。在演唱中要充分利用音乐中的自然休止(休止符)进行换气,也不能只从气息支持上去考虑换气。有时为了表现某种特定效果,可根据学生特点做适当处理。例如把本来一口气就可以唱完的乐句,做多次换气处理,可使歌唱显得生动活泼。在没有休止符的长乐句及紧紧相连的两个乐句或分句的衔接处换气时,可用“急吸缓呼”的方法进行演唱。

(二)变声期声音高位置与共鸣的训练

童声是美好的,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孩子却习惯压着胸歌唱,有时近乎喊叫。按照正常生理发育的要求,少儿在未受到严格的训练之前,是不能允许他们大声歌唱的。如果让学生迷恋于所谓“带劲的、自然的、肆意的”歌唱,年复一年,美的音质就会逐渐消失,也会使许多学生失去成为歌唱家的机会。要重视解决这种问题,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弱声训练提高学生的高位置的头声发音。因为良好的音质、圆润的音色、多变的力度,都与头声唱法有直接联系。头声唱法是指以头腔共鸣为主体的发声,而自然低位置的发声就是胸声。头声和胸声之间,由一方转移到另一方时,设立一个必要的中间类型的声区,被称为“中声区”。教师指导学生歌唱发声必须以自然声音为基础,以弱声为引导,逐渐过渡到头声,以达到优美、和谐的音色。著名指挥家、声乐教育家杨鸿年说:“弱声可以使歌唱器官松弛,但要做到‘轻而不虚,强而不炸。’”“弱声唱法可以从mp开始,此时要做到‘唱弱想强’(指发音时的气息支持状态)。”

在平常练习时,可通过哼鸣练习获得头声,进而获得理想的共鸣状态。例如下例用哼鸣带唱“u”的练习:

练习要求:1.每小节第一个音要站得很稳,然后再按此感觉逐级往下唱,注意气息均匀,声线要连贯。2.用轻声带假声、假声带头声的歌唱方法。练唱时以稳定的情绪用mp或p的力度唱高音区,从高音区下行练习会产生自然“假声”,注意让学生体会头声的感觉,并保持好高音的位置。在唱“u”音时,口形基本不变,在打开鼻腔、头腔共鸣的同时,注意声音上下统一并保持好高位置哼鸣的感觉。3.每小节最后一个音不要太强才能保持高位置,但下面气息仍是支持的。注意开口唱时,声音的感觉位置要持哼唱的高度。兰佩尔蒂说:“如果你不能先闭着口唱好,就不能把张开的口唱好。”斯科特也曾说:“哼唱可以产生最丰富的声音共鸣。”通过哼唱练习,可以避免“直声”“白声”“捏着鼻子”“口开过大”等毛病,同时使喉腔自由、放松,并防止“喉音重”的现象。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哼唱、弱声练唱对唱好头声及三个声区的“混声唱法”是极有帮助的。在教学时,应不断提醒学生,哼鸣练习一直是在缓吸缓呼的状态下进行的,同时心理状态也应完全放松。

小 结

科学、合理的歌唱,不仅可令少儿安全度过变声期并进行早期声乐训练,也让少儿在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候接受和掌握发声技巧技能的训练,使声带拉力、弹性等得到锻炼,为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及共鸣腔体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声乐教师而言,均应重视变声期的教学,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发声、合理的用嗓教育,以使变声期学生的嗓音训练和保健得到突破性进展,也为之后的声乐演唱奠定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变声期换气歌唱
变声期学生合唱水平的提升方法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浅谈流行音乐演唱中如何注意换气点的掌握
青少年变声期怎样保护嗓子?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清晨别急着开窗
运用换气技术降低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